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 重要标志及其伟大意义

2017-11-02   点击量:5850
【字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 李太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深入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及其伟大意义,对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判断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应该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等多个历史视角,应该从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水平状况以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等多个现实维度,来观察来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及其伟大意义。作为表述特定社会历史范畴的“时代”,尽管其必然包含着而且首先包含着时间的意义,但其划分主要是以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为依据和重要标志的。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内涵的时代。我们党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是有其重要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做出这一重大而科学的判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要标志,这些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我们对“时代”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1.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重要表象特征。生产力发展快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是马克思主义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先进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进取,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中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获得极大提高,在航空航天、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工程等不少领域,已处世界领先地位。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极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1.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61美元。我国让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在外经外贸方面,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2.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历史性变革。在已有的改革开放基础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历史性变革,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经过近40年的改革创新,特别是通过近五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之上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一些具体制度等,趋于规范、完善、成熟。这些制度的完善,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代中国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已达到了质的跃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又一个重要表征。

4.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从总体上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从总体小康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总体上不仅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进入了小康富裕时代。全国的贫困人口已大大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广大人民群众已由过去的温饱型生活追求,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曾明确指出:新时期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追求的这种转变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转变。从改革开放之初一路走过来的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这种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5、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转化。运用矛盾运动原理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特征,特别是分析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有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大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整个过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其他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会产生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又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转化、变化,反映着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态势、趋势、特征,从而构成社会阶段或“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人们正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而划分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阶段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剥削阶级被消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也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判定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应该说,这是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正是基于这种正确的判断,我们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进行上层建筑改革,不断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力的落后与先进,是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相较于群众的需求而言的。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某些领域已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获得了巨大满足,但同时又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特别要指出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健康等诸多方面。很显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报告中的又一个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从人民群众对发展的需求角度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发展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会使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出现许多新特点,因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和基础性标志。

6、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是中国迈进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中国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获得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赞同和积极参与。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本着“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发展周边关系;本着“真、实、亲、诚”理念发展同非洲国家关系。中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得到了历史性提升。“中国逐渐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央和国际经济舞台的前沿。”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由弱到强的重大历史变化,从中外国际关系史的角度显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的论述为我们充分认识中国迈进新时代的伟大意义提供了深刻启示。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视野,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史、未来中国发展等多个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1、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富国之路、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为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历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多次变革或革命,际会各种学说和政治主张,但都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中国共产党,最终找到了救国强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实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迅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持“四个自信”。③

2、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存在理论渊源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焕发了生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次,从实践层面讲,社会主义实践依然前景广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依然在世界上空徘徊,表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并没有“终结”,虽然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但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取得了胜利,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3、对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有重大意义。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一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放到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去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的。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类的共同体,面临着如何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等共同问题,拥有着追求经济发展、生活幸福、生命安全、生态和谐等共同追求。世界各国人民都在探索着适应本民族和本国家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首先表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条,不是只有西方的模式,而是可以有也应该有不同的道路。其次表明,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是人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占全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中国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小康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其三表明,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有了全新选择。中国的成功对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4、昭示中国发展有着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良好的基础。正因此,习近平才在十九大报告中非常乐观地、自信地研判道:“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很显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经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国必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以历史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当然,进入新时代,我们不能完全沉浸在对已有成就的喜悦、自豪之中,不能完全沉浸在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之中,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知危图进。我们必须看到,尽管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进入新时代,我们必然面临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新、新挑战,我们必须有新理论、新目标、新实践、新担当。为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必须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作者简介:李太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社长、二级研究员,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摄影:赵戈
责任编辑: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