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世伟: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的着力点

2018-01-19   来源:《河南日报》(2018年1月19日 05版)   点击量:2044
【字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丰富,从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看,发达的服务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16年,河南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工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全球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大势所趋规律使然。我们要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点,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快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步伐,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坚实的支撑。

      深化改革,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上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推进权责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各类前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项,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准入障碍,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打破制约服务供给的地域分割、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现服务产品和服务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施“三十五证合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提升便利化水平。

      创新驱动,强化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集聚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服务业商业模式、产业形态、管理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型服务模式。加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传感、电子认证、网络信息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鼓励服务业重点领域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扩大开放,切实培育服务业的竞争力

      坚持“引进来”,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不断增强服务业的区域竞争力。注重引导外商投资投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地区总部和区域性研发、销售、结算、后台服务中心来豫落户。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升郑州航空港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放大中国(郑州)跨境电商、中欧班列(郑州)品牌效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强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周边城市群的服务业交流合作,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推动形成服务业开放合作新高地。坚持“走出去”,鼓励有条件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服务,有效拓展海外市场。

      转型升级,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决胜力

      立足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瞄准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让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潜能充分释放,促进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加快培育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服务支撑先进制造业强省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积极把握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商贸流通、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升级,丰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带动力

      坚持跨界融合,强化服务业对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一是促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增强服务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能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发展融合新业态。强化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互联网+”为纽带,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互联网+”模式下传统农业持续创新。二是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产需互动为导向,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实现生产制造环节效能提升和柔性化改造。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延伸拓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售后服务等服务,向“制造+服务”转型。三是推动服务业内部相互融合,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

      突出优化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保障力。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健全服务业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措施,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形成推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合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业发展法制环境。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补齐信息、交通、流通、旅游、社会服务等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智慧化和网络化水平。创新要素供给机制,加快形成公平透明、普惠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公平普惠的政策环境。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