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0-01-01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1月01日 06版 理论版)   点击量:2669
【字体:

编者按: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回顾了2019年全省经济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对此,我们特约请省社科院有关专家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袁金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越是转型关口,越是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引领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经济稳增长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经济工作的使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河南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从“总量”和“增速”转换到“质量”和“效益”上,关注并着力解决“好不好”“优不优”问题,聚焦并追求“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顶压前行、负重奋进,家底越来越厚、筋骨越来越壮。但是,像河南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居全国第5和人口规模超过1亿人的省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受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路径依赖、思维惯性、创新不足等影响,全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不够牢固,社会发展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结构性体制矛盾还比较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依然十分胶着。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转型中的阵痛。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契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越是转型关口、越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越需要依靠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路,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方式、路径、着力点等方面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当前,河南经济正处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重要关口,处在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重要节点,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对复杂局面,只有准确把握、一体推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河南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作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因势而谋。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发展转型的阵痛,要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要求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自觉把河南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八字方针”,确保全省经济实现稳定增长。要应势而动。进入决胜时刻,更要强化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要顺势而为。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点放在改革、开放、创新上,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内外联动、强化创新驱动,让河南发展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筋骨更壮。要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干出来的,面对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带来的历史机遇,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勇气和智慧准确捕捉新机遇,着力完善区域发展格局,着力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高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河南同全国一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顶压前行、负重奋进,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0年要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改革开放中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塑造综合竞争优势,把发展潜能激活。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意义重大。

突出“稳字当头”,坚持奋发有为。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是我省增强发展信心的关键之举,也是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所在。2019年我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基数上的较快增长,在转型阵痛凸显的情况下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态势。2020年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矛盾和问题更为凸显,传统优势的减弱、要素约束的趋紧、转型阵痛的加剧等,都将给河南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带来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稳是主基调,关键在于稳住大局、稳住就业、稳住基层、稳住预期,这就要求河南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在稳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保持“稳中向好”,确保行稳致远。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2020年河南要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寻找新的增长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应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比较优势,在发挥比较优势中激活发展潜能,这为我们进一步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指明了方向。河南历史悠久、发展厚重,区位交通优越、市场规模大、劳动资源丰富等传统优势正在汇集;河南经济基础良好、产业基础扎实,新优势正在培育;河南拥有一大批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综合竞争优势正在凸显。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就是要聚力做好传统优势转化、培育形成新的优势、不断凸显综合竞争优势,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合理发展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聚焦“三个着力”,发挥“三大优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和攻坚期,需要多方发力,深挖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一是着力巩固发挥传统优势。进一步拓展米字形高铁网络,有序推进郑州机场三期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步伐,持续推动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区位交通优势,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立足消费新特点、新趋势,不断提升消费品质,培育消费新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让河南市场规模优势得到持续释放。立足新发展、新要求,持续提高我省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努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二是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产业、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效益优势转变,加快形成农业发展新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延链补链、提质发展,全面提升企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加快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外包服务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眼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扩大家政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普惠托育教育、文化旅游等供给,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新优势。三是着力塑造综合竞争优势。抓住用好国家战略机遇,充分释放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借助“综合红利”形成综合竞争新优势。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谋划对接。抓住国家推动产能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机遇,大力承接新兴产业布局,抓住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布局建设机遇,争取更多创新平台落户河南,抓住国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机遇,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河南,抓住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调整机遇,积极争取更多局域医疗中心项目增创高质量发展综合优势。


李斌: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全省上下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发展第一要务,以培育新动能为导向,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发展是实现2020年经济工作目标的第一要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图振兴、促崛起、求跨越,在闯关夺隘中不断前进跃升。实践证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释放的发展能力,是河南谱写出彩中原绚丽篇章背后的“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在深入发展中加以解决。当前,河南正处于滚石上山、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等层面的新旧矛盾和问题,要确保2020年经济工作“三个同步”“三个高于”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应更加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处理好稳字当头与积极进取的关系、补齐短板与发挥优势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符合河南发展阶段的合理区间,实现全省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创新是引领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越来越凸显,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创新能力越发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所在,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能就在哪里涌现,发展活力就在哪里迸发。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建设创新河南浓墨重彩地写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旗帜上,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必须将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发展效益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突出“四个抓手”,坚定不移强化创新引领发展。河南与先进地区最大的差距在于创新,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突出创新平台、创新活力、创新合作、创新人才“四个抓手”,以提升优势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坚定不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解决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一是着力建好创新平台。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要素。立足河南在农业科技等领域的优势,积极研究谋划以农业供给安全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省实验室建设,为创建国家实验室夯实基础。二是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借鉴深圳“双十五”政策,着力在科研经费分配、科技创新激励、科研人员管理等领域进行创新,完善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体制机制。三是着力强化创新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展开战略合作,支持郑州与中科院过程所合作成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洛阳高新区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在豫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以焦作中原内配等为代表的优势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积极争取省外技术成果在豫落地转化。四是着力集聚创新人才。以创新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等关键人才为抓手,从构建政策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层面入手,依托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河洛英才计划、许昌英才计划等人才工程项目,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激励与服务机制,打造充分激发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氛围,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


彭俊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作为拥有1亿人口的大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是谋划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依存关系,聚焦民生难点痛点,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和关键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民生无小事,任何民生“小事”乘以全省1亿的人口基数,就是天大的事。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决胜时刻,越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和攻坚期,民生工作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全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如果不能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效解决各种民生难题,营造形成公平的社会环境,就无法凝聚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因此,在这个关键期和攻坚期,必须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20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年均减贫110万人、1169个贫困村退出、2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可喜成绩,但是贫困人口基数大,2020年还需要实现3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52个贫困村退出,脱贫任务总量位居全国第2位,而且剩下的都是坚中之坚,其中60岁以上的占37.2%、因病因残致贫的占84.3%,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脱贫攻坚不断走向深入,已经脱贫摘帽的地方还存在脱贫质量不高、民生短板突出、内生动力不足、作风松劲懈怠等突出问题,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增加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越需要统筹推进、稳扎稳打,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收官之日经得起历史检验,获得最后胜利。

强化“四个聚焦”,坚决如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最现实的民生需求,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刚性目标和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民生工作才能让人民满意、让社会认可。我们必须聚焦精准、聚力抓实,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要聚焦攻坚重点,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三山一滩”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为重点,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金融扶贫支持力度、项目布局倾斜力度和干部人才支持力度,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迁建任务。二是聚焦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快构建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切实保障脱贫后农民的基本收入、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干事创业本领,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三是聚焦脱贫质量,严格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继续落实已脱贫人口教育、医疗、健康等保障政策,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通过兜底保障、临时救助等措施,及时解决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等问题,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发生。四是聚焦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统筹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和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加强规划、政策、投入、机制等方面对接,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办好民生大事难事急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补短板、强弱项,真正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融、持续发力。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1月01日 06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