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辉: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着力点

2016-09-13    点击量:  1991   作者:陈东辉
【字体:
  9月2日,省委书记谢伏瞻主持召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进一步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的实践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准确把握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着力点,持续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一、必须坚持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省委书记谢伏瞻明确要求“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部分地方社科院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实施方案”。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的范畴。2011年,国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已经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示范带动下,上海、山东等地方社科院先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立足我省实际,学习外省成功经验,加快实施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通过实施创新工程,解决好社科研究机构内部体制机制不顺不活、外部投入不足等问题。在实施创新工程中,着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格、河南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提升我省社科研究水平,不断增强中原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二、必须坚持以构建中原特色学科体系为主攻方向
  
  只有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是社科资源大省。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百家思想的集成之地。我国时代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在中原地区,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的形成与中原地区有着深厚的渊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中原人。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必须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根脉和滋养。要把构建中原特色学科体系作为主攻方向,高度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特色学科,加强中原历史文化、河洛文化、老庄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等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形成有突出特色的优长学科群。要依托嵩山论坛、中原智库论坛、大豫论坛,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原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凝练中原思想,汇聚中原智慧,唱响中原声音,努力塑造具有中原风格、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要突出问题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解决中原问题,紧密联系河南实际,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推出一批体现中原品牌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三、必须坚持以完善成果评价转化机制为关键所在
  
  学术评价体系是学术研究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的实际效果在一体程度上体现着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实事求是地讲,我国通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从一个方面刺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学术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量化”。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评价,往往看他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专著,完成多少课题。殊不知,哲学社会科学生产的是智慧和思想,智慧和思想是无法量化的。判断学术成果的优劣,核心要看这个成果有没有思想和观点,是不是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是不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经世致用,如果缺少对社会的有用性,再多的“量”又有何意义。要坚持业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更加注重“质”的评价体系。只有在评价标准上对“质”的重视,才能激发评价对象对“用”的热情。与“用”紧密衔接的是成果转化。当前成果转化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果的“质”没有提上去。要在保证“质”的前提下,推行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和奖励制度,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四、必须坚持以改革科研资金投入管理为强大动力
  
  任何事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财力支持和资金支撑,哲学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投入偏低,科研资金管理过死,严重制约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违背规律的管理必然成为羁绊和束缚,不利于事业的推进和展开。值得欣慰的是,中央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规定》。我们要结合实际,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建立持续性增加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体制机制,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而逐年递增,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有力保障。逐步拓宽科研经费投入渠道,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资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适应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要充分考虑智力成本,合理规范科研劳动报酬的比例,强化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五、必须坚持以培育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为根本途径
  
  人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省委书记谢伏瞻要求“遵循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律,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近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得到持续强化,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社科人才。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较为突出,有影响力的理论大家和优秀领军人才不足。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创新工程,启动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学者的选拔和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有思想有进取心的青年社科人才骨干,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社会环境。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聘制度,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积极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郭 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陈东辉: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