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老子管理思想之精义 祈盼世界和谐共生之愿景

6月16日上午,阳光明媚,彩球高悬。“2012•首届老子文化天津论坛开幕式暨天津市周口商会成立典礼”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天津市——天津大礼堂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由河南省老子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天津办事处、南开大学哲学院主办,天津市周口商会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学研究专家、各地嘉宾及在津知名豫商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在开幕式主席台上就坐的有: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曹育民,国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常务副省长、河南省老子学会会长王明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张元龙,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天津市周口商会高级顾问张昭若,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天津市周口商会名誉会长张好生,天津警备区原副政委、天津市周口商会高级顾问李德顺,原武警医学院院长、天津市周口商会名誉会长王发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清智,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等。
首先,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常务副省长、河南省老子学会会长王明义致开幕辞。
王明义指出,把举办老子文化论坛的开幕式作为商会成立的典礼,既体现了商会成员对乡贤的崇敬和文化的传承,又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老子的人生智慧,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管理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老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智慧宝典,是一部管理哲学、领导哲学的大书。为进一步挖掘老子思想所蕴含的管理智慧,我们这次会议特别以“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为主题,并围绕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哲学、老子的辩证智慧与现代管理、老子“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老子之道与商道、老子的柔性管理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管理智慧等,展开深入系统的研讨。相信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对于老子管理之道的研究,对于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哲学,推进和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明义希望,河南在津的企业家们和广大务工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学精华与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把老子的道学智慧转化为现代管理的经商才能,把哲人的高深智慧转化为无限的社会财富,建设天津,回报家乡,为河南人争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张元龙,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天津市周口商会名誉会长张好生,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祎杨,天津市周口商会会长王天洪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致辞。
此后,举行了天津市周口商会高级顾问、名誉会长的聘请仪式和商会揭牌仪式。商会会长王天洪介绍说,天津市周口商会的企业家们在商会成立伊始,就响应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出面承办这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表明河南籍企业家们在走向兴旺发达的同时,不忘回馈家乡、回馈文化、反哺文化。同时也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们将秉遵老子之道,借鉴先贤智慧,努力使管理技术提升至管理哲学与管理文化层面,为津豫两地的商贸、金融、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会揭牌仪式后,国家文化部原部长、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以《老子的战略思想》为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他从“无为而无不为”,“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道法自然”,“治大国如烹小鲜”四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演讲,不时赢得在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的阵阵掌声。最后,他指出,只有河南人在河南这种地缘环境中才能具备这种柔韧禀赋和坚强信念,造就中国历史上老子这样伟大的人物和创造出《道德经》这样伟大的作品。
16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及嘉宾约70人赴天津市文化中心、五大道地区、英式风情区参观、考察。天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小洋楼。这些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美观,装饰考究。在当时,除了一些西方政要之外,寓居在这些豪华住宅者,大多是清廷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总统、总长、督军,还有一些商富名流。他们把天津视为建立“小公馆”和别墅的理想居所。如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国务卿马歇尔,民国时期大总统曹锟、徐世昌、爱国人士张学铭、起义将领高树勋、军阀孙殿英、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等旧居。此后,又赴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以及位于河北区的意式风情区,重点参观了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故居,以及古文化街的玉皇阁、天后宫等道教宫观。此次参观考察,使与会专家学者及嘉宾深切感受和体会到了天津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厚重的中国近代文化底蕴。
是日晚,乘游艇观赏海河夜景,自天石舫码头至利顺德码头,沿途海风徐徐、波声朗朗、霓光烁烁、楼宇连连,大家饱览夜幕下海河两岸那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迤逦风光和怡人景色。
17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分甲、乙两组分别在天津大礼堂二楼河西厅和三楼南开厅进行发言和学术讨论。甲组由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主任董京泉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静主持,乙组由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田文军与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严正主持。近三十位论文作者围绕论坛主题“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及其分议题(“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哲学”、“老子的辩证智慧与现代管理”、“老子'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老子之道与商道”、“老子的柔性管理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管理智慧”)相继发言,大家从多个视点、角度、层次、领域和学科作了细致而深入的论述、阐发和讨论。
17日下午,在天津大礼堂“河西厅”举行论坛专题讲座、会议总结和闭幕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保佑主持了下午的议程。
