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等:中国包容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创新发展

2018-03-23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作者:张占仓 牟 虹 蔺斯鹰 刘晓龙   点击量:4372
【字体:

摘 要:包容文化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互动交流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形态。华夏文明可谓包容文化之源,包容文化具有传承性、开放性、融合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特征,对中国思想演进、民族融合、宗教发展、经济开放、传统文艺繁荣,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智慧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要加强党对文化创新发展的领导,始终坚定高度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包容文化之光照亮全球化的未来。

关键词:包容文化;中国包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18)02-0040-11

作者简介:张占仓,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河南郑州 450002)。牟虹,女,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络部部长(北京 100730)。蔺斯鹰,女,云南广播电视台台长(云南昆明 650000)。刘晓龙,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北京 100866)。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传承至今,对全球文明进步影响巨大。在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创新发展与激烈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包容、开放、健康、进步、先进、充满活力的文化需求空前高涨。如何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包容文化的科学内涵,系统分析包容文化的基本特征,客观评价包容文化的历史贡献,探求包容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之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包容文化的科学内涵

(一)包容文化的基本含义

包容,其基本意思是宽容、接纳[1]。具体是指行为主体在面对与己不同的事物或思想时,能够无偏见地容忍与积极面对,并与之互学互鉴、交流融合,共同提升与进步。《汉书》中有:“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在传统释义中,“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是讲大自然的包容。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吐故纳新,一般指人文包容。人文层面的包容源自对大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智慧积淀的成果。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化”物、“化”事,就是以“文”去感化人,以“文”去变化物,以“文”去演化事。“文”成为人类在劳动、生活、斗争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文化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并被普遍认可的、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历史演进均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认为,包容文化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互动交流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形态。包容文化以独有的文化品格,既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又不断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滋养,具有特别优异的传承性与稳定性。包容文化既在人类实践中生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与丰富,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一种综合性智慧,对传统文明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补,天地人和”的哲学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思想之源[3]。中国可谓世界包容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无论各民族之间还是家族之间都讲究“和为贵”,“和”就要中庸,“和”就必须包容。从机理上分析,中华文化基于道德至上的人文传统是培育包容精神的逻辑起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规范,正是一种立足于双方平等立场并给予对方的人文关怀,“贵和不贵同”的价值准则为包容精神的生长提供了社会土壤。无论是春秋时期儒学的创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盛行,汉魏以降中华文化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异质文化的吸纳和创新,还是近代的西学东进、中体西用,无不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与包容发展的可贵品格。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是对包容文化的最好诠释。孟子发出“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进一步丰富了包容文化。《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更说明中华文化早在自觉形成核心价值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就已经明显展现出顺天法地、包容万物的博大情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包容文化的发展可谓达到了历史高峰。汉唐盛世的文化包容更多体现在对外来文化和其他民族敞开华夏文明的宽广胸怀,也创造了中华文化倡导“天下一家”的盛世佳话和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4]。当明清时代封建专制迎来最高峰时,也使中国的包容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开放思想与文化创新的活力萎缩,华夏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历史上中国包容文化的发展程度,对社会的进步影响非常大。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指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有序传承,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和优势。由此,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文化的血脉不因分分合合而中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聚合力、同化力。历史证明,不仅外来文化会被中华文明同化,而且在文化力的作用下,占领和统治中原的其他民族也会被同化[5]。王京生等认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不断地去融合各种文化[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包容性发展,在2012年访问美国时就指出“太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中美两国”;2017年4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时强调“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2017年11月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访时,再次显示出其包容的发展理念,表现出其博大的情怀。

(二)中国包容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一,中国包容文化具有宽容和谐的文化观。包容文化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观、和谐的社会观,是中国社会“和为贵”文化的集中体现。包容文化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和谐开放的理念。包容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包含了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想使我们始终对他者保持接纳和欣赏的心态,开放的观念使我们始终对差异保持热情和接受,开放的心态使我们始终愿意倾听和学习。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未知。开放不仅可以为观念、文化、技术的交流提供自由而广阔的空间,而且可以为资源、要素、人才凝聚文化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文化的开放性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兼容并蓄,接受观念上的差异、生活方式上的独特,拒斥狭隘的地方主义,善于接纳各种外来文明,善于博采众长,丰富自己。文化开放的程度决定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水平,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时代看,包容文化建设正逢其时。今天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加剧,中国的发展需要拥有更加开阔的胸怀、更加广阔的视野,这样才能与大国的角色、地位、责任相匹配。

