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奉母镇:孝贤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

2020-10-21   来源:《中原文史》(2020年第3期)   作者:张占仓   点击量:5859
【字体:

编者按:该文章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研究员牵头的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原孝贤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成果。在张占仓的带领下,课题组先后到省内各孝贤文化村镇考察调研,其中西华奉母镇孝贤文化传承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故专门对此进行深度研究。

历史上因孝贤而得名的西华县奉母镇,座落在豫东南大平原上。位于西华县西南部,与周口市、许昌市、漯河市的四县交界,淮河支流沙河、颍河环绕而过。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贸往来活跃;这里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尊老、敬老、助老蔚然成风,孝贤人物代代辈出,孝贤故事代代流传,孝贤文化代代弘扬。是享誉豫东南大平原的孝贤之乡、崇尚礼仪之乡。

在这块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上出过孝贤名人、父子双翰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又有30多位英雄人物为国捐躯,20多位革命老前辈为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事业担当重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又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学业有成的优秀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人们纷纷称赞奉母镇:孝子多、英烈人物多、优秀人才多、教师多。如今,在奉母老年人安居乡土、安度晚年、安然幸福;在奉母老年人最受尊重、最受爱戴、最有尊严;在奉母老年人是财富、是宝贝、是荣耀;在奉母老年人是家庭的形象、乡村的形象、奉母的形象。奉母因孝贤而得名,又因孝贤而被载入史册,孝贤涵养了一代又一代奉母人,孝贤提升了奉母人的人生品位与道德境界,孝贤是奉母人永远的文化根脉与精神资源。纵观奉母孝贤文化,呈现出五个鲜明的特征。

一、代代传承,赓续孝贤精神基因

“孝”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孝道”乃天地之大道,讲究“孝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之一。国学大师钱穆曾经指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黑格尔对中国文化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据西华县志记载,奉母,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当地小李村李氏两兄弟争着赡养母亲的感人故事,在村民中传颂开来。后来,人们为了褒扬兄弟二人的孝心,将小李村改名叫“夺母城”。到了清代,这里出了不少名人志士,其中一位翰林王遵训,官至户部侍郎,在返乡祭祖时,向乡亲们提出“夺母”二字不雅,建议将“夺母”更名为“奉母”,随即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同。从此,“奉母城”就这样叫开了。

这里,还传颂着庞氏三兄弟争父、翰林跪母、三只红灯笼等民间孝贤故事。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我们党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革命老前辈张仁甫创建的豫东南地区第一个地下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全国解放后,这里又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是奉母人的骄傲,也是奉母孝贤文化结出的丰硕成果。

奉母人的孝,具体体现在对父母、对亲人的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事业的爱。奉母人孝敬父母、关爱老人,首先是从自己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一杯茶、一碗饭、一勺汤,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一双鞋,丝丝缕缕见爱心;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只言片语显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关爱自己身边的老人,尽心尽力为老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奉母营岗村好媳妇王好,30多岁丈夫不幸去世,三个孩子中最大的才9岁,最小的才4岁,她的公爹因伤心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高血压。村里一些好心人劝她改嫁,她断然回绝说:“自从嫁到庞家,公爹待我跟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现在这个家遇到难处,我不能撇下老人和孩子,如果那样做,就太没有良心了。”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为了伺候多病的公爹和抚养三个孩子,她甘愿孤独一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年华。在王好的精心服侍下,老人的病慢慢好起来。老人见人总忘不了说这样一句话:“是我连累了王好,让她受了那么多苦。”

奉母镇前邵村村民邵四新、邵建新,兄弟二人为了争养瘫痪的父亲,演绎了现代版的“夺父”的故事。当年父亲因患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为了照顾父亲,在县城工作的邵四新将父母接到自己家里,夫妻二人对父亲悉心照料,转眼间过去了5个年头,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一天,邵四新夫妇下班回到家里,发现父母不见了,他二话没说,急冲冲地直奔弟弟的家。因为弟弟曾多次提出要接父母去他家里,哥嫂已侍候父母5年了,也该他尽尽孝了。邵四新考虑到弟弟家里的条件没有他好,一直没有答应。进了弟弟的家门,父母果然在这里,邵四新说服弟弟一定要把父母接走,弟弟邵建新坚决不让,兄弟二人争执不下。最后,在父母的劝说下达成了轮流赡养父母的协议。

