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真正“亮剑”

2020-12-17   来源:《文艺报》(2020年11月25日 )   作者:姬亚楠   点击量:7164
【字体:

一直以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为军旅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重要选题与素材,这些作品以感人的英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荡着中华民族复兴奋斗的强音。进入和平年代,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强军目标后,如何反映新时代军队建设、展现当代军人风采成为军旅题材影视作品新的增长点。特别是2017年以来,军旅题材影视作品悄然变化,电视剧《热血尖兵》《深海利剑》《陆战之王》《空降利刃》《飞行少年》《反恐特战队之天狼》等,一批反映新时代军人群体为了党和国家的荣誉而奉献青春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并深受观众喜爱,给军旅题材影视创作带来了青春气息,注入了新鲜血液。

好剧先“立人”,人物是剧作的灵魂。近年来,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出现了一大批“90后”军人形象,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新时代军人面貌,但他们却有着与老一代军人同样的热血与军魂。《热血尖兵》中的陆飞、张小武、司马战歌,《深海利剑》中的卢一涛,《陆战之王》中的张能量,《空降利刃》中的齐小天,《飞行少年》中的程束阳,他们身上无疑都有着鲜明的“90后”特征,比如陆飞喜爱攀岩、张小武精通电脑却又是个“妈宝”、司马战歌酷爱歌唱选秀、张能量极度叛逆等。创作者试图把握“90后”青年一代所具有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增强了青年观众的代入感和认同感。《热血尖兵》中,不论是为了赢得老爸承诺的奖赏入伍的陆飞,还是要获得城市身份入伍的张小武,亦或是被母亲“逼迫”入伍的司马战歌,他们身上都带着城市化的通病,而正是这样一群个性鲜明的“90后”新兵,从初入军营的迷惘、叛逆,到最终成长为新时代优秀军人,并甘愿为集体利益而奉献自己的生命,无不传递出新时代军人的血性与气魄。《深海利剑》讲述了以卢一涛为代表的一批“90后”大学生新兵,经过层层筛选进入海军军营。在神秘的潜艇世界中,他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成长为肩负国防重任的铁血军人,一次次驱赶X国的“黑鲨”级潜艇的侦察和骚扰,用行动践行了“听党指挥,生死与共,永不沉没”的不朽誓言,捍卫了国家领海不被侵犯的庄严承诺。《陆战之王》中的张能量、《空降利刃》中的齐小天、《飞行少年》中的程束阳,他们都是“刺儿头”新兵,他们不服教官管教,挑战教官的“集体化”要求,但在与教官的思想碰撞、肢体冲突中,从原本看不起老兵的固执与死板,到成为和他们一样捍卫“军队铁律”的新时代军人,少年在军营里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不同于传统战争剧突出表现军人的刚硬和热血,近年来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更加细腻。《陆战之王》中,创作者立足军改大背景,在剧中对老兵未来出路、军人在部队与家庭间的平衡、军人婚恋问题等进行探讨。《反恐特工队之天狼》中,创作者将目光聚焦VR反恐实战演练系统,不仅在反恐行动中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新型作战体验,而且在人物塑造上更加有血有肉。剧中留学归来的富二代秦晓阳,在经历战友牺牲后,原本张扬、执拗的他明白了军人精神的含义。《空降利刃》更是将“硬气是表层,情感是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剧中没有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一改军人的“高大全”形象,而是着重刻画有血有肉、各具魅力的新时代军人群像,无论是敢于重头开始的张启,还是“刺儿头”新兵齐小天,抑或是英勇牺牲的乔梁,除了表现他们在铁血军纪面前刚硬勇猛的一面,更是在各自的生活层面展现了军人有趣、丰富、人情味十足的日常。

这些创作实例表明,影视作品对新时代军人内心情感的开掘,不仅传达了中国军人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甘愿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忠诚与担当精神,更传递了中国军人亦是我们“身边人”的价值理念。

随着强军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聚焦新型军队建设,反映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塑造新时代军人形象,诠释好和平时期“新英雄主义”精神,为更多年轻人树立学习的榜样,作出献身国防事业的人生选择,这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尤其是真正能够长久留存在大众记忆里的英雄形象更是少之又少,有的英雄形象被赋予痞气、匪气和流气,甚至披上偶像剧的外衣,一度备受诟病,与“新英雄主义”形象相去甚远。那么,何为“新英雄主义”形象?正如评论家李准刊文指出的那样,用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和人物塑造为年轻观众传递正能量,塑造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像剧中英雄们一样为信念勇敢前行,探索自我价值,这便是影视创作中的“新英雄主义”形象。

新的时代背景呼唤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真正“亮剑”。随着待播剧《号手就位》《特战荣耀》《我们正年轻》《亲爱的戎装》《战争零距离》《蓝盔特战队》《你是我的城池营地》《蓝海出击》《烈火海洋》《精兵劲旅》《第一次起飞》等预告的放出,又让年轻观众重燃对军旅剧的兴趣之火。这些剧在关注新型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了“90后”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与感召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成长。而这些剧是否能塑造好“新英雄主义”形象,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

 来源:《文艺报》(2020年11月25日 )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