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客流冷热不均

2019-08-02   来源:《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8日第6版   作者:张东宁   点击量:6748
【字体: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客流冷热不均

张冬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在中国辽阔大地上,历经漫长岁月的洗涤,曾经的历史文明沉淀成为如满天星斗般的大遗址。作为一种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遗产,大遗址是不仅是古代先民不断劳动创造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其见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维度和多元一体的起源演变。而作为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实践手段和保护方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兼顾文化遗产展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全球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宝贵的创新案例和中国经验,更有助于将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看的明的“中国故事”,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伴随着近年来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逐渐掀起了建设遗址公园的热潮。截至目前,共有20个省(区、直辖市)的36处遗址批准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达61万公顷,另有24个省(区、直辖市)的67处遗址入选立项名单,逐步形成了分布范围广、横跨年代长、覆盖类型全的遗址公园保护体系。有鉴于此,许多地方政府将省级遗址公园的创建也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繁华背后有隐忧,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冷热不均的巨大客流差异就首当其冲。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园之本乃是“人”。因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目的就是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一个学习、感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休憩游玩的公共空间。然而无论是教育还是游憩,要想充分发挥其效能,都需要“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遗址公园如果不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客流,其漫长的创建运管过程中消耗的巨大财力、人力和物力都会成为水花镜月。纵观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客流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一些热门的遗址公园其年客流量都达到数百万人次,以秦始皇陵为例,其2017年接待游客68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8亿元。反观一些冷门的遗址公园则常年处于无人问津、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

总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之所以产生这种巨大的客流差异,是因为现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均衡不平衡等主观原因。前不久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着重指出当前遗址公园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即不同园区的有效开放面积、开放程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遗址展示、宣传推广、日常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差距较大。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都具化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冷热不均现象。分析现有的热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一不是建设规划较早,开放程度较高,服务情况比较完备,宣传展示比较成熟的大遗址。如2014至2016年期间,2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累计超过8000万人次,其中仅圆明园、大明宫、秦始皇陵三处相对成熟的遗址公园就占据了总客流量的约四分之三。而冷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往往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开放程度、展示手段亟待提升,配套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譬如鲁国故城,其核心遗址区域仍处于半封闭状态,禁止普通公众进入。核心区域的周公庙宫殿区遗址和外围区域的城垣、壕沟,都只做到了基本的绿化保护,大量发掘现场都处于原封不动的闲置状态,缺乏对于遗址的详细介绍。园区缺少游客导览服务,现有的简易指示牌也大多年久失修。整个遗址公园除了相关维护工作人员,鲜见游客。

地理区位和资源配给的巨大差异

从客观方面来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处的不同地理区位和资源配给差异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前的冷热不均。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遗址的地理区位不一。纵观人流如织的遗址公园,其无一不是位于城市的中心城区或近郊地区,客流较低的则正好相反。这完全吻合了现代地理学的距离衰减原理,即认为出游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社会经济活动,距离越远,其所花费的时间、金钱等成本就越高,摩擦阻力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客流也会因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其次是周边的人口资源不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一种建立在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公共空间,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不同于一般的主题娱乐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这就决定了其针对的受众应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休憩享受的本地居民,所以园区周边的人口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游憩效能的高低。同时越是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其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就越高。

再次是自身的品牌资源差别。古代遗址先天发掘的残缺性和后天保护的原真性,就注定了遗址公园在宣传方面会缺乏直观的冲击力。其所蕴含的历史、考古、艺术等文化价值需要有“符号化”的名片作为基础,才能在一般公众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为什么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遗址公园的客流情况会较一般遗址公园好很多的原因。

最后是遗址的文物资源数量。不同类型的大遗址其所出土的文物数量也有巨大差别。毋庸置疑,对于拥有众多文物,从而有条件设立遗址博物馆的遗址公园而言,其公众吸引力也会有所加成。

正确审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

要解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前冷热不均的局面,除了要做好遗址公园的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和转化其文化遗产核心价值,促进完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审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位。

一是要清醒认识遗址公园的公益属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以公益性为主一种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无论科研、教育还是游憩功能,其基础定位都强调了非盈利的服务性,盈利只是其辅助作用。但在当前掀起的遗址公园建设热潮中,一些地方政府的把建设遗址公园当做是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摇钱树”,头脑一热盲目上马大搞建设的现象屡屡发生。殊不知遗址公园因其文化遗产的特殊属性,并不适宜传统的旅游开发思路,其建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拉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政绩工程。

二是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建园思想。考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成功与否,公益性的社会效益是核心的参考要素,而社会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多寡。作为一种占地面积庞大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毫无疑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投入成本是高昂的,但与此同时遗址自身的地理区位和资源配给则是后天难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唯有建园伊始就充分考虑到“人”的这一要素,才能充分发挥其后续的教育游憩功能。

三是要牢牢守住考古遗址的原真红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依托的大遗址是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物质见证,因此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是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的首要前提。在对遗址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展示和诠释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以牺牲遗址真实性为前提的复原或重建。前不久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西南角的角楼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在没有经过有关专家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也没有征得国务院文物部门同意的前提下就违规建设,对遗址原真性和完整性所带来的不可弥补的破坏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只有正确把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益属性,“以人为本”的建园思想和考古遗址的原真红线,清醒的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大遗址都适合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建设,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冷热不均现象的发生,避免前期投入与后期效益的判若云泥而带来的资源浪费,为下一步各个地方创建省级遗址公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原刊于《社会科学报》201971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