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河南”关键在做

2011-10-09   来源:《河南日报》2011.10.09   点击量:1446
【字体:

    编者按: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已成为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务实河南”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为了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更加凸显“务实河南”形象,由省社科院主办的“‘务实河南’理论研讨会”,近日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围绕“务实河南”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报特摘发部分同志发言,以飨读者。

        营造务实发展的氛围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林宪斋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实践的角度讲,求真务实不仅是一种精神和作风,而且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应对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原儿女的光荣使命。但也必须看到,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十分浩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上下的鼎力奋斗。在这一历史任务和压力考验面前,没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不行,没有一种务实的作风不行,没有一种务实的精神不行。因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求真务实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建设“务实河南”是一个虚功实做的长期过程,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只有“务实”,才能正确面对历史和现实,清醒认识全省亿万人民的诉求和期待,准确把握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建设“务实河南”是统一全省广大干群思想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不断克服思想认识中的因循守旧意识,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思路和做法,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务实河南”是切实转变作风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扭转一些领导干部狭隘的政绩观和浮躁慵懒的状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务实河南”,是认真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只有“务实”才能不断克服工作中的畏难不前情绪,有效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我们遇到的实践问题会越来越多、需要做出的理论回答会越来越复杂,需要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认识和把握省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务实河南”的内涵及意义
                 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喻新安

  所谓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是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当今河南来说,坚持务实发展,就是准确把握省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趋势,尊重民众意愿,注重求实求效,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务实河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河南发展中的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河南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对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切从省情出发,立足于实,立足于做,坚持务实发展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的总概括。“务实河南”将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专用名词,在表述中原崛起的话语体系中发挥突出作用。

  建设“务实河南”,是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依然十分突出,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增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扎扎实实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建设“务实河南”,是把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化为现实的迫切要求。中原经济区的成功谋划和运作,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扩大了河南在全国的影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关键在做,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建设“务实河南”,是对全省领导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做表面文章,不触及矛盾,不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还比较严重。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倡导务实精神,坚持“两转两提”,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务实河南”,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实践过程,必须突出主题、把握要领、勇于创新。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要把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以贯之地持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坚持突出主题、突出主线、突出民生、突出作风转变。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加快转变中破解难题,在科学和民主决策中凝聚民智和民力,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要坚持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把思路、规划和目标落实到行动中,办任何事情想好了再说,说了就做,做就做好。

         坚持务实发展  建设“务实河南”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刘道兴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干实事、求实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务实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吃透实际情况、把握客观规律、顺应历史趋势、尊重民众意愿,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方式、发展路子的概括和提升,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河南基本省情,持续探索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符合中央精神、造福河南人民,并且已经被这些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路子。在工作中坚持求实求效,讲认真、求具体,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把风气搞正,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任务落实,把实事办好。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的清醒认识。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增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扎扎实实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务实,项目才能落地;只有务实,粮食才能增产;只有务实,民生才能改善。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把中原经济区国家方略落到实处的迫切要求。中原经济区是国之方略,河南人民承担最重要的建设责任。建设“务实河南”,是河南人民坚决把中原经济区建设好的郑重表态和庄严承诺。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是对河南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现状的准确把握。建设“务实河南”,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倡导务实精神,营造务实环境,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用良好作风重塑河南形象。

  坚持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也是对我省近几年谋划中原经济区战略、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一整套做法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近年来,河南全省上下砥砺奋进,形成了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战略、基本省情认识和工作重点、实践要领、工作要求、用人思想等在内的一整套全新思路。建设“务实河南”,就是对其的总体概括和升华,符合河南实际,极具河南特点。

           社会管理体系需务实创新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丁同民
  建设“务实河南”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切实遵循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规律。各项工作的推动,就要在规律下运作,在规律下求效,在规律下为民。建设“务实河南”,要扎实解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着力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为河南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强力打造组织化的社会稳定保障体系。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企业破产改制等热点问题和下岗职工、移民等特殊群体,建立舆情信息分析研判网络;要建立以国保、治安民警为龙头,派出所社区民警为纽带,“两员”(信息员、联络员)为辅助的情报信息收集体系;要制定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建立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要健全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机制。

  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要建立城乡社区民调工作站,设立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员;要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发挥法院诉讼功能,强力推进社会法庭新模式;要完善县委书记、县长信访接待制度、公检法联合调处制度、律师协助接访制度等。

  不断完善信息化的社会管理网络体系。要深入开展平安河南创建活动,提高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城镇郊区等部位的管控力度,推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社会版)的应用;要切实增强网吧阵地的防控能力和虚拟社会的监管力度等。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社会公平执法体系。要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形成“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公平执法责任体系;要采取自学与单位组织培训、流动课堂培训、网上培训、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等方式,健全培训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加大执法考核分量,把执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下一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务实河南”关键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