包容文化为文化创新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获得精神满足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艺创作与生产更加需要宽容与宽松的人文环境。这就要求从关注每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开始,在坚持“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基础上,形成全社会互相尊重与包容的文化氛围。个体的多样性发展组成的多元社会形态也需要包容文化,公众个体意识的觉醒、利益主体多元化、网络虚拟世界的发展等因素,使得多种社会矛盾叠加日益凸显,需要建设更加宽容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文化、人群、声音等予以接纳、理解和尊重,才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宽容与持续创新能力。2017年11月,习近平陪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参观故宫博物院,充分展现中国“和”文化的传统基因。特朗普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

第二,包容文化体现乐观自信的文化态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40-4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真正自内而外拥有的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脉络布满了兼容并蓄的烙印。正是这份包容和自信,才使中华文化保持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发展轨迹。

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姿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来彰显文化自信。在思想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没有包容之心很难在文化发展上有所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互动交流、吐故纳新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历史证明,中华文化在不断融合多种文化的同时,不仅没有被同化,反而绽放出活力和生命力。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虚心接纳多种多样的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精华;不仅要承认文化的共通性,更要认可文化的独特性。从孔孟、老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歌德、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人的思想作品,既彰显了民族文化的辉煌灿烂,又表明了不同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必将得到世人的公认。具有包容与融合特质的文化才是大气、厚重、有底蕴的文化,具有善于吸收与借鉴特质的文化,才是鲜活、强壮、有生命力的文化。

另一方面,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彰显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文化交流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打通渠道、破除障碍、取消芥蒂,力求在交流中推动相互学习和发展。当前,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之间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文化的交流,其背后展现的是自信而包容的大国心态。这种带有中国智慧的文化主张通过具体的载体传播到世界各地,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与认可。打开国门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善于聆听不同的声音,接受不同的观念与外来文明,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相反,封闭自守只会让本土文化走向穷途末路。

第三,包容文化彰显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将包容文化融入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是积极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不仅体现在各种类型文化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还体现在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这种协同发展就是强调相互之间的同步、协调、和谐发展。”[8]只有开放才能看到并承认文化之间的差异,正是敢于承认并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文化具有地域特殊性,不同的文化都保留了自身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等特点。人类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地方的和个人的印记,任何跨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认同都必须基于该前提。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包容文化正是在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敢于承认并接纳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形成可以为不同民族与国家共同认可和践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这充分印证了整个人类是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于其他国家而存在。增进对话交流、加强合作沟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要以包容的心态给他人充分发声的机会、说话的权利,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接纳文化的多样性,鼓励文化多元化发展,努力做到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倾听、相互交流。对话的前提是倾听,即相互理解,在重“求同”淡“存异”的基础上扩大对话的空间,开拓对话的前景。正常的文化对话一定是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下进行的,无论是妄自尊大,还是妄自菲薄,都不利于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更有甚者会造成情绪对抗,导致摩擦并使矛盾愈演愈烈。中国的和平崛起使其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逐渐增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蕴含着深刻的包容思想。

二、中国包容文化的基本特征

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包容是其最大特色,也是最宝贵的品质。中国包容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一)传承性

传承源于民族的自觉和自醒。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坚守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品格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9]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一方面,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积极弘扬和推广中华文化,许多帝王甚至亲自编纂、批注古代典籍。另一方面,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始终把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扛在肩上,“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司马光耗尽心力编撰的《资治通鉴》,等等,不一而足,成为流传经世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还在于其广博的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被世代心口相传,不断被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训传承,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线的儒学思想与行为规范,早已深入人心且在家族持续传承,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经历了许多挫折,中华文化依然以自己独有的坚持,历经磨难,生机盎然。包容文化的传承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脉所在,并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

(二)开放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界上像中国这样56个民族可以和谐并存的国家很少。多民族文化、多流派思想的交融是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秉性,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儒家在汉代地位凸显,此后一直成为社会的思想主流。但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10]。儒学对佛学的态度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对外来思想的“雍容接纳”[11]。儒、释、道并存成为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体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是经贸互通的商业之路,也是中国与沿线各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宗教思想交汇的文明之路,对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促进人类文明多样化发挥了独特作用。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悲痛屈辱的历史。万马齐喑的重压关不住仁人志士对新思想、新知识的渴望。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掀起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文化思想的高潮。正是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马克思主义走进中国,进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新高潮。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积极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并与世界重要国家建立双边人文交流机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再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三)融合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赋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定力和实力。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讲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其本质是差异互补、互鉴互利、共赢共荣。外来思想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在被中国文化宽容接纳的同时,也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在不知不觉中融于中国文化的浩瀚大海之中[12],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自信。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的现代科技知识,开阔了视野。此后,中外文明交流在融合与创新中频繁展开。近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马列主义思想,不断保持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成为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均将产生深远影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输出自己的模式,也不输入别人的模式。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面对多种困难和挑战时,才能拥有并保持独特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定力。

