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何以青睐中原

2010-06-29   点击量:1289
【字体:
    

    最近,河南大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招商引资结出累累硕果。人们在欣喜之余不免思考这样的问题:招商引资年年搞,为什么今天成效凸现?坊间有“河南遇到了天赐良机”一说,笔者认为此言差矣!与其说“天赐良机”,不如说是我们“挖山不止”,“感动了上帝”。“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新时期新河南的发展成就和所展示的风貌,是商家青睐中原的根本原因。

    中原巨变显现招商洼地效应。近年来,河南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生产总值继2000年突破5000亿元后,9年翻了近两番,2009年达到19367亿元,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实现了由经济落后省份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的转变;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转变。河南粮食年产量连续几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工业总量由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5位;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180个产业集聚区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郑东新区、洛南新区、汴西新区、新乡新区、许昌新区等一批城市新区为新产业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总之,中原巨变夯实了河南发展基础,自然成为商家的投资洼地。

    综合优势成招徕商家最大资本。河南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物质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东中西互动的战略平台,在全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是中部地区的重要板块,在经济总量、资源禀斌、人口数量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中原城市群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均领先于内陆地区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河南人力资源丰富,近1亿的人口规模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位于沿京广、陇海、京九“两纵一横”经济带的交汇地带,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有望成为新时期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综合的区域优势,必然使商家接踵而至,逐鹿中原。

    区域优异表现有利企业更快成长。研究表明,随着持续的资本形成,我国东部地区资本要素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的现象,总资产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以来全国分地区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数据显示,北京从8.79%下降到6.22%,上海从12.01%下降到8.8%,浙江从12.44%下降到10.3%。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河南从9.99%上升到22.32%,湖北从7.4%上升到12.64%,黑龙江从19.81%上升到29.18%。河南总资产贡献率增长最快,说明河南的区位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及生产要素成本等能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企业家是离市场最近的人,对资本的投资环境和回报有着敏锐的感觉,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产业转移中选择河南,也意味着选择企业成长和实现良性发展。

    良好发展趋势提升中原发展势能。近两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省经济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三化协调发展提速趋势。河南继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在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同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呈现三化全面提速势头。产业集聚化趋势。河南抓住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战略机遇,确定和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特色物流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全省二、三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河南利用市场约束增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启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进展顺利。由此形成的中原发展势能,是吸引商家投资兴业的无形资源。

    崛起的中原,魅力无穷,商机无限;开放的中原,是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必将在商家大举进军中继续得到演绎和验证。人们可以拭目以待!


    喻新安: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重点学科(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专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商家何以青睐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