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巩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出版暨巩义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2016-05-05   来源:《河南日报》2016年5月5日 第5版   点击量:1910
【字体:
   4月28日上午,2016版巩义蓝皮书——《巩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出版暨巩义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省社科院副院长丁同民、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宏亮、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承哲、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丙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郭军、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郑泰森等专家学者,巩义市委书记徐相锋参加研讨会。2016版巩义蓝皮书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巩义分院联合主持编撰,是我省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部蓝皮书。
 
    与会专家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和探讨了巩义市转型发展的举措和成效,提出了对策建议。今天我们特刊发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转型发展 大有希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占仓
 
    进入2016年,全国、全省以及巩义的发展形势,已经显示出转型发展深度调整出现了非常好的态势。全国工业利润过去连续一年多负增长,到今年2月份从负增长上升到4.8%的正增长。3月份数据显示,全国工业利润从2月份增长4.8%提升到3月份增长7.4%。大家都知道,工业利润增长率如果能够进入8%就是旺盛发展期。现在已经上升到7.4%,复苏形势很好。其实,对传统工业来说利润能够上升到6%就是敏感点。所以,现在全国工业发展形势确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好转。河南省第一季度的数据也比较给人信心。第一季度河南省GDP增长8.2%,按照省委书记谢伏瞻的说法是我们出现三个高于:高于去年同期GDP增长速度、高于今年全国同期增长水平、高于我们自己的预期。今年河南省确定的GDP增长目标是8.0%左右,第一季度取得这样的好业绩,实现了良好开端。其中,一产增长3.2%,二产增长7.2%,三产增长10.5%,产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如果分要素核算,今年河南省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50.6%。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第三产业过去一直是我们发展的短板,经过持续努力现在终于成为发展的引领力量!通过以上这些数据分析,使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对河南经济发展的韧劲儿,都要有充分的信心。按照省委要求,我们对巩义市转型发展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调研,深深感受到巩义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能量充足,转型发展表现出几个好的趋势。
 
    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向高端化发展。就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面向市场,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切实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端化水平。其中,在巩义影响非常大,也是河南省电解铝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豫联集团作为巩义市的最大企业,作为河南省铝行业的代表性企业,这些年他们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一方面,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先后与国际知名铝加工行业专家团队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投资56亿元实施了高性能特种铝材项目,主要生产国内市场紧缺、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的高精度铝板带材,目前已经建成投产。通过以上措施,产业链由过去的“煤—电—铝”,向“煤—电—铝—铝精深加工”延伸,双零铝箔坯料、罐体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全流程管控。目前,该公司前三个月连续实现盈利,罐体、罐盖、拉环料、铝箔坯料、汽车板等合金板材产品订单已排产至6月份,生产经营形成非常好,已经渡过艰难期,进一步发展空间比较大。鑫旺集团原来是一家电解铝生产企业,前几年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电解铝生产线之后,他们提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颠覆性革命”,积极进军高端制造领域,通过与相关方面的合作,研发出专用工业机器人——码砖机,就是巩义版的工业4.0,自2015年初投放市场后销售形势一直很好。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向服务终端发展。巩义注重发挥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积极引导他们向以消化铝产能为目的向终端化发展,推动由铝的原材料生产向终端产品输出的转变。其中,鑫泰铝业投资建设3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采用20年零厂房租金优惠政策和供应商深度合作两种方式,吸引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铝精深加工生产企业入驻发展,同时就地消化巩义本土企业铝板、带、箔产能。目前,已有达美(宁波)新材料、优尔美彩铝科技、天虹节能幕墙等14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公司,已经改过去主要生产高端耐火材料为向需要高端耐火材料的企业提供长期性包括技术咨询、耐火材料供给、窑炉在线维护等全套服务,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
 
    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巩义把转型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带动工业发展的转型。通过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山水宜居城、现代工业城、历史文化城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一带两轴,三城四点”的城乡空间结构、“两区、四园、五片”的工业布局,为巩义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坚持道路先行,规划实施了“九横十纵”及5条快速通道的公路网布局,放大巩义区位优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中央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在巩义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样本。虽然巩义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在经历深度调整之中,但确实充满了新的发展活力和新的希望。巩义未来发展的路子会更加宽广,巩义老百姓将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宏亮
 
    一、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巩义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推进。以群众最易接受的“孝道”文化为切入点,找到了道德建设与百姓的结合点,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15年,巩义确定旅游突破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15项,年度投资8亿元。如此大手笔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力度是空前和罕见的。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备。近年来,巩义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基本形成。这些情况说明,巩义文化要素充沛,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提升文化软实力大有可为。
 
    二、巩义文化产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巩义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大发展,让我们深感振奋。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差距和不足。
 
    巩义是河南工业强市,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一直占有较大比重,农业和服务业占比一直比较小。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0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8∶65.4∶32.8,同期河南省是11.9∶51.2∶36.9,全国则是9.16∶42.64∶48.19。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进行比较,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巩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杜甫故居、石窟寺、北宋皇陵等拥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康百万庄园、浮戏山景区自然风光宜人。这些文化产业基础良好,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巩义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与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知名度相比,巩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三、大力提升巩义的文化软实力
 