奉母镇像王好、邵四新、邵建新这样一心孝顺父母、精心侍候公爹公婆的好儿子、好媳妇数不胜数,他们身体力行地、默默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一代接一代传了下去。

奉母人的孝,首先,要求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里流传着清代考取秀才的王鼎镇知错就改的故事。因家庭贫困,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他受聘到邻村教书。一次,因代一位财主写休书,受到了母亲的严厉训斥。他当即返回财主家里,要回休书,退还银两。通过这件事,王鼎镇懂得了做人要善良的道理,不能为钱财而伤天害理。在奉母人眼里,行孝、尽孝、信守孝道,就是要人们善良。只有善良,才能去爱别人,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分忧解难。其次,要求做人要真诚。只有真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人生才能走得稳、行得远,才能达到“德不孤,必有邻”的境界。再次,要求人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知道珍惜,知道付出,知道多做贡献。奉母人信奉的善良、真诚和感恩,事实上,让孝、孝道、孝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哲理,更直接的行为指向,从而提升了人们的道德品位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重家教家风,点点滴滴涵养孝贤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在新时代的奉母人眼里,孝德是家庭美德的基础。“孝”是良好个人品德的起点,是家庭美德的关键点,是社会公德的基本点。奉母人认为,“孝”作为伦理要求,源于“家”,其“孝养”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在“家庭”范围内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历史上,奉母大多数家庭都有严格的家规家训,上至尊老敬老,下至人际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都有明确要求。作为一个大家庭,又有自己的宗祠和族规。奉母人的家规家训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爱护、教育子女,担负家庭责任;二是做人真诚善良,胸怀坦荡,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三是诚恳待人,热心帮人,处事大方,邻里和睦;四是遵规守矩,品行端正,品德高尚。在奉母李氏家族族训中,还有对不良行为实施惩戒的条目。在奉母人看来,只有在家庭生活中真正做到“孝”,才有可能将“孝亲”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扩展成为“敬老”品德,进而推广至社会层面的文明行为。

历朝历代家规家训,在于明德。明德首先是明孝德,孝敬父母长辈,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德。从最基本的孝德做起,才能逐步做到明大德。才能站在全民族共同利益的高度,把个人、家庭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才能获得旺盛的、持久的生命活力。具有了大德,才会激发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博大的人民情怀,才会拥有人生大的志向、大的格局。

好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教师刘运超说,母亲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在村里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好人缘。年轻时我理解不深,直到40多岁后我才渐渐感觉到,是母亲的仁爱和付出,换来了乡亲们的敬重。在村里,母亲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却有一门独特手艺——做裁缝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冬季到来,街坊邻居找母亲剪裁衣服的,一拨连着一拨。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一点也不嫌麻烦和劳累。大多数登门做衣服的人家,取走衣服时总要送些鸡蛋、油、大白菜之类的礼物表示谢意。母亲说啥也不收,有的人家把东西一放下人就不见了。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母亲总是让我和哥哥再把东西给人家送回去。母亲把乡情看得很重,她常对我们说,能为乡亲们做些事情,她比啥都高兴。

村民李崇甫回忆说:“不贪不占,活得心安”,这是奶奶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全家人一直铭记在心的家训格言。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小脚老太太,一生勤劳、朴实、善良、厚道,街坊邻居谁家有了难处,遇到急事,奶奶宁可少吃一口,少花一点,也要帮人家一把,生怕对不住人家。上世纪60年代初,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饥荒,家家户户缺少吃的。有的人在下地干活时,顺手摘个玉米棒子、挖一块红薯拿回家充饥。可是奶奶从不让家里人干这种事儿。她教育我们说:“你现在占个小便宜,将来就会占大便宜,就会犯法。要记住:不贪不占,活得心安”。奶奶的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一个路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正直做人,干净做事。我大伯在新乡医学院院长领导岗位上工作20多年,是一位被师生誉为“廉洁奉公”的好领导。

