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文化研究成为“香饽饽”

2022-05-18   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05月18日 05版)   点击量:3167
【字体:

【我与祖国同奋进】让黄河文化研究成为“香饽饽”

讲述人: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新斌

我从1990年开始关注和研究黄河及黄河文化。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出版过《黄河与科技文明》《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与城址研究》等专著,至今也没有离开过黄河研究领域。关于黄河的变化我深有体会。

过去,人们见到黄河是会伤心的。洪灾、断流,满目疮痍。想亲近黄河、了解黄河并不容易。沿岸没有公路,想看黄河只能到高处远眺。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洪灾已经成为过去,断流极为罕见,有些河段的水基本是清澈见底的。随着沿黄公路、沿黄快速通道、沿黄生态及文化旅游廊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近距离一睹“母亲河”的风采,亲近黄河、倾听黄河。

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我也见证了一个冷门学科的热门化。据我所知,近两年,起步较早的河南大学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成立了黄河文化研究院。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交通学院等一大批高校也都陆续成立了专门的黄河文化研究机构。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黄河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香饽饽”,相关学术成果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研究受重视是学者的幸事;而对于百姓来说,多一些旅游好去处,能够沉浸式感受黄河文化,无疑是幸福的。在河南,随着黄河国家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竣工和开放,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开门纳客,黄河文化旅游带与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承载区已见雏形。我想,作为一名河南人、作为一名中国人,幸福感、骄傲感油然而生。黄河,这条大河,值得亲近,也值得为之倾心。

(本报记者刘平安采访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05月18日 05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