    巩义要牢牢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打响历史文化城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一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要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商贸文化互通”的战略愿景,打好历史文化城这张牌,提早谋划、充分论证、抢占先机。
 
    二是加快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强整体推介,形成历史文化城建设体系,把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情趣的文化巩义宣传推介出去。
 
    三是推动文化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的水平和层次,让消费者更加方便、舒适地接受文化服务。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职能,郑州大学愿意和巩义深化合作,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开发,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王承哲
 
    巩义要在“十三五”时期继续成为全省发展的排头兵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明确创新发展思路,为河南决胜全面小康做出应有贡献。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河南发展史上的难得的战略阶段,包括巩义在内的河南上下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使我们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二,坚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历史任务。省委指出,“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河南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小康,我们要以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河南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记“让中原更加出彩”光荣使命,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大逻辑,深入实施四大国家战略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为途径,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为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努力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更加出彩。
 
    第三,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要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坚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县域发展要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常态下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和构建发展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企业技术有机构成中增进经济竞争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郭军
 
    《巩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受资源型经济结构的约束,巩义经济的重心应当是持续地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观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无论是从理论的视角,还是从实践应用,我们都应该认真加以考虑和贯穿转化的。
 
    转型升级是一种产业的传承、嫁接、创新,而非是传统产业的完全退出。过去我们讲关停并转,往往是对那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多是一毁了之,关停了之,而不注重“并”和“转”,特别是“转型”,由于不能转型升级,很多潜力型企业便夭折了,还导致了许多县域经济的塌陷。所以这个报告强调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问题,是符合产业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的。
 
    2012年—2015年巩义经济总量居全省省直管县首位,但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长期排名靠后,且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被周边新郑、中牟等县(市)超越,这的确应该引起高层决策者注意。一是注意在未来时期,如何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争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新高;二是注意研究周边县(市)同一指标不同构成内因,明晰巩义靠什么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如何提高规模工业的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效应、投入产出比。客观地说,巩义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指标长期徘徊,是由巩义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决定的,是巩义的一个市情特点,也是长期受“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大环境影响的结果,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的还是要促进和加速巩义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
 
    巩义的电解铝、煤炭、钢铁业等,既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容范围,但又是巩义经济的支柱,也可以说是巩义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巩义的财政产业、工资产业、饭碗产业。对于巩义而言,既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稳增长;更要实事求是地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特殊性、现实性出发,重点做好现有产业的技术升级功课,技术升级了,方式转变了,规模工业增加值提高了,同时二产的发展拉动着三产也跟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自在其中了,巩义一定会呈现出更加“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创新发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丁同民
 
    巩义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特殊的区位交通优势、特殊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特殊的企业家基因、特殊的山水资源和一支永远打不到的企业家队伍。在目前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只要遵循区域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和发挥企业家的市场主体作用,巩义的创新发展就会取得实质性成效。
 
    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巩义地处河南境内的腹心地带,承南接北、通东达西,是河南扩大内陆开放,打造大开放升级版的战略节点之一。目前,巩义处于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目前处于申报的关键阶段)和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五区”叠加之中。为此,建议:巩义要在“五区”叠加中科学定位,大力实施全域融合发展战略,与周边县(市、区)实现联动发展,加快交通、产业、信息、资源、物流等生产生活要素的融合,抓住“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有利于“融合”的体制机制,借势顺势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升级。建议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对接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挖掘传统优势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构建激励机制吸引创新人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义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金钥匙”。建议:积极谋划并大力发展新医药、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农业和生物育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激发在外巩义人返乡创业的热情,对市场潜力大、创新性强、成长性非常好、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品要进行前瞻性培育。
 
    合理布局“三个空间”。巩义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支点,以绿色崛起为目标,加快解决资源消耗型工业占比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难等问题。建议:合理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三个空间”,加快“城镇建设生态区、丘岗农业生态区、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区、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等主体功能区划分,突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和监督评价工作体系,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行动计划和绿地生态工程,着力建设美丽巩义。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巩义产城融合度比较高。如,豫联产业集聚区在站街镇,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在回郭镇。因此,巩义具备实施全域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的基础和条件。建议:着力强化发展统筹,完善城乡规划发展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转型变革:巩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政新
 
    巩义在继续取得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巩义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的位次不断后移,反映出长期依赖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环境新变化和发展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巩义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把握经济新常态,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格局的转型、调整与变革,探索走出一条顺应时代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径。
 
    其一,顺应新产业革命大势,着力推进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变革。长期以来,巩义经济发展过分偏重于能矿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粗放、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节能减排压力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巩义若想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重新占据新优势,首先必须立足打造制造业新高地,以创新、务实、精准、服务为产业发展新基准,在拉长铝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优势产业附加值的同时,积极谋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高端数控装备、节能与新能源和新材料、绿色化工建材等领域拓展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创造出更高端、更具有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实力。
 
