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河南禀赋、范围及定位

2020-09-16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9月16日 21版 理论版)   作者:张新斌   点击量:3499
【字体:

河南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中,要厘清文化禀赋,探寻古今区域,找准文化定位,这是历史赋予河南的崇高使命。

根、干、魂是黄河文化的河南禀赋。“根”是黄河文化河南禀赋的首要表现。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人文始祖文化在河南,当今100个大姓中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干”是黄河文化河南禀赋的重要表现。黄河文化具体表现为以都城为代表的中央文化与国家文化。从夏代到北宋的3000多年间,河南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有四个在河南。无论是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夏商洛阳、郑州、安阳,王朝繁盛时期的汉唐洛阳,还是艳丽华彩的北宋开封,都是那个时代文化的最高代表。“魂”是黄河文化河南禀赋的内在表现。无论是三门峡的“中流砥柱”,还是郑州以下的黄河治理,都体现了中国人与大自然奋斗的不屈精神。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大河两岸流传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当代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都是上述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根基。

当代黄河干道在河南全长711公里,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8个市、28个县(市、区),总面积达3.62万平方公里。其特点是河道形态复杂,滩区面积大,居住人口多,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历史上黄河下游有26次改道,其中有5次大改道。北流故道涉及新乡的延津,鹤壁的浚县,安阳的滑县、内黄、清丰,濮阳的南乐等,主要是北宋以前的周秦汉唐时期。南流故道涉及商丘、许昌、周口、漯河等市和若干县,主要是北宋之后金元明清时期。河水(黄河)、济水、淮水(淮河)与江水(长江)并称为古代“四渎”。研究黄河必须研究淮河和济水,研究淮河和济水也必须研究黄河,河济淮构成了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大黄河”。

由于所处地域、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文化影响不同,沿黄各个区域在彰显黄河文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使命是不一样的。河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河南黄河文化的龙头地位,其学术基础表现为地貌景观的完整性、支津文化的丰富性、核心地位的特殊性、历代治河的关键性和民族形成的熔炉性。河南黄河文化的龙头地位,决定了河南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上要举大旗、挑大梁,与相关省区把黄河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9月16日 21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