(四)创新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文化产生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也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而发展。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华文化无论是传承传统文化,还是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从来都不乏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拥有让世界称羡的先秦诸子哲学思想,不可能拥有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也不可能有造纸、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创新让我们学习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们在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时,也要坚持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中华文化创新精神的升华。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使世界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异质文化的相互碰撞、彼此交流、不断创新是实现人类文明繁荣的动力和源泉[13]。创新还表现在创造性地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外国的思想文化还是社会制度,我们都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开拓创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就是很好的证明。今天,以世界优秀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石,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五)自主性

自主性是保持本色的基础,以强大的包容性为前提。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同化是以强大的包容性为前提的。善于学习借鉴、集百家之所长,同时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血脉,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智慧之所在,也是其绵延至今的精神支柱。在历史上,中华文化以强大的同化力量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并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包容文化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基础,正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深厚且具有包容精神,才能不断吸收并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华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华文化丧失自身的本色。中国社会的宽容氛围,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如汉魏以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基本特征,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营养[14]。海纳百川终是海,中融八方仍为中,这是中国包容文化的独特魅力。包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包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基础。

三、包容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的历史贡献

包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大历史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一)对思想演进的贡献

作为一种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和而不同”“包容互鉴”与“合作共赢”。所以,包容文化贯穿了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始终。包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儒学的创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早期就展示出包容万物的博大胸襟,在儒家学说创立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呈现。孔子曾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尊崇中华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把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和”视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排斥差别、强求一律的“同”,为儒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儒学的诞生是包容精神的直接反映,也是包容文化的成果。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谓包容文化的充分体现,而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也要归因于其内在开放包容的品格。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实际上也是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学说,大力倡导礼法、德刑并用,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等思想,甚至阴阳五行学说也得到了兼容并包。这种容纳、吸收和融汇的精神,使儒学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包容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产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包容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以同中国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形成了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影响特别大的毛泽东思想[15]。也正是因为包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并实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民族性改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包容文化搭建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思想路径。   

(二)对民族融合的贡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朝通过战争和各种措施,成为大一统王朝。汉朝承袭秦朝制度,经过几位励精图治的皇帝治理,使得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更加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使各民族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空前强盛与团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宋元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各种制度,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持久动力。民族融合深层次表现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最深的根。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吸收容纳国内各民族以及外来民族文化中表现出极大的文化包容性,不断地将体系之外的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体系当中,形成极具特色的新文化,使得我国民族文化更加绚烂多彩,持续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对宗教发展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对域外异质文化的接受、吸纳和创新,最典型的体现之一即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对于这样一种异质文化,我们的先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不仅不予以排斥,而且为其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还积极吸纳其思想元素以融入本土文化,逐步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化。关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实现本土化并与儒道学说相互融合发展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给以明确阐释。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出访法国期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16]该论断是对中国包容文化及意义进行的最为生动的阐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广为传播,东来的穆斯林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信众,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蒙古、维吾尔等族人因政治、经济和通婚原因改信伊斯兰教。到了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成为与中国社会及文化传统深度契合的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知识,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横行中国。为救亡图存,开明的士大夫不得不向西方文化寻找答案,“中体西用”的主张应运而生,出现了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等思潮和文化运动。西方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学说不断被引入中国,中华文化中的西学元素也不断由单纯的器物向更宽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扩展。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生根、开花和结果。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较强 的包容性。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出现各种冲突,却鲜有种族灭绝和宗教战争。相反,中国还形成了不同宗教长期互补共存、儒释道“和而不同”的统一国家。

