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
省委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韧性城市。保障安全向来是城市的重要功能。韧性城市拥有良好的抗压、存续和适应能力,能够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快速应对和自我修复。随着城市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城市正常秩序,成为一道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多主体共商城市风险治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风险治理,是更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现实需要。城市是由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复杂系统,风险灾害所引致的连锁反应庞杂多样,只有让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紧密配合,才能奏出共责共担的“交响乐”,让城市风险治理更加协调有度、更加精准到位、更加扎实有效。
其一,政府拥有大量公共资源,负有守护公共安全之责,理当在城市风险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架构起韧性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将风险意识和韧性理念无缝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之中,对城市风险进行精细化、高效能治理,尽最大可能消除风险生成的诱因,尽最大努力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其二,城市治理离不开有效市场的深度参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市场赋能、公益赋能等方式,在城市治理共同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字企业开发的智能化治理工具、保险公司对城市风险的转移和分担、专业机构对城市风险的评估和把控等,不仅使企业自身实现了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更大大降低了风险防范成本、提高了风险治理绩效。其三,强有力的社会韧性是韧性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城市风险防范需要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协同配合和鼎力支持。需要培育和扶持一批应急救援组织、慈善救助组织、平安志愿者队伍等,并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参与风险治理的机制和方式。还要着力提高全民风险认知水平,提升全民自救互救技能,在全社会形成居安思危、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的风险治理文化。
宽领域开展城市韧性建设。城市的韧性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组织等多个领域,既包括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韧性,也包括法律法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心理干预、区域协同等非工程韧性。只有分清轻重缓急,统筹推进“硬件”“软件”“心件”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淬炼城市韧性,使城市拥有一定的资源富余和腾挪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吸纳风险造成的扰动。
一方面,完备的硬件设施是城市风险治理的物质基础。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合理预留防灾避难和安置重建空间,适度超前布局灾害防御基础设施,特别是“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增强城市的海绵体功能,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耐灾性。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时,应力戒建筑工程与信息工程的简单套合,真正给硬件设施插上智慧的翅膀。另一方面,再好的“硬件”也需要“软件”的配套,尤其在灾害压力突破“硬件”承受阈值后,更是极大地考验着社会组织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等“软件”的韧性。增强“软件”韧性是一个持续锻长补短、强基固本的过程,需要坚持以制度变革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加强防范化解风险的顶层设计和综合处置,逐步完成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拼图。不唯如此,城市的核心是人,建设韧性城市的关键也在于强化人的“心件”韧性。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城市风险发生时间、作用范围、实际影响的高度不确定性,必须让“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成为普遍共识。要时刻绷紧城市安全之弦,保持“以防万一”的警惕意识,还要涵养坚强包容的健康心态,坦然接受“十防九空”的必要付出。
全过程筑牢城市安全屏障。由于城市风险愈加呈现出多发性、叠加性、传导性等特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已然捉襟见肘。唯有将城市视作有机生命体,从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着眼,强化互补与衔接,构建事前预警、事中应对、事后恢复的全周期管理闭环,方可让城市拥有抵御风险的“免疫系统”。
事前重在见微知著,强化预警预案。全面实施城市体检,创新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准确摸清既有的“风险存量”。科学开展监测预警,有效遏制潜在的“风险增量”。特别是要延伸监测触角,提高事前预警的灵敏性和准确度,为迅速激活预案创造条件。可引入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仿真模型探索推演不同情景下的灾害破坏机理和演化规律等。
事中重在凝心聚力,积极应对。要向改革借力,完善城市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好城市安全的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向科技借力,打通数据孤岛,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提高风险决策的指挥和协调能力。
事后重在恢复调整,有序开展重建。“韧性”在拉丁语中的本意即是“恢复到原始状态”,因而,是否拥有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就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关键指标。启动韧性城市的灾后恢复系统,需要充足的物资供应、良好的公共秩序、坚定的重建意志等各方面支持,但灾后复原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是经历灾害洗礼后的涅槃重生。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10月04日 04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