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济源市政协合办的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济源召开

由我院和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道学文化研究会、政协济源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 于2011年7月9~10日在济源市雅士达酒店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台湾文化大学、韩国国立江陵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香港道教学院、四川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记者、特邀嘉宾以及济源市各相关部门共9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7月9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原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原安徽省委书记黄璜,全国政协文教委副主任、中国道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袁祖亮,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等。开幕式由济源市政协党组书记郝清嫩主持,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宣布研讨会开幕,中共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致辞,济源市政协主席任传国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筹备情况。
我院党委书记林宪斋代表主办单位讲话,林书记说:“济源位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内,历史文化积淀非常厚重,王屋山更是以'天下第一洞天’的道教圣地闻名于世”,“王屋山保留有大量的道教建筑,其中保存至今的阳台宫、济渎庙、奉仙观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屋山是一座道教文化金山,需要我们去挖掘、去研究、去保护、去开发。这无疑对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书记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发挥省委、省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以'立足河南、研究河南、服务河南’为根本宗旨”,“推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如《河南通史》、《中华姓氏河南寻根》、'河洛文化研究丛书’、'崛起的中原丛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文库’、《老学典籍考:2500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等等”。林书记最后说:“我衷心希望以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院与海内外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向全球传播华夏文化,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7月9日下午和7月10日全天进行了大会交流。主持研讨会交流的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卡和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共有19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我院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6位同志,分别是党委书记林宪斋、办公室主任毛兵、历史与考古所所长张新斌、哲学所卢广森研究员、历史与考古所陈习刚和杨世利副研究员。我院为研讨会提交了4篇论文,分别是张新斌的《王屋山道教文化与济水崇拜初探》、卢广森的《抱朴子的道教理论简介》、陈习刚的《轵关考》、杨世利的《金末元初的王屋山道教》。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我院为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前期工作。5月份,我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同志带领办公室主任毛兵、社会学所所长牛苏林研究员和图书馆丁巍研究馆员到济源市考察,商讨本次研讨会筹备事宜。6月份,我院历史与考古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又带领陈习刚、杨世利副研究员到济源市考察王屋山道教文化,并对研讨会的筹备提了一些建议。
7月10下午,本次研讨会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济源市政协主席任传国主持,河南省投资集团董事长胡智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政委傅翠和将军、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贾志杰、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黄璜、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何雄分别作了讲话,研讨会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