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流通贸易型”经济的启示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22-04-11   来源:《河南日报》(2022年04月11日 第T09版)​   作者:河南日报县域经济调研组   点击量:2872
【字体:

淮滨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契机,围绕“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发展定位,借力后发优势,突出优势再造,加速弯道超车,因地制宜实践了“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水患大县”的美丽蝶变、“洪水走廊”的成功突围,为河南省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表率,也为同类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截至“十三五”末,淮滨县生产总值为228.34亿元,年均增长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8.48亿元,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1亿元,年均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2%;第三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32.2%提高到2020年的40.7%。“三产”结构比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十一五”末的全省倒数第一,跃升到2020年的全省第40位。

“十三五”末

生产总值为228.34亿元

年均增长7.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8.48亿元

年均增长15.6%

“六篇文章”闯新路

淮滨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聚力做大产业、做优环境、做美县城、做强“三农”、做亮文化、做好生态六篇大文章,闯出了一条后发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弯道超车、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做大产业强支撑。一是完善产业链条。聚焦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打造纺织服装科技产业集群,抢占全国纺织服装科技高端市场。同时,依托弱筋小麦种植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二是优化产业生态。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配套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多个“园中园”项目,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和外部环境。三是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了船舶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发展新型业态。以智能服装、功能服装、生态旅游等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制造”向“智造”的跨越。五是打造产业平台。坚持建设服务与生产服务并重、项目配套与生活配套同步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六是优化服务功能。通过智能化、技术化、绿色化“三大改造”,推动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服务企业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做优环境树形象。对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项目实施审批“代办制”,缴纳税费“一费制”,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实现企业与群众、企业与政府部门两个“零接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招工服务体系,随时帮助企业招工。对项目引荐人实施重奖,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围绕“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一座水城、百里河道、千亩湿地、万顷水域”水系生态,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画卷。结合乡村振兴,推动城乡统筹和城乡融合,把淮滨乡村建设成淮滨人民的美好家园。

做美县城彰特色。围绕“水景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港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原则”和“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建设一盘棋”的总体要求,编制《淮滨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和34项专项规划。二是发挥水系优势。围绕“一座水城、百里河道、千亩湿地、万顷水域”水系生态,谋划实施“四水同治”项目,打造25公里城市绿色水系,彰显“水在城中流,人在画中游”的水乡特色。三是擦亮城市底色。把“水”“绿”作为城市底色,加快国土绿化,打造园林城市,建成带状公园9个、游园17个,呈现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画卷。县城绿化覆盖面积804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0%。四是树立经营理念。以经营理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围绕老城区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住房品质提升等领域,谋划实施民生工程,提升县城建设品质,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做强“三农”补短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美的目标,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一是统筹规划,有序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旅融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逐步形成了弱筋小麦、芡实、猫爪草等特色产业。二是项目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先后谋划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95亿元。三是创新模式,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成果。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确保了农民增收、企业增益、社会增效。四是引进乡贤,带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全县返乡创业人员8000余人,创办各类企业、专业合作社7007个,带动就业7万余人,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创业效应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做亮文化铸魂魄。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丰富的水景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以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为基础,组建了兴淮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初步打造形成了以淮河生态游为主体,历史文化游、城市工业游和乡村休闲游齐头并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正在实施东西湖风景区升级改造、淮河文化主题公园、兔子湖康养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三点一线”文化旅游带。同时,围绕“五百里水路一座城”以及域内诸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生态要素等打造文旅特色品牌、创新文旅发展模式,依托信阳淮滨港、产业集聚区、造船园区、纺织园区、乌龙酒厂、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好知艾产业园、构树产业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转型,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建设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名县”等称号。

做活生态显优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立县,厚植生态优势,打淮河牌,做水文章,推动绿色崛起。一是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实施“绿水青山”工程,扩大湿地面积,绿化河道荒滩。二是将“生态水景园林县城”建设、“乡村清洁”工程与生态创建工作相结合,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证了城乡天蓝、水绿、景美。三是发展食品加工和纺织服饰两大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开启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指标逐年上升的同时绿色发展不掉队。

“五力提升”大跨越

“十三五”以来,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基础、结构、底色、动力、环境大为改观,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大幅提升。

