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学科成员参加中国社

2010-08-20   点击量:1386
【字体:
    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于2010年7月24日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社会学会会长艾书琴致欢迎词,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凤春、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郑杭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此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学术年会。

    陆学艺在讲话中强调对“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社会建设已经在十七大被写入党章,列为四大建设之一。显然,它不只是社会事业的建设。社会建设在理论上实践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此,我们社会学家们、社会工作者们应该自觉地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像经济学家们当年搞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那样,普遍地投入到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去,和干部、群众一起搞社会建设这个事业。去调查社会建设,研究社会建设,研究社会建设的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新方案,写出新建议、新对策来,久而久之,也就会创造出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

    郑杭生在讲话中强调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模式” 、“协调发展”等概念进行理论概括和思想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中国模式是一个真实的概念,它反映的是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和过程所构成的特定类型;讲“协调发展”,特别要强调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纠正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衡,因为,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讲“协调发展”,也必须抓住根本,即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问题。

    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学科成员周全德研究员应邀参加此次学术年会。他向会议提交《河南和谐家庭建设调研报告》,并且主持《市场化背景下的家庭变迁》论坛第二单元的发言和讨论。(周全德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学科成员参加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