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短视频文化的符号暴力

2021-12-06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782期 06版)   作者:冀佳佳   点击量:5806
【字体:

短视频文化是互联网文化的子文化,在短视频日益流行的当下,短视频中的文本生产和消费已经深度场景化,它所创造的文化景观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然而,短视频文化中的符号暴力也逐渐显现出来。部分短视频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符号展现的是一种温和的文化软暴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具有一定消极性,因此,如何消解这种符号暴力,已经成为培育健康短视频文化的重要课题。

用户不自觉的自我异化

综合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观点,符号暴力指的是语言、行为、思想等符号内容所构成的为用户所接受的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由此可见,短视频文化中的符号暴力并不全由短视频平台和内容生产者推动,用户不自觉的自我异化也是符号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短视频文化中的符号暴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各类符号要素,制造虚拟现实。部分短视频中的符号要素所呈现的现实有时并非客观现实,也不是用户头脑中的主观现实,而是一种含有表演、模仿意义的虚拟现实。这类现实是对社会的仿真表达,由于内容发布者与用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用户有时无法甄别视频内容的真伪,从而会给用户带来主观上的错觉。二是沉浸符号信息,感染媒介依存症。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传播效果,很多短视频中的背景音乐、故事情节、画面构图都是选取的最有表现力的部分,这使得不少用户感染媒介依存症,在观看短视频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没有批判精神的受众。三是记录用户偏好,强制进行符号输出。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人都有了呈现自我的“麦克风”,似乎用户已经掌握了选择媒介内容的权力,事实却恰恰相反,用户接触的短视频内容往往是平台大数据所记录的内容,很多用户会被自身所偏好的内容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权。四是碎片化符号的存在,消解深刻的意义生产。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又短又缺乏深度内涵的短视频迎合了很多用户的需求。但由于碎片化短视频之间缺乏意义上的关联,导致用户在获得短暂的快感之后,短视频中的内容便随之沉入意识深处,很难再被回忆、提取出来。

生产者与用户的共谋

短视频文化符号暴力的出现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既有短视频平台及内容生产者的动机因素,也有用户自身的个性因素。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触网成本降低,用户得到“技术赋权”,每个人都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发声的话语权,但由于用户生产文本符号的动机多样,加之又缺乏专业媒体工作者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很容易使符号信息失实。二是按照古斯塔夫•勒庞的理论,群体的智力往往低于个人智力。当煽情类符号信息出现时,用户往往会沉浸于“集体狂欢”,甚至自我麻醉,在群体极化中获得快感。三是用户的偏好,很容易被短视频平台所收集、掌握。大数据技术制造“信息茧房”和“过滤泡”,用户只能接受特定符号内容,从而限制了用户的认知边界。四是大众文化偏重“浅白”的面向,使得短视频文化符号浅而不深、快而不远、短而不长,成为快餐文化。五是短视频媒介属于麦克卢汉所强调的热媒介,解码符号意义时,需要调动的直觉器官多,对思考的需求少,部分用户不自觉中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成为了“沙发土豆”。六是约翰•菲斯克在电视文化理论中提出的“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同样存在于短视频文化中。部分平台符号内容生产者为获得更高的点击率,更倾向制作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的内容,以通过视频影响力变现。但有时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则会使短视频的社会、文化效益大打折扣。

化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

要使短视频文化的正面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对短视频文化符号暴力进行调节,化短视频文化中的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

短视频运营者应发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注重自身的“把关者”身份定位,利用算法等手段分析含有符号暴力的内容文本,及时将虚假信息符号过滤到位。而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应坚持“内容为王”,加强行业自律,少生产低俗产品,多生产有深度、有影响的产品,以高质量的符号内容赢得用户肯定,防止陷入“各领风骚两三天”的命运。同时,我们要协调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通过符号解码,在二者之间制造更多的共同意义空间,减少传播隔阂,提高传播效率。另外,提高用户媒介素养,增强用户对短视频符号内容的选择、接受、批判、思辨、生产、免疫能力,最大限度地掌握使用媒介的主动权,真正让各类有价值信息为自身所用。在后真相时代,短视频符号内容生产不能局限于煽情、吸引注意力资源,而应遵循开放、平等、理性、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以真情实感对待用户。还应增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供给,以正面符号信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用户成为真正本质意义上的“人”。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782期 06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