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2020-12-23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12月23日 09版 理论版)   作者:侯红昌   点击量:4752
【字体:

编者按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真抓实干,为“十四五”开好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更好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本报理论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从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扩大内需、更高水平开放等角度进行阐释。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侯红昌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工作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河南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今年粮食总产量1365.16亿斤,连续第四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安全的重任被稳稳扛起。如何持续保持这种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在种子和耕地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既是河南明年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河南“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要任务。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突破。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种源科技攻关

农业种质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并在种源的“卡脖子”技术推动科研攻关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种业强省的基础和关键。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深入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活动,加强对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完善保护名录。要加强对全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收集整理和入库保存和保护。完善提升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保存能力和安全性。要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和种质圃建设,建成省级种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

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在尊重科学和严格监管的条件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的产业化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应的必然选择。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在战略规划上做好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设定,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工程要做到与行业发展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布局。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生物育种作为高技术产业,还有不少“卡脖子”的技术环节需要持续攻坚。要持续提升生物育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引导省内的农业育种相关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的深入合作。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加大对原种基地、研发平台、产业链重点环节和系统集成技术能力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物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以提升生物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能力。

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应在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工作中,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全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把严守耕地红线和耕地保护作为政治性和战略性任务狠抓落实,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约束性保护,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履行补充耕地义务。

大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资金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把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良田建设相结合,对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积极引入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到农田水利的投资建设中,明确权责,规范管理,构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永续利用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驱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的重点任务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河南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必须遵循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驱动力,以全面塑造河南农业发展新优势。

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以推动全省种养业的转型升级为主线,打造优质小麦、优质花生、肉牛奶牛等的育种、播种、养殖、加工、运输等全链条科技攻关团队,开展农业生产全链条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难点。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设立联合实验室或建立创新联盟,为农业科技的难点攻关和示范推广提供平台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力度。以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鼓励农业高校和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更多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建设,加大对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动其农业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要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重点,大力培育农村复合型生产人才。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应用,必须在全省农村地区加大建设力度。要加快农村宽带光纤网、移动互联网、数字高清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向数字化转型。要大力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升北斗导航、遥感技术和智慧农业、智能电网等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12月23日 09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