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助推新时代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

2020-12-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日)   作者:姬亚楠   点击量:14571
【字体:

新时代不仅是融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更是是学术信息、学术成果呈井喷式发展的时代。作为传播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主要阵地,学术期刊更要遵循新时代发展规律,探寻转型发展之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力”论述,不仅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指明了方向。

一、严守政治红线和学术底线提升脑力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交流的阵地,肩负着传承时代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反映学术热点、传播学术思想等重要使命。因此,学术期刊必须严守政治红线和学术底线,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严肃学术期刊风气,秉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脑力。一方面,严守政治红线,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问题是大问题,它不仅体现着学术期刊的立场方向,是其运行发展的红线、底线,更体现着学术期刊的政治站位,是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学术期刊应严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含糊、不犹豫,时刻保持警醒,在思想交锋中勇于亮剑、敢于亮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政治历练、强化思想站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学术期刊在运行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场、观点,坚持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内外复杂的风险矛盾斗争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弘扬主旋律、壮大主流舆论、传播正能量。在“三审三校”中严守政治意识,突出政治导向,保证稿件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出版法律法规,把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奉献给广大人民,为构建我国学术体系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严守学术底线,用学术道德规范头脑。作为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与媒介,严守学术底线,规范学术道德不仅是学术期刊的责任,更是期刊界的良心。近年来,虽然学术造假、学术剽窃屡见不鲜,但仍有许多科研工作者埋头苦干、潜心科研。作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一环,学术期刊理应肩负起捍卫学术尊严的重要责任,不负责任地放松学术底线,不仅是对真正学术研究者的伤害,更是对学术不正之风的助长;不负责任地刊发关系稿、人情稿不仅是对学术的亵渎,更是对学术创新力的摧毁。唯有精益求精地规范学术、严守学术底线,方能为弘扬学术正能量贡献力量。

二、深入实践调研增强脚力

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原理,也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学术研究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而是要以深入实践调研为底色,创新研究理论为核心,因此深入实践调研既是要把基础研究落实到实处,研究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要坚持把研究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创造出人民群众认可的精品力作。一方面,在实践调研中找问题、找选题。科学研究从来都是开放的、鲜活的,最新颖、最有效、最有创新力的学术成果往往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需求,只有在实践中、需求中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研究才能做得准、做得深。学术期刊编辑也只有紧跟学术研究的步伐,躬耕实践、俯身一线,才能找准学术问题、发掘学术热点、精确选题策划,保证学术质量。另一方面,在实践调研中化解学术难题、简化学术术语。实践调研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实践中加深学术思考、化解学术难题,为陷入困局中的学术研究提供可呼吸的窗口,为更深一步的研究有效途径。学术期刊编辑要深入实践调研中,发掘学术难题、跟踪学术难题,通过简化学术术语来达到将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惠及更多人的目的,让学术论文既能反映学术水准,也能具有可读性、易读性。在阅读学术论文、吸收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提升广大群众对学术前沿、学术热点的认识与把握。同时,学术期刊编辑善于深入实践调研,在实践中获取一手材料,善于甄别真伪命题,去伪存真,策划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引导科学的学术研究方向。

三、扎实学术研究开阔眼力

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与学术地位,而学术期刊编辑的眼力与视野又在文章筛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唯有保持较高的学术品位才能提升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能让中国学术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因此,归根结底学术期刊要不断扎实学术研究开阔眼界,提升学术修养。一方面,学术期刊编辑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建树,潜心科研,准确把握学术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扎实的学术研究赋予学术期刊编辑双重身份:既是学者也是编辑。学者身份使得学术期刊编辑能深度地参与到学术研究领域,深度参与学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与公信力,能在众多的学术研究中发掘学术创新点;编辑身份的介入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在众多来稿中快速甄别出本专业的优质稿件,并加以修改提升,跳出外行领导内行的藩篱,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编辑要在跨学科研究、跨领域研究中有所涉猎、有所了解,有效分辨出跨学科研究中创新性强、学术品位高的稿件。当今时代是学术大融合的时代,跨学科研究、跨领域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大趋势,学术期刊编辑不应该仅仅是本学科、本领域的专家,更应该是相邻学科、相近学科的杂家。这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是最艰难,但却是最重要的。当具备了跨学科研究的视野和眼力,学术期刊编辑将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学术世界,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编辑实践、科研实践,将强有力地助推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

四、加强业务训练强化笔力

学术期刊的刊文质量决定了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学术期刊编辑的笔力又在学术论文编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是词汇的搬运工、码字员,更是辞藻的锻造者、锤炼者。扎实的编辑功底不仅对学术论文的遣词造句起到修饰、润色的作用,更对不良的文风起到纠偏的引导作用。回顾老一辈学者的论文,大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再论点周围做过多周旋,而当下有些论文越写越长,且表达晦涩难懂,在行文中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语言欧化情况时有发生,消解了学术传播与交流的功用。面对此类学术论文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有较强的笔力,抽丝剥茧,删去不必要的定语、修饰语,化繁为简,最简单的语言阐明深刻的论点,还学术论文本身的面貌。除了加强编辑业务能力的训练,学术期刊编辑也要重视新闻规范和新媒体传播的学习,规范新闻出版和新媒体传播。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面临着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难题,而目前为了适应新形势,很多学术期刊都开通了“两微一端”,以增强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与传播力度,寻求转型发展的路径。因此,加强新闻法规的学习、培养网络技术人才、增加新媒体传播知识培训势在必行。网络人才缺乏必然影响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度与速度,学术期刊要尽快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业务培训、消解互联网技术隔膜,才能提升学术期刊的时效与速度,拓宽学术期刊的传播路径,实现学术期刊的转型。

总而言之,新时代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都为学术期刊转型发展创造了无限的条件与可能,学术期刊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尊重期刊发展的内在定律,切实从脑力、脚力、眼里和笔力“四力”入手,严肃政治红线、坚守学术底线、夯实学术研究、把握学术品位、精进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实现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日)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