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抢占制造业新赛道

2021-08-04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8月04日 10版 理论版)   作者:赵西三   点击量:3722
【字体: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产业新赛道持续涌现,区域产业竞争向新赛道延伸,每个区域及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各地纷纷布局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加速新兴产业发展,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不断强化新兴产业先发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等中西部地区积极培育新经济,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蝶变,换道加速态势明显。河南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五,但是传统产业转型缓慢,新兴产业支撑不足,未来产业布局滞后,亟须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重塑河南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河南制造业发展亟须换道加速

近年来,河南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加快推动各产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加快开辟新赛道,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卫华集团依托起重物流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向“装备+平台+服务”模式转型,思念食品创始人再造“千味央厨”冲击中央厨房模式第一股,信大捷安依托安全芯片“基底”转型为全球首个量产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万杰智能由面制主食机械生产成功迈向智能餐厅服务商,这些企业在新赛道上的率先探索为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但是,与沿海地区甚至中西部一些省市相比,总体上我省制造业转型活力不足,个别企业在新赛道上的创新探索对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不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明显滞后,新旧动能转换相对缓慢,2020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仅为11.1%、22.4%,而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占比仍高达46.2%、35.8%。河南制造业亟须换道加速,以培育新赛道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成长和未来产业布局,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布局新赛道要结合实际选准切入点

布局河南制造业发展新赛道,不是脱离原来的资源基础和产业体系另搞一套,而是要持续挖潜比较优势,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业企业家均需更新发展理念,结合实际,找准本区域、本企业在新赛道上的切入点。

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衍生新赛道。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伴随着新技术嵌入和新消费升级,各领域均蕴含着新赛道的发展潜力,隐藏着新技术的落地场景,传统产业转型中技术路线选择正确,就有可能形成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就有可能出现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衍生新赛道,以高端要素嵌入助力传统优势领域开辟更多优质的产业新赛道,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具核心竞争力和地方根植性,是我省培育新赛道的重点方向。

围绕特色新兴产业开拓新赛道。结合发展实际,立足比较优势,围绕重点领域,在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方面聚焦一批细分领域,支持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投入,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趋势,加快实现技术迭代和颠覆性革新,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进入中高端、处于关键环。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赛道。未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正成为最具引领力和爆发性的领域,我国正加快部署和发展未来产业,各区域均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类脑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未来网络、前沿材料等成为各地布局重点。河南必须超前谋划,挖潜应用场景,在人工智能、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若干细分领域前瞻布局、无中生有,打造起跑线优势。

布局新赛道的对策建议

强化资源要素对接。新赛道更需要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搭建资源要素对接平台,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价值链前中后端、创新链产学研用等无缝对接,助力企业跨界裂变。聚焦重点产业,梳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关键点、瓶颈点,搞清楚每个领域突破的主攻方向以及先进技术的策源机构,加快资源对接。引导企业与消费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对接,突出以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在线数据加快新产品开发,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

链接域外高端要素。新赛道需要高端人才,但是要转变观念,不一定非要把人才吸引过来,也可以把创新触角延伸过去,树立“链接即拥有”的理念,在沿海城市设立“科创飞地”。河南与三大城市群存在创新势差,鼓励各地借鉴安徽、浙江支持县市建设上海“科创飞地”的经验,吸引本地龙头企业在发达地区集聚设立研发机构,打通河南与三大城市群创新要素间的链接,利用三大城市群创新要素为河南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赛道服务。

突出郑州引领带动。郑州具有集聚链接高端要素的优势,引导市县优势企业在郑州布局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打造“郑州研发+周边制造”的区域分工格局。建议郑州与各市联合建设“科技飞地”,吸引各市县企业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集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域内外高端要素的连接纽带,为全省企业开辟新赛道提供支撑。

培育高素质企业家群体。产业新赛道主要靠企业家引领,面对需求快速变化和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新趋势,迫切需要提升河南企业家素质,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聚焦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新经济、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提升培训层次。大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引导“企二代”转型发展,开辟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8月04日 10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