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研人员就党的群众路线落实问题赴鹤壁调研

2013-11-14   点击量:2703
【字体:
丁同民副院长在鹤壁调研
  11月8日——10日,我院副院长丁同民研究员、政治与法学研究所所长闫德民研究员带领我院科研人员,赴鹤壁市就深化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鹤壁市委组织部领导党建森同志、方乃刚同志全程陪同调研。
  调研组第一站是鹤壁市山城区。2010年以来,鹤壁山城区在城市社区探索实行了以骨干党员为中心、组织周边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并带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党员中心户”制度,建立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四级党建网络,延伸了党组织的触角。他们把“党员中心户”家的客厅变成党员学习交流的场所,真正把党建做到了家、做到了位,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调研组深入到“党员中心户”的家中实地了解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山城区委召开了座谈会,山城区委书记胡润身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党员中心户”的实践情况。调研组认为,“党员中心户”制度解决了“党员是什么”、“党员在哪里”、“党员干什么”、“党员怎么干”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放大党员作用效应,发挥党员直接联系群众、优化社会风气,促进社区和谐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组第二站是鹤壁市淇县。近年来,淇县积极探索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行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主要领导进站破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走出了一条密切联系群众新路。在淇县县委书记李民生、组织部长闫浩等的陪同下,调研组深入到群众工作管理服务站了解情况,对“三下三进”工作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感知。
  通过深入调研,大家一致认为,鹤壁市根据城市社区和农村不同的特点,探索出了深化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工作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大家也希望有更多机会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学习观察,使理论研究更加接地气、对策研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院政法研究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院科研人员就党的群众路线落实问题赴鹤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