首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葛荣晋作了《“无为”智慧与企业管理》的专题讲座。他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治大者不治小”、“君无为而臣有为”、“因材质而用众”、“不争之德与兰海战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此后,甲、乙两组的代表向大会汇报各组的发言、讨论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白奚教授代表甲组汇报研讨情况。他指出,研究老子思想不能像近现代对孔子学说那样,要么说得完美无缺,要么批得一无是处。应客观中肯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他对甲组讨论情况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对老子管理思想的全面梳理和论述。北京大学哲学系许抗生教授认为,老子的管理思想是国家管理思想,从哲学高度讲国家管理也可用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并分别论述了老子管理思想的精神实质、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和领导者的素质。第二、老子管理思想最核心的理念——自然无为,这是提交论文最多也最出彩、最热议的部分。河南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卫绍生研究员认为,在老子话语体系中“自然”与“无为”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两个关键词,“自然”体现了现代管理的要义,“无为而治”体现了现代管理的实质;中国社科院陈静研究员认为,自然无为提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自然”针对被管理者而为其所需要,“无为”则针对管理者而为其所要求;河南社科院丁巍研究馆员认为,“无为”是指无功利目的的作为而符合自然之道;全国哲学规划办原主任董京泉从人性化管理角度阐释了“自然”、“无为”;河南社科院赵保佑研究员认为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无为而治”、其思想方法是“柔弱胜刚强”;广东社科院柯可研究员说,老子管理思想是清静无为的管理智慧,它能使领导者保持清醒、防止头脑发热。第三、从不同视角探讨老子管理思想的不同侧面。武汉大学朱传棨教授认为,老子道家思想是国家管理之道,而儒家缺乏对国家管理的战略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刘仲宇教授指出,老子辩证法思想中“极”观念可指导企业度过危机、防范风险;三门峡市人大原副主任宋育文先生探讨老子的资源思想而指出其普遍的本有价值、人类的善待方式和开发的文化智慧;南开大学周德丰教授认为,老子的柔性管理方式中包含弱者取胜之道、强者无败之道和处在中间者的持续发展之道,与刚建有为的管理方式相结合为互补的认识机制。
商丘师院高建立教授代表乙组汇报研讨情况。他也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文本概念的哲学诠释。如河南鹿邑老子文化研发中心陈大明先生对“无名”和“有名”之“恒道”、“无为而无不为”之“恒无为”的解释;浙江农林大学曹振杰博士对“可道”之“道”的诸多梳理以探析“道”的语义场和“恒道”之真义。第二、老子经营管理思想。这是浓墨重彩部分。武汉大学田文军教授的《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管理》、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的《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思考》、南开大学徐明博士的《从道的视角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张党珠博士的《道商与社会企业》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理论视角对道家的处世智慧、用人思想、实际功能、现代价值和制度目标等作了系统阐释。第三、从西方文化参照看。北京大学郑开教授通过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和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等著作的理解评述《老子》文本中生发出来的若干可能问题;南开大学肖华博士从文化演进与东西方社会文明冲突入手而揭示中华道是人类文明的回归与升华,还有天津社科院张永路博士探讨生活世界的老子哲学问题和河南大学张枫林博士从老学史阐释王夫之的《老子衍》管理思想。此外,他认为,南开大学严正教授读《老子》以探讨正确认识如何可能问题而对道的定义和理解作了追问;天津社科院王伟凯研究员提出,还原老子本貌,应多作应用性的探索。据此,高建立教授对此次分组研讨活动概括为:“主持活泼,发言踊跃;思想碰撞,火花绚烂;老中结合,共研国学;弘扬老学,辈有青年;古为今用,任重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刘仲宇教授受托为此次论坛作学术总结。他指出:第一,这次论坛由周口商会承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重要的象征,表明了商界与学界对老子思想在经营管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乃至国家管理中应用的关注和重视,也是这个时代的召唤和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宠大体系,每一个经营者不仅需要微观的精打细算以及中观的和宏观的眼界以预见到市场起伏变化,这都需要决策者、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有老子哲学的战略眼光和高明决策。第二,此次论坛有三十多篇论文并各有胜义,围绕会议主题讨论非常热烈,一个很深的印象是大家对《老子》思想在现代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指导意义都持肯定评价并作了认真探讨,尤其对“清静无为”、“物极必反”等思想的指导意义谈得较透彻,个别还有比较强的思辩色彩。老子的言说多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说的,我们不能一概照搬、更不能全当成万能的灵丹妙药,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辩证分析的方法。第三,此次议题还有很广的研讨空间,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出一些新见解或得到某种学术结论,而在于同时还能提出一些新问题,如老子与经营管理的关系等,应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讨领域且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不足之处是与会讨论的人缺乏商界朋友的参与、互动,以后有待补足;此外,讨论的内容与范围还可进一步拓展,如从老子与经营管理的原则、战略、方法等扩充到经济伦理、资源开发、食品安全、两极分化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大家进一步共同努力。他相信,老子对于经营管理的指导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对它的讨论和挖掘也会越来越深入。
天津市周口商会会长王天洪致论坛闭幕词。
最后,河南省老子学会执行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研究员作论坛总结。他指出,此次论坛,主办各方,彼此信任、密切配合;专家学者,热切关注、鼎力支持,前期所设想的各项议程和工作内容现已顺利结束、圆满完成。此次论坛体现了“五个结合”,即传统与现代在经世致用上的结合、学术界与商界在成就事业上的结合、学术大家与年轻才俊在体道明理上的结合、商会活动与学术活动在一致行动上的结合、整体筹划与细节运作在协调有序上的结合。当然,此次论坛也存在着一些欠缺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在此次论坛所搭建的平台基础上,继续合作,共同努力,弘扬老子思想文化,造福于河南、造福于天津,造福于中国,造福于未来!
论坛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人民网、周口日报、北方网、每日新报、滨海时报等十多家媒体对论坛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提交了七篇与会论文并在分组会上发言,他们是:赵保佑:《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卫绍生:《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管理学意义》、高秀昌:《哲人企业家之“三宝”:仁慈、俭约、居后》、任晓莉:《老子的管理理念与新时代管理变革的契合与弘扬》、丁巍:《<老子>道治学说之要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考述》、代云:《<老子>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袁永飞:《<老子>的社会管理原则与制度建设要求——“道法”制度生命观》。
按本次论坛组委会计划安排,论坛之后,将所有专家学者提交的与会论文与嘉宾致辞以及图片、照片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并编辑成《“2010•首届老子文化天津论坛”论文集》一书,正式出版。
论坛开幕之前的15日上午,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副院长施琪、哲学所所长王伟凯和办公室主任马华等专门邀请并会见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以及随行的文学所所长卫绍生、哲学所副所长高秀昌、图书馆研究馆员丁巍。双方就各自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以及为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角度积极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持,加快机构改革和研究转型,促进两院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
(执笔人:丁巍、袁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