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使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综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2023年12月9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主办,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焦裕禄精神研究院、省社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新的文化使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举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全国地方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党性教育干部学院及相关实务领域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开展深入研讨。结合研讨会主旨报告和分组讨论阶段专家学者的发言以及此次研讨会收录的论文,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要在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上下功夫。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新命题,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迫切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发展历程、演进逻辑、原创贡献、鲜明特征、核心要义、理论品格、实践要求、当代价值以及这一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等问题作出探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乔清举从“两个结合”的角度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认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他进一步阐述了“两个结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意义:“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传统维度;“两个结合”表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主体性,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两个结合”确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李楠从阐释毛泽东思想对“两个结合”的原创性贡献入手,指出:要实现“第一个结合”,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指导,系统总结中国实践经验、深刻汲取中国历史智慧、理性借鉴西方有益成果,深刻反思并科学判断我们党所推动的伟大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实践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应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并把其中的思想精华与话语精华纳入党的理论创新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中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周海涛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世界逻辑“五维逻辑”角度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价值旨归及世界意义。他特别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工作实践中对文化的战略思考和高瞻远瞩,其理论精髓在于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欧健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文化的界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研究方向三个方面作出探讨。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涉及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精神文明、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属于“中观层面文化”而非“宏观层面文化”或“微观层面文化”。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脉络作了概括,认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化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至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完善和系统总结阶段。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宋正昱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的科学性,人民至上、凝心铸魂的人民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等鲜明特征。他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归纳为: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是坚持“两个结合”、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推动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绵延的智力支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包括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作出热烈探讨。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李庚香认为,中华文明滋养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民为邦本价值、贤能治国传统、天下大同理想和协和万邦的情怀具有一脉相承性。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张源认为,创造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可以从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中华文明三重维度来理解。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全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张源指出:实践上,我们提供了源于自主探索、基于自身国情的新的方法论选择;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从人民性、多样性、持续性、普惠性、坚定性五个角度回答了世界现代化之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越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立足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同时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创新发展的结果,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的形成和拓展,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文化基因,不仅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也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有着高度契合性。因此,要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亚军侧重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角度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他认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和合共生的深厚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精神特质在现代化探索中的中国显现,体现中华文明的时代内涵,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对基于资本逻辑、殖民特性、零和博弈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部分专家学者从革命文化的角度谈精神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支撑作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赵耀宏认为,延安精神作为革命文化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历史的养分和不竭的精神力量。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要让延安精神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李瑞军认为,焦裕禄精神突出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深深影响支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规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助推和指导作用。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副教授张莉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以红为底色,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的特色、遵循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其背后蕴藏着红色文化深层和持久的力量。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教授刘丽媛、吕丽梅认为,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为我们党和人民的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更有助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有专家学者就如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提出意见建议。李庚香认为,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协调、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少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传承历史文化,二是坚持守正出新,三是坚定文化自信。
三、关于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
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这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方向、根本遵循和具体任务的再明确、再强调。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七个着力”,从不同的侧面研讨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建设。
内蒙古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常文清结合北疆地区民族文化认同度弱化、意识形态安全面临风险、北疆文化多元化等实际,就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三点建议: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群众宣传教育活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北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超侧重从网络治理的角度谈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他认为,互联网作为数字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问题不容小觑。他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生态面临的问题,提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具体路径。亚洲理工学院发展与可持续性博士郭佳楠侧重从党的领导角度谈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她认为,各级党委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者,党委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力量到位、实际工作到位。温州大学教授廖传景结合“七个着力”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向度,即澄清认识:巩固宣传工作思想基础;互动引导:激发内容认同内驱力;共同重新:打造协同联动新格局;深度挖掘:开发打造新资源;设置议题:赢得国际传播新优势。此外,内蒙古兴安盟党校教授徐长安、四川巴中市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室主任吴朝辉等人分别就发展红色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作了发言。
总体来看,在此次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等问题的认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加有力地为中国式现代化蓄积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精神力量贡献了智慧。
(供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刘辉)
责任编辑: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