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共享考古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光辉重要成就和伟大历史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也着重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分类管理、多方参与、社会共享,探索文物领域深层次改革,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推动大遗址融入现代生活”。由此可见,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我国大遗址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根本遵循。
1 坚守建园定位
目前,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总计有20个省(区、市)的36处遗址入选,总面积达61万公顷;另有24个省(区、市)的67处遗址入选立项名单。逐步形成了分布范围广、横跨年代长、覆盖类型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体系。但在保护利用方面,仍存在考古投入不足、保护基础薄弱、理论阐释不够、展示相对单一、转化创新滞后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共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愈加迫切。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主体构成恰恰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重要遗址,蕴含着政治、科技、艺术、宗教、军事、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治理观、价值观、宇宙观等内容,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有力实证,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品格。可以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架起了一座从大遗址直通人民美好精神家园的桥梁。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是为了解决区域社会发展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这就决定了其建设初衷是为了守护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进我们古老的历史,触摸尘封的过去,学习先人遗留下来的智慧经验,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璀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坚定自身深刻的文化自信。
由此,我们要坚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其国家主导、公益为主、考古先行、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时刻牢记“守护人民遗产,全民共享成果”的建园定位。在兼顾“相容使用”的前提下,坚持把“让更多的人民走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自身的立园之本,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得以全面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充分理解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高度认可中华文明对全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 提升展示水平
不同于国外许多地方以石质材质为主的建筑传统,我国古代建筑多以土木为主,这就决定了现存诸多大遗址的留存状况并不乐观,遗址本身所带来的视觉的直观性和感官的震撼性比较匮乏。如果缺少有针对性的阐释说明和精心构思的展示设计,人民群众来到园区后往往会陷入“无景可看”的境地,非常不利于口耳相传的人际带动效应,更遑论提升复游率而带来的深度体验。
鉴于此,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形式主要应以遗址本体展示和遗址博物馆展示为核心,辅以现场解说展示、遗址环境展示和网络在线展示等多重手段,构成立体全面的展示体系。同时,对每一类具体展示形式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例如,在遗址本体展示方面,可根据园区内大遗址丰富的本体构成,针对不同遗物和遗迹的留存状况量体裁衣地开展相关展示工作:对保存现状相对较好、可视性较强、气候干旱少雨、地质条件稳定的砖石质遗物和遗迹,可进行直接表现其现状的原貌展示;对遗址内原貌展示难度大且已采取保护措施并回填的窖藏坑、房址、道路、祭祀坑等重要遗迹现象,可进行呈现其发掘状态的模拟展示;对于考古意义重大、保存现状良好、总体规模适中、遗存直观可视的遗址核心区,可在充分听取相关专家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保护展示厅,从而充分展示其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并为公众提供最佳的观览体验;而对部分易于损坏且呈现形式单一的遗址本体,可考虑采用覆罩展示的手段加强保护。此外,对处于遗址关键部分且损毁严重的遗物遗迹,可考虑采用标识展示的方法,即通过植物、建材、空间布局等方法手段标识出遗存的位置、格局、形制、形态乃至整体文化内涵。以上本体展示形式相互之间并不抵牾,且互补互长,能对遗址本体的先天缺陷起到很好的补苴罅漏作用,从而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流连忘返”的目的。
3 创新高质量转化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方面具有保护遗址及周边环境、加强考古发掘研究、展示遗址文化遗产价值、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另一方面还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日常休闲、文化旅游、精神消费等多重美好生活需要的任务。《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亦提出,要通过举办专题化、特色化、精品化文旅活动,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品牌等方式,实现遗址公园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将遗址公园的文化遗产核心价值和考古最新发现成果高质量转化为涉及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文化产品。但聚焦当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于遗产价值和考古成果的转化形式比较单一,仍有进一步释放活力的空间。因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探索创新国家考古遗址高质量转化的渠道。
首先,在原生路径方面可依托“重现文明”这一转化主题,在遗址本体和博物馆等传统展示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大力推广“VR+互联网”和“AR、MR+现实”等技术手段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虚拟性重建,打造充满趣味性的虚拟考古发掘,让人民群众在线上和线下都能够享受沉浸式的原生文化产品体验,增进对核心遗产价值的认知与理解。
其次,在次生路径方面应遵循“走进生活”这一转化主题,结合核心遗产价值创立遗址IP,从衣食住行层面入手,通过创意元素的提升,实现服务的延伸,强化文旅融合的黏合力,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次生文化产品与人民群众生活之间的链接。
最后,在再生路径方面以“精神升华”为转化主题,借助大型实景演出、组织庆典活动等实体互动模式,实现遗址公园场所精神文化空间塑造。并统合出版物、电视、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渠道和“两微一端”、视频网站、短视频App等新媒体资源,开展公众讲座、在线课堂等科普知识类活动和考古综艺、动漫游戏等寓教于乐类活动,加深再生文化产品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印象,使其对遗址的核心遗产价值产生深刻精神共鸣,真正实现精神层面的文化共享。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