教师胡麦囤,回忆父亲在世时的教诲。他说,从我记事起常听父亲念叨,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他教我做人一定要低调,做事一定要实在,居家过日子一定要节俭;人要有一技之长。能有一技长,胜藏十年粮;不要轻易许人愿,凡是答应人家的,就必须兑现。我小时候对这些话不太理解,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受益终生。父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的良好家风,已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将跟随父亲的脚步,把好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乡贤何登舟说,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的风尚,为人处事的做派和风度。父亲是我成长的风向标。我父亲是一位教师,他给我的印象首先是孝。因当时生活困难,爷爷身体很不好,每一顿饭都是他一口一口给爷爷喂,夜里睡觉,父亲起来几次给爷爷拉拉被子。第二是勤。我们家住在农村,他每天不仅完成教学,还下地帮家里干活,摇耧播种、扬场放磙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第三是善。父亲在学校教书,对生活困难的学生格外关心,帮他们交学费,给他们买饭票,还给他们课外辅导功课,师生之间如同“父子”。家风赋予我的孝顺、勤劳和善良,让我过上了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镇政府干部李联合说:奶奶虽然过世20多年了,但至今村里人提起她没有不佩服、不敬重她的。奶奶没有文化,但她把做人、处事、持家的道理领会得很深刻、很透彻。在她身上有一种超出常人的亲和力。她常说:要让人说好,自己得样样做的好。奶奶是全家48口人的“当家人”,从1928年到1979年,51年没有分过家,是方圆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人口”家庭。

乡贤李彦舞深有感触地说,父亲在大队会计任上,从人民公社一直干到2002年。几十年来,父亲工作认真,公私分明,一身正气,是百姓信得过的“红管家”。一次,我的作业本用完了,回到家正想向父亲要钱去买,当我一眼看到几本新买的作业本就放在桌上,就向父亲提出拿一本写作业。父亲说这是公家的,你不能用。说着就从兜里掏出钱让我去商店买。我说桌上这些本不都是用你的钱买的吗?父亲耐心地对我说,这不一样,桌子上的本是我用公家的钱买的,是记账用的;我给你的钱是咱自家的。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公私分明的道理。父亲当会计几十年,账上的每一笔收入、支出,从时间、事由、经手人到具体数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体现出父亲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一贯作风,是我们家难得的精神财富。如今,父亲已是古稀老人,但他保存下来的那些账本,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的传家宝。

从奉母人的家风家教中可以看出,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影响和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动力。道德教育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家庭教育。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家风,那么社会的良好风气就会发扬光大,就会有力地推动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三、村规民约,助力乡村孝贤风尚

传统的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极其独特的作用,是村民们共同约定、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行为规范。同时,传统的村规民约虽然也不乏惩罚条款,但更主要的是“德治”性的规范,以德立约,以德教化,以德约束,患难相助。通过内化的道德影响村民,引导和规范村民。中国传统观念一向强调情理法的结合。传统的村规民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倡导的伦理道德是乡村社会普遍认同的,带有浓厚的人民性、乡土性和村民自治性,人们大多都能自发遵从和维护。

奉母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时代要求都赋予村规民约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要求,让村规民约紧随时代。新时代的村规民约,不仅体现为道德教化,规范村民生产、生活行为,同时,也蕴含着维持乡村秩序,实现乡村治理的意涵。

无论是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村规民约,其中有一条从古至今是不变的:孝敬父母长辈,是奉母35个行政村村规民约中的重要条款。而且凡有老人的家庭,子女必须跟村里签订赡养父母的协议书。协议书明确要求子女应该遵守哪些、做到哪些,如果做不到,要接受哪些惩罚。按说,行政村不具备执法资格,但是,村民们仍把村规民约看得很重。上有国法,下有村规,村民组定期检查、定期报告、监督落实。虽有好传统,还需硬措施。这样以来,在奉母:孝敬老人有人管,落实情况有人查,兑现承诺有人抓,民主评选靠大家。这就形成了:人人比着孝敬老人,人人争当孝贤儿女,人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同时又是评判者。全镇上下形成了:村与村,户与户,人与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学我,我学你,互融互补,互相帮衬。大家比着尽孝,争着尽孝,一个更比一个尽心尽力尽孝。