    其二,顺应新型城镇化演进大势,着力推进区域发展格局的调整变革。巩义居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郑州和副中心城市洛阳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也是全省最早的省直管县(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阶段,对巩义城镇发展和区域空间格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与郑州都市区和洛阳副中心城市的如何对接,推进功能互补跨界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上重要节点城市,完善主城区城市功能,加快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集约节约建设水平,夯实生态环境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全域城镇化。
 
    其三,顺应人力资源变化新趋势,着力推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变革。应从占据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调整新常态下巩义人力资源配置方略,营造良好环境,瞄准前沿突出重点,增强吸纳整合能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要在聚集和培养多层次优秀人才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推进人才协同创新发展,提升人才集聚度和贡献率。值得一提的是,巩义能有今天离不开一支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的企业家队伍,巩义在今后的发展中,更需要围绕竞争、创新、进取、协同、宽容,重塑企业家精神,拓展企业家眼界,提升企业家能力,把企业家队伍的转型发展作为一项紧迫任务。
 
    从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
 
    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郑泰森
 
    巩义是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巩义市一直走在河南省工业化的前列,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巩义市正处在转型创新发展的新的历史节点上。
 
    笔者着重就巩义市从工业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谈一点粗浅认识,作为研读该书的心得。
 
    一个地区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转型发展的方向是服务经济。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文化和旅游产业理应是巩义市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首选。
 
    首先,从巩义文化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地位看,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遗存之丰富多元,可与洛阳、开封、安阳等中国著名古都比肩。巩义伊洛河至黄河段以及河边的石窟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后备项目。巩义还有北宋皇陵,以河洛康家为代表的明清民居群落等,不胜枚举。
 
    其次,巩义位居中原城市群主、副中心城市之间,周边是河南省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资本丰富,具有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实力。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全省其他地区,消费潜力大。交通便捷,有利于游客集散。
 
    第三,巩义正处在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文化和旅游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整合性强,就业容量大。
 
    巩义市转型创新,建设文化城市,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其基本路径是走“文化+”的道路。一是文化+旅游,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创意,活化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时代价值,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独具巩义特色的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产品。确立以北宋皇陵为龙头的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二是文化+新型城镇化,构建具有巩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和优秀传统民居群落四级文化城镇体系。三是文化+生态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建设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适宜的美丽巩义。四是文化+农业现代化,利用巩义山地、丘陵、沟壑、平原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地形地貌,调整种植业结构,营造多彩的大地景观,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五是文化+新型工业化,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土地和厂房,开发工矿遗址公园、工业旅游和文创项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品和装备制造业。同时,推动传统工业向低消耗、低污染和无污染、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转型,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
 
    面向欧亚,立足创新,打造宋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巩义经济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宋丙涛
 
    对于巩义未来转型道路的思考,我们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即,巩义的现代经济内涵是什么?当下的巩义拥有哪些有利条件?巩义可以选取什么路径走向未来?
 
    现代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消费品主要来自以能源为动力的制造业;第二,就业主要集中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第三,绝大多数的私人经济活动是以公司为单位进行的市场经济活动;第四,以和谐为标志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核心;第五,以公共服务(公共经济)为己任的现代政府具有严格的收支管理系统。当然,如果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相信巩义人民就能够享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全面小康生活。
 
    但巩义实现这个目标的起点又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巩义的经济社会现状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根据《巩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的分析可知,巩义市在两个方面的相关条件令人印象深刻。其一,巩义在铝材加工方面有着传统的优势,并正在向终端产品转移;其二,位于丘陵地带的巩义有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开发缺乏整体性,更重要的是其独一无二的地面考古遗址——全球最大的宋代皇帝陵群尚未得到开发。同时,报告也明确指出,巩义的各类高端人才严重奇缺,特别是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严重不足。
 
    面临这样的条件,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巩义经济的现代化转型?
 
    巩义首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传统产业优势,坚持以股份制公司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坚持以铝材加工为自己的主要制造业,从而实现以现代能源为动力的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铝材加工的终端转型发展受制于两个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市场竞争的压力,二是人才队伍的不足。对此,我们建议,巩义或许应该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逐步转向高端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以郑州为核心的高铁网与欧亚大陆桥的优势,逐步开拓中亚、东欧市场。
 
    其次,巩义的最终转型成功,依赖于创新性高端人才的聚集。但高端人才的引进,除了经济待遇的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两个环境方面的因素,一是生活环境,二是工作环境。
 
    毗邻交通要道与舒适的生活环境往往成为高端人才更为关注的决策因素。巩义还应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用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改进生活环境,吸引高端人才。鉴于巩义丘陵地貌的优势与宋陵资源的潜力,随着宋朝市场经济在中国经济史、甚至世界经济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以宋朝文化与宋陵考古为主题的宋代考古旅游的蓬勃发展并非是天方夜谭的神话。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