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2017-12-10   点击量:793
【字体:

360截图20171227171239294.jpg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提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框架,并尝试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面的实证研究,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同时统筹不同层面间利益补偿的衔接,从而建立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区情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运转高效、动态调整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模式,在丰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新时期确保粮食主产区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简介:

陈明星,河南信阳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4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1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3

第二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探讨/28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28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43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理的博弈分析/53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构建/63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及作用机理/63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77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运用/85

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演进及效应评价/91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相关政策实践/91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相关政策的特征/110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116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126

第五章 新形势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环境分析/138

第一节 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138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143

第三节 农业功能拓展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150

第四节 外资进入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154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159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启示/170

第一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总体考察/170

第二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运行机制/175

第三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运行模式/190

第四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绩效与趋势/198

第五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国际比较的政策启示/207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设计/212

第一节 基本原则/212

第二节 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215

第三节 补偿方式/216

第四节 补偿标准和补偿来源/230

第五节 补偿优先序/234

第八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构想/244

第一节 总体目标/244

第二节 运行程序/249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252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的实践考察/268

第九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构建/284

第一节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体系/284

第二节 创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体制/296

第三节 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评价/309

第四节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法制/313

第十章 结论/319

第一节 主要观点与结论/319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31

附 录 农户调查问卷/334

参考文献/339

后 记/349

图表目录

图1-1 本课题研究思路展开的框架图/24

图2-1 1991~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品种结构变化情况/36

图2-2 粮食主产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37

图2-3 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补偿静态博弈支付矩阵/58

图2-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中政府与农户行为博弈模型/61

图3-1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经济效应/64

图3-2 农业税减免及直接补贴效应/73

图3-3 聚类分析流程/88

图3-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阶段/90

图4-1 1950~2004年全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年度丰歉率)变动趋势/96

图4-2 1978~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情况/96

图4-3 1952~2012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97

图4-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框架/100

图4-5 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变化情况/102

图4-6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阶段/123

图5-1 Bunge和Cargill在全球粮油网络/156

图5-2 2006~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情况/164

图5-3 2003~2013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增长情况/165

图6-1 2007~2010年政府各类支出占GDP比例的跨国比较/172

图6-2 1960~2002年美国农场家庭收入和全国家庭收入变动情况/173

图6-3 1977~2002年日本职工户与农民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174

图7-1 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示意图/228

图7-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框架/229

图7-3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优先序/236

图7-4 基于Vroom-Yetton修正模型的农民水利建设需求表达机制/239

图8-1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运行模式/251

表1-1 粮食的界定/18

表2-1 2011年13个粮食主产区和新疆、宁夏粮食产量及余缺情况/33

表2-2 2003~2013年分区域粮食产量情况/34

表2-3 相关省份农业生产情况比较/35

表3-1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新增额与农业税减免关系/74

表3-2 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税减免及粮食播种面积情况/75

表3-3 回归分析结果/75

表3-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层级/85

表4-1 中国农业投资的比例构成/94

表4-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偏斜发展循环周期/95

表4-3 粮食风险基金资金来源的调整变化/103

表4-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结果/117

表4-5 变量描述/118

表4-6 近似矩阵/120

表4-7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121

表4-8 最终聚类中心/121

表4-9 方差分析/122

表4-10 聚类成员/122

表4-1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127

表4-12 农户对相关利益补偿政策效应的认识与评价/129

表4-13 农户转包耕地的原因/130

表4-14 农户对城乡差别的认识与评价/130

表4-15 农户对利益补偿效应的评价/131

表4-16 模型中相关变量的说明/133

表4-17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134

表4-18 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结果/135

表5-1 2012年各省区市人均财政收支和农民收入情况/145

表5-2 2010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单产水平的国际比较/169

表7-1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标准综合测定/233

表7-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农民需求偏好情况/235

表8-1 2007~2012年河南省小麦亩均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245

表8-2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利益补偿标准测算基础数据/253

表8-3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测算/254

表8-4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盈亏量测算/255

表8-5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耕地盈亏量折算/256

表8-6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核算/258

表8-7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基础数据/260

表8-8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测算/261

表8-9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盈亏量测算/261

表8-10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耕地盈亏量折算/262

表8-11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核算/264

表8-12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基础数据/265

表8-13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测算/266

表8-14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粮食盈亏量测算/266

表8-15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耕地盈亏量折算/267

表8-16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核算/267







责任编辑:璇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