村规民约和赡养协议,目的是强化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情感体验。孝,发乎情,止于礼。爱是孝的起点和动力。村规民约要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子女要多与父母长辈进行情感沟通,培养他们爱父母、爱长辈的情感和品德,做好“精神赡养”。如果缺少爱父母的情感,这种“孝”仅仅是一种“做作”,一种外在的形式。这样的“孝”不具有纯洁和高尚的道德价值,其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另一方面,也要求父母要多多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让子女从自己身上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更值得爱,体会到父母平凡爱心的伟大和可贵。关爱父母,不仅是规矩、是要求,更是一种本能、一种德性、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经常替父母着想,为父母尽孝,以形成亲情良性互动、爱心日益增进的家庭温馨氛围。让父母快活每一天,幸福每一天,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村规民约中非常强调“敬”。敬是一种道德意志。敬爱父母,尊敬长辈,是人们道德信仰的重要表现。奉母村规民约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敬互让,不仅尊敬父母长辈,还要敬重他人,倡导“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传统美德观。即使遇到别人对自己不敬,也决不做非礼的事,守住做人的底线。尊老敬贤是一种社会风尚,也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这种建立在村规民约之上的社会共识,理应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和道德信仰。

孝贤文化,贵在传承,重在创新,关键在做。由于“孝”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行为性,而且“孝”的效果必须在实践中才得以体现和检验。奉母的村规民约中强调“尽孝”,主要指“孝行”和“行孝”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何得以落实和落实的效果。比如对父母亲在生活上的照料,要求不经村委会同意,不得让父母单独生活;子女拆旧房盖新房,要安排父母在新房居住;外出打工者,要按月保障父母的生活所需和医疗所需,保障子女上学费用;在外创业者,要尊重父母的心愿,不愿离开乡土、居家养老者,要配合村委会安排好老人的生活和相关事宜。一个人孝的品行,既要看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更要看他的一贯表现,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细节表现,看是否把“孝”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养成、一种习惯。奉母的村规民约和赡养协议,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要求,其实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道德培养和伦理教化,最终都要落实到日常家庭生活中一贯地、细微地关心、照料、供养,贯穿到始终孝敬父母长辈的具体行动之中去。

四、不断创新,让孝贤文化融入新时代新生活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和实现第一个宏伟目标的今天,人们在物质生活获得显著改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道德滑坡、伦理失范的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家庭孝道观念的迷失和伦理规范的缺失,甚至个别地方把“孝”边缘化、贬义化和淡化。对此,奉母镇首先做到:强组织、建机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弘扬孝贤文化领导小组,提出要把开展孝贤文化建设同创建学习型乡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村镇、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项工作结合起来,制定了《奉母镇孝贤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将孝贤文化纳入镇党委、镇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并且做到“深度融合”。全镇35个行政村以村组为单位,以相邻的街坊邻居为主体,创新“联户尽孝模式”,组成关爱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队伍,每月的20日、30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重点解决低保、残疾、困难老人和五保老人的生活困难和就医困难问题。目前全镇已有关爱互助队伍78个,解决了760户困难老人的实际问题,让“孝贤文化进村入户”。全镇27所中小学校都建有百米孝贤文化长廊,让学生在校园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道德风尚。在校学生每学期开展一次讲述孝贤故事和孝贤文化演讲比赛,开展《弟子规》朗读活动;每年邀请知名乡贤、孝贤之星到学校作报告,让学生领略中华孝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汲取孝贤精神滋养,从学生时代培养“孝德”意识,有效化解大多数学生“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知攀比,不知节俭”的道德危机。全镇坚持每年在中小学生中评选50名“孝心好少年”活动,让“孝贤文化进校园”。

乡村每年还开展“三好两户”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60名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和30户文明卫生户、脱贫致富户,组织专人采写先进事迹材料,制作成宣传标牌,在街道、公共活动场所悬挂展示。在评选好媳妇活动中,推出了“评选一个人,光荣两个村”活动。就是不仅把“好媳妇”奖牌送到女方所在的家庭,还敲锣打鼓把奖牌送到女方的娘家,收到了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挖掘奉母孝贤文化资源,打造奉母孝贤文化品牌,镇党委、镇政府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学者,亲临奉母考察孝贤文化发源地、孝贤文化伦理亭、美德弘扬碑、父子双翰林碑,倾听代代流传的孝贤故事,走访看望孝贤文明户,感受奉母浓郁的孝贤文化气息。组织专人挖掘整理奉母最具代表性、标志性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李氏两兄弟夺母、庞氏三兄弟争父、翰林跪母、三只红灯笼的孝贤故事。在镇上显著位置建一个“孝贤文化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成15000平方米主体孝贤公园。投资380万元,对镇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绿化、美化、亮化,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成为100多名孤寡老人颐养天年的乐园。以敬老院为孝文化实践基地,在通往敬老院的道路两侧,建孝贤文化长廊,形成奉母孝贤文化一条街。

