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浩 王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处理好六对关系

2022-11-11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2年11月10日)   作者:赵志浩 王飞   点击量:2655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不能搞两极分化,要依据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统筹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协调发展。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推到新的高度,把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得更大。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同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先富和后富的关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成果共享,各地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增加农村低收入人口可支配收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非均衡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共享发展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共享发展为目标,共享发展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各地区不可能同步富裕,不能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关系到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均衡到均衡发展的过程,共享不仅是成果的共享,也是过程的共享,共享发展建立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当前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人民真正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没有发展,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我国当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巩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一方面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积累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机制,切实把“蛋糕”分好,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同等重要。做大“蛋糕”,创造社会财富,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财富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只有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扩大就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才能为分好“蛋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只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优化分配结构,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障,既要重视效率,又不能忽视公平,为此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手抓经济增长,一手抓收入分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同时在分配原则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护各种要素公平获取收益的权利。完善统筹效率与公平的初次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推动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为省域、县域、乡村等区域注入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城乡和地区差距问题,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关系。“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有机统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共同得到满足,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物质富裕为精神富裕创造条件,精神富裕为物质富裕提供发展动力。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平衡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同时要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志浩;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副教授 王飞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2年11月10日)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