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东:疫情无情,何妨好好“过日子”

2020-02-09   来源:河南手机报(2020年02月08日)   作者:杨旭东   点击量:1897
【字体:

谁都没有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这个春节变了味,还没来得及好好和家人团聚、拜年,各种有关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随之而来越来越严厉的防控措施,让我们都只能困于家中,等待着疫情的过去……

疫情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它强大的传染力,让健康人的内心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家越久,阴影越重,焦虑感越强。在家等待的日子里,静下来想想,突然发现,我们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这么长、这么完整的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可能很多人不是在旅游景区,就是在走亲访友,或是在把酒言欢的酒桌上,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儿和各种应酬,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唯独很少拿出大块儿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待在家里。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即使在家里,人手一部手机,各自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随心随性的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在很多家庭里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疫情的发生,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个人健康的重要性、科学知识的普及,等等,可能还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亲情,日常生活的忙碌、工作生活的压力以及各种不如意,让我们习惯于把目光投向了外面,总是从外面的世界寻找人生的目标,生命的价值,让很多人甚至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奔波忙碌的意义究竟何在,却总是忽略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夫妻的和睦恩爱,家人的平安健康,孩子的活泼可爱……这些既是我们所有努力的落脚点,也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平等拥有的无价人生财富,回到这个点上,我们才算找到了人之为人的意义。

来到这个世界一遭,与父母、妻子、孩子,聚散皆是此生的缘分。对人来说,本来就是向死而生的,这是我们谁都逃避不了的,重要的是活着的过程。这个过程,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风景,也不只是用长度一个标准来衡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可能不是仅仅依靠所谓的成功或者金钱来满足,而是取决于我们的精神或者说情感的满足程度,情感的满足除了体现在个人精神的愉悦之外,可能还来自于我们带给家人的幸福感和家人的幸福感带给我们自身的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交互循环。

所以,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就像这窗外肆虐的疫情,虽然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可是与失去了亲人的家庭比,与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宅在家里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对一个个小家庭而言,也难得有了一个团聚在一起,厮守在一起,吵吵闹闹在一起的“过日子”的机会,甚至有一种拉长了生命的错觉,如果在被动拉长的这一生命时段里,填充进我们早已忘记了上次是什么时候的拉家常、唠闲嗑,把锅碗瓢盆交响乐奏得更和谐美妙点,弯下自己早已不再灵活的身躯,真心再当一回孩子,陪孩子玩玩儿时的游戏,尽享亲情,好好地咂摸咂摸生活,过一过日子,又有何妨?这不知道是多少人现在正渴望的生活! 人们常说,每一次灾难,都是给人类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但愿别负了这多少人奋战换来的安宁,把日子过好,对自己的生命是一个交待,对这个世界也尽了一份责任……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来源:河南手机报(2020年02月08日)


责任编辑:赵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杨旭东:疫情无情,何妨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