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研究》成果简介

2020-05-29   来源: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   点击量:3300
【字体:

我国运河文化历史悠久,河南是我国运河的发源地之一,大运河(河南段)是隋唐大运河的核心与主干。2014年我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进入新阶段。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共同的责任。6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党中央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用历史学智慧弘扬传统文化的大举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重大的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环境生态学课题。江苏、河北、北京、浙江、河南等省已经或正在建设相关的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开启了新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征程。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我国学者长期孜孜以求的研究成果足以支撑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重大项目《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08A)缘于2017年8月,河南省发改委牵头组织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文物局等单位就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规划课题进行研究。其后我们深感大运河文化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研究关注的地域不平衡,京杭大运河关注度高、研究成果多,而地处中原的隋唐大运河关注度低、研究成果少。其次是研究角度不平衡,大运河河道历史变迁研究多而相关的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研究少。再次是文化旅游研究成果较多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业、经济业态、生态环境的研究较少。由此,本课题组成了以我院二级研究员、历史与考古所负责人张新斌为组长、历史与考古所唐金培、李龙、徐春燕、张玉霞、田冰、魏淑民、师永伟、陈习刚等参加的科研团队,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深入调研挖掘大运河(河南段)尤其是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来凸显大运河(河南段)的历史地位,彰显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布局,弥补学术界在大运河(河南段)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以期抓住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机遇,打造全国文化高地河南名片,促进大运河文化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发展,发挥运河遗产的多重价值,带动河南等沿运河区域协调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课题成果分上下两编,共22万字。上编研究了大运河(河南段)的发展历史。包括先秦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源起,秦汉魏晋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初兴,隋唐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鼎盛,北宋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持续兴盛,元明清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延续与衰落,近现代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最后使用与衰亡。下编研究了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的意义、内容、布局与具体路径。包括大运河(河南段)文化资源的内涵,大运河(河南段)文化资源的现状,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布局,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的具体路径。

本课题在科学、严谨、系统研究后认为,其一,大运河(河南段)是我国运河开创性成就的集大成者。其二,大运河(河南段)是隋唐大运河的杰出代表。其三,大运河(河南段)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其四,大运河(河南段)是我国运河文化资源的重要宝库。由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一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对运河标志性工程遗址遗迹以及相关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力度。三是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对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四是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大对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相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的统筹与对接力度。五是以点连线成面,大力发展大运河(河南段)文化产业园区。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于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在鹤壁隆重召开了由我院与鹤壁市人民政府主办,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浚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来自水利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聊城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等3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经济日报、河南日报、人民网、中国运河网等新闻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论坛收到论文70篇,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课题组成员在《河南日报》等相关报刊发表的系列成果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好评。

来源: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