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书记林宪斋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赴商丘就中原

5月18日~20日,我院党委书记林宪斋、副院长谷建全带领历史与考古所、城市发展所、经济研究所、哲学与中原文化所部分同志一行13人,就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径问题、中原经济区文化支撑力的区域定位与思路问题进行调研。
18日上午,调研组在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德才等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民权县产业集聚区、王公庄画虎村。调查中发现,民权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已经摒去了过去小而全的落后观念,将重点放在了制冷与果酒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上面,着力“建设国内知名制冷产业基地、冷链运输装备基地和果酒食品加工基地”,主导产业产值增长情况良好。画虎村积极发扬文化富村的理念,全村1366人中半数以上从事绘画和相关产业,作品远销孟加拉、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
下午,调研组与商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直有关单位就“三化”协调发展和文化支撑力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会议由商丘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贾宏伟主持。我院副院长谷建全研究员就此次调研的目的、内容及意义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商丘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国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德才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文化建设情况以及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做了介绍。最后,我院党委书记林宪斋研究员就商丘演艺集团经营机制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并表示商丘是很早就致力于“三化”发展的城市,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19日,调研组先后考察了商丘市演艺集团、归德古城北城门、壮悔堂、张巡祠、华商文化广场、阏伯台、310农贸市场;柘城产业集聚区、海乐电子、力量新材料集团、财通制衣、千树园、容湖生态公园、金沙公园地。在商丘市演艺集团,调研组认真倾听了集团领导的汇报,并针对集团基层演出与社会效益结合、打造文化精品、开拓市场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柘城是全国超硬材料基地县,中国三樱椒之乡,在半天的参观考察过程中,调研组对这里的旧城改造、城市园林与卫生以及生态发展等情况有了基本认识。
20日,在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吴梦铎、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娥等同志的陪同下,调研组先后考察了永城市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市体育馆、产业集聚区、沱河风景带等地。永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走在了我省前列,两年来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6.8亿,计划将3671个自然村规划为140个新农村社区,建成一批村级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为我省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永城工业化发展的思路也很明晰,与许多地方边引资边建设不同,这里的产业集聚区是政府先投资10几亿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为入驻企业解除厂房、用水、用电、污水处理、社区服务等后顾之忧。然后市政府再通过“招商选资”方式,与外地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这种理念为城市工业有计划、成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永城还利用文化固有的优势,打造了文化特色园区、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文化产业特色农村,为中原经济区文化支撑力建设保驾护航。
在商期间,商丘市委副书记、市长陶明伦专程看望林书记一行,并就商丘“三化”协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民权县委书记江文玉,柘城县委书记张家明,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吴梦铎,以及睢阳区、梁园区的领导,分别陪同调研或进行专题汇报。
经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商丘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村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发展过程中注意到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积极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加强外来投资的密集型与集约型发展,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成效尤其显著。此外,商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文化支撑力的重要作用,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相结合,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其做法和成功经验,极具借鉴意义,值得认真学习,科学总结,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