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新安:河南已非“洼地” 应有更大担当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区域,由来已久,相对独立。这个区域和全国的三个经济高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都遥遥相望,离得很远,受它们的辐射、影响、带动比较小,打个比方就是我们这里“七不沾八不靠”。
这个地区是一个亟待实现历史复兴的区域;中原是中国的缩影,中原兴,中华兴;没有中原的复兴,中华复兴何谈?
【共识】构建中原经济区要做到“三不牺牲”
截至目前,在讨论构建中原经济区中,基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不以牺牲粮食、农业为代价”。而喻新安认为应该做到“三不牺牲”。
他说,要持续和提升不以牺牲粮食、农业和生态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这也是河南目前被国家看重,被中央寄予厚望,以及我们底气比较足的原因。
喻新安认为,中原这个地方“三农”是最突出的,这最有利于探索“三农”问题怎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怎么破解,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事情做好,为中西部提供经验。
【观念】河南非“洼地”要为全国发展作贡献
此外,喻新安提醒:“现在再提中原塌陷,中原是个洼地,是不对的,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喻新安说:“2003年我们在《河南日报》发了一篇《论中原崛起》的文章,用了'洼地’、'中原塌陷’的词,当时情况是西部大开发1999年启动,效果很明显,2003年启动了东北振兴,含金量很高,中部在哪儿?从整个发展态势来讲就是呈现出'洼地’,但七年过去了,情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已连续三年西部、中部的速度高于东部;另外,由于我们的成本优势在提升,产业转移过来了,'孔雀东南飞’在发生变化。”
所以,参与构建中原经济区谋划的专家组进行联合审议时,最后并没有采用“洼地”、“塌陷”这一说法。
“中原洼地说”与“河南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型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判断相左,已不符合实际情况。省外一些专家对河南的变化未必了解,可能基于对河南的老印象做出评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河南的学者、媒体应科学表达。
喻新安还提醒,我们现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不要装出这么一个姿态来:说我们这个地方很穷、很落后,你们同情我们一下吧,这不对,河南要站出来,为全国发展大计作贡献,要有一个勇于担当的姿态。
【影响】建中原经济区将为民营经济搭建更大平台
在“构建中原经济区与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企业家普遍关心中原经济区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意味着什么。
喻新安认为,对民营企业应该有五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将极大提升这个区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引起更多关注,支持力度也会加大。这就意味着为民营经济在这个区域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二是意味着进一步消除行政分割,推进市场化进程。这个恰恰契合了民营经济的特点,民营经济就是从市场经济中冲杀出来的,太喜欢市场化了。
三是这个区域的投资回报率将会继续提高,将成为民营资本最佳的投资区域。资本是最清醒的:这五年来,全国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在下降,中部和东北地区在上升,河南的上升幅度最大。
四是将为中原经济区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支撑。我们将来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也要涉足这些领域,这个区域有了这个规划,民营企业才有这个可能。
五是意味着民营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竞争、新的困难,民营经济要整装待发,要做好准备。
喻新安: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重点学科(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