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总目录

2016-12-13   点击量:0
【字体:
2016年(总第19—24期)总目录
  
(作者后括号内分别为期号、页码)
  
  ·本刊特稿·
  
  谈黄帝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徐光春(4·5)
  
  ·文明探源·
  
  从中国文明化历程研究看国家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李伯谦(1·5)
  
  先秦古蜀与华夏的交流互动与融汇初探彭邦本(1·10)
  
  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林沄(2·5)
  
  中国考古学界国家起源探索的心路历程与相关思考许宏(2·13)
  
  盟誓——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思考田兆元(3·52)
  
  黄帝封建说与中国早期国家焦培民(3·59)
  
  从龙山文化四种玉器的文化传统看濮阳地区在中国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朱乃诚(5·56)
  
  从形制与纹饰看玉器和青铜器之间的文化传承徐峰(5·65)
  
  “巡狩”:文明初期的交通史记王子今(6·5)
  
  《山海经》与古代朝鲜的世界观刘宗迪(6·14)
  
  ·思想文化·
  
  《山海经》与上古时代的“天”观念晁福林(1·20)
  
  帝尧与儒家思想的渊源韩星(1·29)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林剑(2·18)
  
  论冯友兰的社会政治思想曾亦(2·24)
  
  阳明心学美学的心本立场及其再评价潘立勇(2·33)
  
  《道德经》的人生境界葛荣晋(3·5)
  
  论中国古代的轴心时代葛志毅(3·12)
  
  试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当代意义章伟文(3·21)
  
  弱者生存之道代云(3·27)
  
  “天地之心”释义沈顺福(4·28)
  
  《尚书》的“政治道德形象”说吴灿新(4·35)
  
  试论“大一统”观念形成的信仰基础赵志浩(4·41)
  
  贾谊民本思想浅析朱绍侯(5·5)
  
  试论汉代政治思维的特点与发展转向林存光(5·8)
  
  荀子“性恶论”与其“隆礼”实践的矛盾周书俊(5·16)
  
  深化·拓展:西晋经学发展再考论刘运好(6·24)
  
  孟子义利观新探钱耕森(6·33)
  
  论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玄学命题中的生命意蕴刘伟安(6·38)
  
  孔子礼的三重功用苟东锋(6·44)
  
  ·当代文化·
  
  创新理念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导航灯金元浦(1·39)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金民卿(1·43)
  
  我国文化产业绿色发展探析黄娟(1·49)
  
  “互联网+”时代文艺批评的态势与新变陈旭光(2·40)
  
  “互联网+”对文化消费的弥散效应范玉刚(2·47)
  
  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安全战略论洪晓楠邱金英(3·65)
  
  试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徐弢(3·73)
  
  “农家乐”与民俗主义周星(4·85)
  
  中国传统村落十年保护历程的观察与思考向云驹(4·94)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齐卫平(5·22)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林国标(5·29)
  
  中原文化与文明河南建设王喜成王笑楠(5·36)
  
  ·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邢莉(1·56)
  
  寒食节缘起与介休乡土地理新论安介生(1·63)
  
  端午节俗起源新探宋亦萧刘琴(2·55)
  
  粽子与龙舟:日渐标准化的端午节岳永逸(2·61)
  
  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杨秀(2·66)
  
  大禹诞生神话的医学诠释苑利(3·103)
  
  论新石器时代鸟崇拜兼及月蛙信仰的起源王小盾(3·108)
  
  论“虎吃女魃”墓葬画像与汉代巫仪高梓梅(4·99)
  
  吴越地区海神信仰域外传播概述毕旭玲(4·106)
  
  鱼化龙青玉带钩及其相关问题探析任艳(4·112)
  
  《世界遗产公约》的修订及其中国意义户晓辉(6·73)
  
  从神灵“移民”看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江帆(6·80)
  
  ·文献研究·
  
  作册嗌卣铭文与西周士大夫礼研究王晖(1·73)
  
  文盨铭文所记礼典的礼义贾海生池雪丰(1·81)
  
  《禹贡》“降丘宅土、厥土黑坟”新解袁广阔崔宗亮(1·85)
  
  清华简《系年》与“周公东征”相关问题考刘光胜(2·70)
  