发展基础愈加牢固。淮滨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形成了纺织、食品、造船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1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平方公里,三年跨越62个位次,晋升为二星级;临港经济联动效应初步显现,临港物流园区和铁路支线建设成效显著,对内已与下游4省14市签订战略协议,对外“信阳淮滨港—非洲路易港”豫非贸易直通港加速推进;交通优势持续增强,“公铁水一体化”立体交通网已经建成,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两条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南北,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淮河航运通江达海。

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改造老城区,提升建成区,建设新城区,科学推进村庄分类和布局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导人口适当向乡镇所在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依托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重点乡镇,探索建立一批特色小镇、电商园区、创客空间等。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发展壮大一批产镇相融、宜居宜业的中心镇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1个。

绿色发展加速推进。综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水同治”、河湖“四乱”清理、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等,建立并实现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全覆盖,推动全域绿化,提升绿化品位,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六项因子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水质量环境持续改善,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Ⅲ类标准。节能减排连续两年在信阳市排名第一位。全县湿地面积达到3400公顷,林地面积达到2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98%,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焦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加快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区实行入驻企业项目审批“代办制”,缴纳税费“一费制”,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实现企业与群众、企业与政府部门两个“零接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把淮滨的营商环境打造成金字品牌,被评为省5A级最具投资价值营商环境集聚区金星奖。

基层治理大为改善。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党建“3458”工程,构建党建“大格局”。创新实施“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双联盟促产业发展模式,构建26个产业联盟+党建联盟,以党建为纽带,优化产业组织形态。探索建立“四责协同”机制,以“三个清单”明责知责、“四个链条”履责督责、“五种方法”考责问责,打造了完整的责任闭环,形成了同心划船、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创新建立“标兵争创”晋升体系,大力实施“一晒一议八联评”活动,通过“三单四链五法”,打造一个完整的责任闭环,形成人心齐、干劲足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作用,夯实乡村治理“基石”,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共治“矩阵”,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

开拓创新显担当

淮滨探索“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为同类区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对接国家战略,抢抓发展机遇。淮滨县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紧跟国家战略全局,自觉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国大棋盘中谋划推动,才能在服务大局中加快发展。随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巨大的内需市场、劳动力资源优势等,使淮滨县域经济在畅通双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彰显。对接国家战略,抢抓历史机遇,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主动转,加速转,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激发活力,破解难题,县域经济定能“成高原”。

下一步,淮滨要“问河借力”,跳出淮滨看淮滨,放眼全局开新局,在全省乃至“一带一路”大框架下谋划,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架构起临港发展的大桥梁大通道,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打造临港经济区,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港口—产业—城市”良性发展,打造河南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示范区、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窗口、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借力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新发展格局下,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为淮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依托信阳淮滨港打造通道优势,依托三产支柱产业打造转型优势,依托生态资源打造文旅融合优势,都为淮滨县域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增长的动力和后发优势提供了条件。一是在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中培育新优势。二是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协同中培育新优势。三是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中培育新优势。

立足禀赋条件,突出优势再造。要通过再造、整合、重组来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一是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围绕变“流量”为“留量”,发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集聚效应,加快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的互动融合,在打造区域枢纽经济上下功夫。二是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推动船舶制造、食品加工、特色农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提升企业整体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要以“地域特色”和“精品景点”为主抓手,坚持把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使旅游产业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壮大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基础上,依托现代科技和现代商业模式,把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坚持多域协同,推动融合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县域层面城乡融合,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把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融合到农业发展中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培育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五是持续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以港铸城、以港育产、以产兴城、产城平衡”的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豫货出海集散地。

注重内外联动,深化开放招商。近年,淮滨县以扩大开放统领工作全局,聚焦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船舶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圆链招商,绘制出要招引的产业、企业、产品和相关机构“四张图谱”,连续两年落地项目数居全市第一,被河南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推动淮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应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要把开放招商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要进一步凸显河南出海“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地位,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泛长三角地区的联系,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链式转移、集群式转移,精准招才引智,依托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引进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农业实用人才。

坚持民生为本,共享发展成果。围绕主导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多环节增值,特别是要注重把农民牢牢嵌入产业链条,尽可能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留在县域,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培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服装加工、文化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大力发展能盘活资源的产业,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闲置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资源为群众增收。

河南日报县域经济调研组

组长:谷建全 郑林

成员:任晓莉 高昕 孙禹胡 巨成 刘宏冰 陈更生

执笔:高昕

来源:《河南日报》(2022年04月11日 第T09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