建设奉母孝贤陈列馆。馆内展示内容有:历史上的孝贤人物和孝贤故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的知名人士和优秀人才。镇党委还把孝贤文化同党建结合起来;全镇35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孝善理事会,理事会会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全镇1720名党员,联系3000户人家,像结亲戚一样每月4次到老人家里看望,了解子女尽孝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中,镇上争取到800万资金,对全镇740户老人住房进行了危房改造;争取资金1300万元,又对全镇1120户老人家庭,进行了“六改一增”;还为981名老人办理了慢性病卡。为了做好居家养老的患病老人的护理和保健工作,镇上每年还邀请省市医疗部门的专家,对负责护理保健的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目前全镇已培训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对老人的护理水平。

奉母针对全镇老人的分布情况和家庭状况,分别采取精准施策、因户施策的原则,充分利用集中供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居家养老等方式,较妥善地解决了老人赡养问题。同时,也较好地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不忘乡愁,孝贤文化离不开乡贤推动

由于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和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在社会转型和人际交往不断扩大的历史进程中,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农村人,大量涌向城市。他们虽然远离故土,但他们的乡情观念和乡土情结依然深厚。当他们辛勤劳动挣到钱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往家里寄钱;当他们手头有了一定积蓄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要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翻建;当他们在城里闯出了一片天地、干出了一番事业的时候,他们要把全家人搬到城里,让父母妻儿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意味着,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推进中,乡土、乡村、农民,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近年来,奉母镇党委、镇政府推出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动员在外务工、事业有成者,返乡建厂创业,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目前全镇已建有11个经济实体和6个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近1500余人。镇上让这些返乡创业者不仅安心、放心,而且鼓励他们在乡土扎根,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路。村民们很乐意在家门口就业,除了可以照顾老人,还能学到技术,每月挣到3000多元的工资,真是两全其美。

返乡创业的企业家们,把孝贤文化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在员工中开展敬老助老活动,鼓励员工争做孝贤模范,争创孝贤文明班组。要求每一个人: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这些企业家们还从创收中,拿出一部分赢利支援家乡建设和奉献养老事业,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生计方式,拓展了乡村新的发展空间。

镇上还组织在外创业人员成立了奉母籍商会。商会每年在中秋、春节期间,带着礼品回乡慰问孤寡老人,还为镇上敬老院、养老事业捐款、捐物,为居家养老的老人,献上一片孝心,送上一份温暖。

奉母孝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卢志凯,几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对居家养老的老人,更是关怀备至。他倾力相助建起了奉母孝道伦理亭;他每年都为村里的文化活动,献上一份爱心。树高千尺不忘根。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每年都要回奉母看望乡亲们。在他心里,他把乡土、乡情看得很重。他常说:人越是老,心离乡土越近。

奉母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世远,年轻时离开乡土,在外打拼。几十年来,走过好多地方,干过多项生意,最后选在郑州创业。近年来,为了弘扬奉母孝贤文化,他热心组织和积极参与奉母孝文化促进会活动,率先邀请省里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到奉母专题考察调研和采访、报道孝贤文化,为推动奉母孝贤文化走出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弘扬光大奉母孝贤文化,乡贤是一股独有的、牢靠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不仅有文化、有能耐、有威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奉母镇的党政部门引领,乡贤助力推动,让孝贤文化有依托、实打实、接地气,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和做法。奉母孝贤故事代代流传,孝贤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如今,走进新时代的奉母人,踏着历代先贤们的足迹,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又在奋力谱写孝贤文化新的篇章。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

 来源:《中原文史》(2020年第3期“孝贤文化专辑”栏目)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