  上博楚简《恒先》的“复”观念探析孙功进(2·80)
  
  释古文字中的“中、矦、的”叶正渤(2·90)
  
  北宋刻本《钱唐西湖昭庆寺结净社集》的发现及其在版刻史研究中的价值辛德勇(3·31)
  
  清后期《仪礼》学的传播与接受邓声国(3·45)
  
  鱼尊铭文简释李学勤(4·11)
  
  周原刻辞“乍天立”与朕簋“王祀于天室”合说陈立柱(4·13)
  
  从墓葬统计资料考察两周女性贵族间等级关系及变迁
  
  杨文胜孙虎成(4·20)
  
  东周青铜器铭文与传统思想连劭名(5·89)
  
  “神明”臆解彭华(5·96)
  
  清华简《封许之命》“侯于许”初探刘成群(5·102)
  
  庾信墓志文之疏证与分析顾农(6·86)
  
  虢伯捱簋与《世俘》叙事方式张怀通(6·94)
  
  魏碑断代问题研究王连龙(6·99)
  
  ·宋文化研究·
  
  略论王应麟的运气思想吕变庭(2·117)
  
  宋代进士科考试的政治宣传价值分析魏海岩(2·122)
  
  南宋到元朝的社会变迁:以家族观念为中心的考察申万里(4·116)
  
  宋元小说话本中茶坊酒肆的文学形象与意义梅东伟(4·123)
  
  孙复生平事迹及著作考辨葛焕礼(6·60)
  
  靖康之乱时期中原人南迁闽南述论张显运顾飞(6·68)
  
  ·文史论坛·
  
  中国礼术传统中的生态思考与实践关长龙(1·105)
  
  周族百年“翦商”的神秘化和世俗化阐释罗家湘(1·112)
  
  士的角色定位及其影响探析章征科(1·118)
  
  近年来地方史研究评述杨旭东(1·125)
  
  从比干崇拜的嬗变论中原“义文化”之源流宋豫秦(2·94)
  
  略论关公与关公文化郑先兴(2·98)
  
  殷墟·朝歌·成汤故居之政治关系探讨潘明娟(2·105)
  
  苏东坡安眠地考略萧鲁阳(2·112)
  
  关于邶鄘卫与涞水北国的地理纠葛杜勇孔华(3·78)
  
  论考古学学科目标和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段清波(3·87)
  
  明代宫廷女教论析谢贵安(3·95)
  
  乾隆帝出巡河南述论赵云田(4·62)
  
  论清代中央对钦差大臣的管理措施张晶晶(4·68)
  
  清代张汉保护河南古迹的措施及其影响王兴亚(4·74)
  
  论曹操墓中的卞太后曹定云(4·81)
  
  论早期儒家对三年之丧成立依据的认识孟庆楠(5·108)
  
  汉族形成于中原地区论说任崇岳(5·115)
  
  试析嵩洛地区在中国姓氏史上的重要地位李乔(5·123)
  
  由炎黄之战看商族的始居与迁徙地王青(6·105)
  
  黄帝出生地、建都地、安葬地考辨卫绍生(6·112)
  
  商丘与“中国圣人文化圈”刍议李可亭(6·118)
  
  汉代厚葬风俗的成因及教化意义再探田家溧(6·122)
  
  ·文学与文化·
  
  宋代说唱伎艺的互为渗透赵兴勤(1·89)
  
  古代童谣略谈王娟(1·98)
  
  十五《国风》原为十二《国风》考论尹荣方(3·118)
  
  白先勇作品中的叙事时间与生命书写王冰(3·125)
  
  巫祝“立言”论胡大雷(5·74)
  
  “文”名的确立与“文的自觉”马银琴(5·82)
  
  ·学人学林·
  
  对进化论的反思单世联(4·47)
  
  刘师培的魏晋文化发现贺根民(4·55)
  
  陆九渊《论语》诠释的心学特色唐明贵(6·51)
  
  吕大钧思想与关学的深化王晓如(6·56)
  
  ·“中英文化”专题·
  
  十八世纪中英音乐文化的交流及其历史启示曹建墩(5·41)
  
  斯坦因考察活动与中国学术的拓展袁延胜时军军(5·48)










 
责任编辑:郭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