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魏淑民:新时代深入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四重维度

2022-11-04   来源:中原策顶端号   作者:魏淑民   点击量:2800
【字体:

33.jpg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魏淑民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红旗渠精神,强调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今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视察红旗渠,再次强调“红旗渠就是丰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从“永远不会过时”到“永远震撼人心”,是不断认识、评价红旗渠精神的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传承弘扬红色基因,需要在长时段历史视野下不断深入理解红旗渠精神的重大方位。按照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大体有四重维度:

着眼70余年新中国史、40余年改革开放史,一以贯之理解红旗渠精神

先贤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回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林县(州)人民在党领导下“峥嵘岁月战太行”“十万大军出太行”“争创一流富太行”“自强不息美太行”的光辉奋斗历程和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不仅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灌溉难、出行难、地方病多的苦难历史,过上了好日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更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

其中,不仅有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还有今日林县(州)全市上下“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奋勇争先的精神,前后相继,一以贯之。

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深入明确红旗精神的历史方位

这是最为重要的维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凝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百年精神谱系。

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典型人物群体身上的具体表征不同,均有六大本质特征:一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二是与时代特点相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热爱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情怀,四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五是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六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具体对照林县(州)人民六十多年的奋斗史,均高度契合,并形成了颇具社会主义建设风貌、太行山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而且,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红旗渠精神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相互辉映,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精神谱系与红色基因在国防、工业、农业、科研等领域的生动体现,既各具特色,又彼此呼应。

上溯林县(州)500余年地方苦难史,前后对比彰显修建红旗渠的划时代意义

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林县(州),山多水少、石厚土薄,历史上长期极度缺水,旱灾频仍。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500余年间,发生大旱绝收30余次。

连年大旱造成河干井涸,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千百年来林县方志碑刻中的“旱”“大旱”“亢旱”的记载不绝如缕。虽然历朝历代也曾陆续兴修水利,谢公渠等传为一时佳话,然而都不能从根本彻底解决极度缺水的历史性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兴修水利热火朝天,为后来修建红旗渠坚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县委书记杨贵更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与十万林县人民一起在战天斗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在巍巍太行山腰“抠”出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不仅让林县人民彻底告别了极度缺水的苦难历史,更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唯有拓宽历史视野,方能充分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天斗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概与巨大成就。

回望五千余年中华文明史,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理解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状态

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映射在中原大地,形成了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新乡南太行先进人物群体等典型,这也是中原山水长期塑造的产物,与山河地理尤其是滔滔黄河、北部太行山、南部大别山等息息相关。

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交界地带的大别山军民28年红旗不倒,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旗渠横贯太行山腰1500公里,水源是太行山腹地的浊漳河。愚公移山,对象正是太行山以及王屋山。焦裕禄书记栉风沐雨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的盐碱地,正是明清以来黄河在豫东长期泛滥尤其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导致的结果。新乡先进人物群体,南临黄河,北依太行,战天斗地,薪火相传,成就镌刻在巍巍南太行之上。他们的普遍特征是为了生存需要,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敢教日月换新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乐观主义的革命气概。

纵观五千余年中华文明史,人与自然的关系走过了如下轨迹:蒙昧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极端畏惧自然。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组织水平的提升,人类逐渐迈出认识、改造自然的步伐,然而仍不时受到旱涝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困扰,并形成“天人感应”的哲学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为建设美好家园,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到处热火朝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富起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山水如画。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与实践的巨大飞跃,是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中和”状态,而“中”正是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从蒙昧时代的畏惧自然到长期的改造自然,再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这是林州人民从战太行到美太行“四部曲”的历史变奏,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启示。

【专家名片】魏淑民∣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所副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中原策顶端号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