(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对外交往频繁。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相继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将中国与亚、欧、非三大洲的众多国家联系起来,丝绸、瓷器、香料络绎于途。包容文化推动了丝绸之路的产生和发展,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此后的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达到繁荣的顶峰。宋代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中国商人与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上联系。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之一应归功于包容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包容心态,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大面积塌陷的特殊条件下,邓小平再一次以包容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发展找到了符合实际的道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与创新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都要为国家发展服务,从而使中国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开辟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其实,从文化层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经济发展思想的融合,而且在融合过程中保持了中国文化地位的主体性,并没有如西方《历史的终结》所言被终结,而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形象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喻为“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在强调必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同时,明确指出“要处理好集成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三次提到“包容”,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其精髓要义就是要开放包容。     

(五)对繁荣传统文艺的贡献

中华民族向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汉唐时期的文艺繁荣和中华民族广泛吸收外来文艺的优秀成分有很大关系。有学者指出:“在隋唐盛世,中原文明的特征之一是它与周围地区,特别是与西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隋唐上承汉魏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南北朝以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既善于归纳前期中国文化的成果,又善于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博采外来文化的长处, 故能成就其文化昌盛的伟绩。”[17]不止在隋唐,其实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与当时和“胡人”之间的交流密不可分,“胡人”通过朝贡、宗教、战争、通婚、商业等模式[18],把他们的文化艺术形式不断向中原输入,自身又受到中原文化艺术的浸润,促使其出现了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早在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西域侨民有万家以上,其中很多人充当了传播西域音乐舞蹈艺术使者的角色。此外,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西域乐舞所占比重很大,这种现象的出现都不是某个短暂时期可以完成的,而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乐舞传播、交融的结果。

(六)对“命运共同体”政治智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具有某些共通、契合之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四海等观念,拥有中华民族包容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观念在其中,也已成为当时国人对待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这与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本质上是相通的。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将文明划分为西方文明与西方以外的“其他文明”,而我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政治智慧。中国之所以能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实际上仍然是文化的力量[19],而“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对文明本质的揭示[20]。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包含了国与国彼此之间需要成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中原王朝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周边属国维护统治的历史多次发生。中原王朝既不宣扬武力,也没有取而代之,而是以“天威”感化,甚至采用通婚和亲的政策,与周边政权建立良好的关系。尽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也多次、长期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只要没有危及中央王朝的统治,统治者多持一种“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说和中华传统文化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包容文化滋养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就在于其真正实行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精髓。

以上六方面的重要贡献,充分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核心,也充分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中庸”的思想轴线,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最为突出的包容性特质。因此,包容文化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承担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四、新时代包容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创造活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基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加强党对文化创新发展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博大的包容精神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升民众的文明素养与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创新与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中国包容文化的优秀品质。

(二)始终坚定高度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多元文化并存和碰撞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在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话语权争夺中,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更加频繁,包容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始终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渗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基因,是我们几千年来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势资源。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华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必须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选择更加积极的文化担当。新时代中国包容文化的持续创新,源于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传承,源于中华文化固有的开放胸怀与文化品质,源于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实践进取,这本身就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只有那些能够并坚持开放、善于开拓创新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产生永不枯竭的进步动力,才有可能激发昂扬向上的鲜活生命力,才有可能既融进世界又不被世界同化,从而凸显自身文化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只有坚守文化自信才能够不断促进包容文化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华文化博大胸襟的外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包容文化创新发展,一方面是本国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和谐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是本国内部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这种交融与创新发展需要以更加积极与开放的姿态,对待一切有益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文明成果与成功经验,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并在其中充分展示包容文化的特色与品格。要通过多种语言版本的著作、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微信、形象片、报告会、推介会等形式,持续不断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深根植在中国老百姓内心深处“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宣传博大的包容文化,宣传中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化主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辉煌。要切实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并逐步渗入国外更多民众的内心深处。同时,要弘扬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赋予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有计划地打出若干影响比较大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特别是包容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融合发展

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的团结立足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正是这种融合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我们只有继续坚持尊重差异、尊重多样的包容文化理念,才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多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与共同进步。伴随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全社会的利益格局将进一步调整,社会文化的创新与协调发展成为今后时期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文化为价值理念引导文化创新与文化资源整合,共同创造更加有利于各民族团结与发展的精神成果,势必会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们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推动包容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对本国不同历史、不同地域、不同思想、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进行取鉴与吸纳,对域外的先进文化也需要积极学习与借鉴,使其成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资源。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价值诉求,构成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与价值共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出现利益分配、个体需求、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多元化等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特别是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势必要发挥文化的普惠性、共享性、大众性特征,创造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引导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让民众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坚持包容文化的发展理念,使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需要展示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受益,使尽可能多的普通社会成员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中,从民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要求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持续创新包容文化的新内涵、新形式、新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使各民族结成更加紧密的文化共同体,产生情感认同与价值共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六)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坚定意志和高度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亲仁善邻、和睦相处,历来爱好和平,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吸纳百家之长、兼集八方精义的传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准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进行多领域、全方位的内外合作,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推动中国最终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进程中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优势,不同的文化优势成为其相互吸引、补充的动力,各个民族之间既需要相互学习借鉴,又需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同时,不同的民族又都希望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得到帮助与支持。中国包容文化的创新发展,可以促进文明对话、人文交流,推动实现民心相通、互信互惠,这种相互借鉴、和谐相处,使不同的国家之间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中国应以文化交流为载体,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传播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努力营造和睦共处的外部发展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五、结语

(一)中国包容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具有独特原因

中国包容文化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我们研究认为,中国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包容文化形成的历史基础。“河图”“洛书”中“天地人和”理念是我们的祖先早期在认识与感悟大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朴素包容文化的逻辑起点。儒学中君子和而不同与贵和不贵同的中庸思想,成为包容文化形成的标志。从秦朝开始的大一统王朝为包容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华传统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中对其不断吸收与借鉴,为包容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上述五大主要因素成为孕育中国包容文化的关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包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多民族文化融合为基础的,是蕴含了天地人和理念与中庸思想的产物,其受到大一统国家体制与文化开放等多维影响。

(二)要充分认识中国包容文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包括海内外华人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责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认识、深刻理解中国包容文化的学术价值,认识其维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大意义,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求同存异,交流互鉴,推陈出新。要在认真学习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积极推动包容文化的持续创新与发展繁荣,为民众提供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要以更加包容的文化姿态营建与其他国家同舟共济、共谋进步的发展环境,不断拓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较为深层的人文交流,以中国包容文化引导全球深层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文化滋养。

(三)以弘扬包容文化为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包容文化在尊重文化多样化的基础上,善于接纳优秀的异质文化并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凝聚新的时代智慧。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靠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善于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博采众家之长而为己所用。中国包容文化具有敢于承认并接纳多元文化的特质,通过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形成一种可以为不同民族、国家所共同认可和践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根植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包容文化,为全球包容性增长提供了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使得不同文化可以在相互接触与融合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伴随中国逐步迈入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在努力承担越来越多国际义务与责任的同时,要以博大的政治抱负,通过建设“一带一路”等系列国际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中国包容文化之光照亮全球化的未来!(中共中央党校马奔腾教授对本文进行了指导与修改,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邹广文.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上):6-12.

[2]韩冬雪.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6.

[3]张占仓,唐金培.千年帝都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学研究[J].中州学刊,2016(12):118-125.

[4]周东娜.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刊,2014(12):114-120.

[5]赵长茂.包容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优势[N].光明日报,2014-06-20.

[6]王京生 葛剑雄.文化包容就是一种文化自信[EB/OL].(2016-12-01).http:/www.sohu.com/a/120339261_148974.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尹世尤 田旭明.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包容向度[J].济南大学学报,2013(1):16-19.

[9]习近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BE/OL].(2014-09-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

ics/2014-09/24/c_1112612018_2.htm.

[10]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N].人民日报,2015-06-16.

[11]李雪涛.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及其包容性——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思考[J].对外传播,2012(4):34-36.

[12]张占仓.以包容姿态共建“一带一路”[N].河南日报,2017-05-17.

[13]吴昊.一带一路建设展示文化的开放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02.

[14]罗映光.对佛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及其本土化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5(6):78-81.

[15]徐光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J].理论工作,2017(10):16-20.

[1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BE/OL].(2014-03-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htm.

[17]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1-13.

[18]武佳.汉唐时期西域乐舞传入中原的方式及效应[J].兰台世界,2014(7):58-59.

[19]徐光春.文化的力量[J].中原文化研究,2015(4):5-15.

[20]乔清举.关于文明的本质的思考[J].中原文化研究,2017(5):29-32.

On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clusive Culture

Zhang Zhancang,Mu Hong,Lin Siying and Liu Xiaolong

Abstract: Inclusive culture is a dynamic form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is form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people and people.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source of the inclusive culture. The inclusive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 opennes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autonomy,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hought, national integration, religious development, economic openness, the prosperity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political wisdom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arty’s leadership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lways firm cultural confidence,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atisfy the people's need for a better life, actively construct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inclusive culture;Chinese inclusive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innovation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