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返贫阻断长效机制

2020-04-08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4月08日 07版 理论版)   作者:宋彦峰   点击量:1795
【字体: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指出,存在“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的情况,原因在于已脱贫人口中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存在致贫风险,这为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当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既有啃下“硬骨头”的任务,也有应对不稳定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返贫压力。为确保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我省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时刻,需要把巩固脱贫成果和阻断返贫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返贫阻断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既要立足当前、抓薄弱环节,也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确保高质量脱贫。高质量脱贫既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返贫风险,又能为后续巩固措施的实施留出施展空间。目前,我省53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但仍有35万贫困人口和52个贫困村以及由于突发疫情返贫、“三山一滩”等深度贫困地区需要重点关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脱贫之后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继续执行脱贫攻坚主要扶持政策,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以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全省扶贫工作人员更要强化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责任的落实,坚持重心下沉,防止出现工作松劲和懈怠,扎实开展“回头看”,实现脱贫攻坚的“打赢”和“打好”,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返贫监控预警机制。为提高返贫阻断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提前预判这些群体的返贫态势,需建立返贫识别、监控与瞄准机制,实现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未建档立卡的贫困边缘户等低收入农户的动态监管,加强预警机制建设。一是建立返贫预警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全程监测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利用大数据管理工具,通过对低收入群体数据的甄别、评判和监测等,分析低收入群体返贫的概率、成因和类型,及时发出返贫预警,为返贫阻断奠定基础。二是建立良好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传导渠道。在贫困村设置预警员,建立扶贫信息员制度,作为贫困户具体信息和基本情况的重要采集者,让贫困预警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对贫困户相关信息进行反馈,提升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处理措施以阻断返贫的发生。三是帮扶工作人员定期跟踪回访。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包户干部积极作用,对脱贫户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对已“销号”村、已脱贫人口持续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在脱贫后继续帮扶,以有力的、可持续的帮扶和措施阻断这些群体的再返贫。

造血能力提升机制。将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增强低收入群体的生计能力作为阻断返贫的核心内容。一是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持续发挥产业发展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构建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推动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提档升级,为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增长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搭建网络电商、“农超对接”等销售平台,实现低收入群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将产业扶持与扶贫相挂钩,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三是在扶志扶智上精准发力。一方面注重扶智,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以教育培训提升低收入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扶志,增强低收入群体的致富信心。要坚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强化对他们的正面引导,破除等靠要思想,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奔小康。

综合保障巩固机制。构建多重返贫阻断保障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推动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政策相衔接,堵住返贫后路。一是加大协同保障力度。我省要持续加大实施“464”重大专项,进一步整合和协调金融、土地、交通、水利、通信等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源,帮助贫困地区补齐发展短板,多路径、多维度推动贫困治理,提升脱贫质量,避免或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二是完善政策兜底保障。针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统筹落实好低保、特困救助、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降低特殊群体的返贫风险。三是加大保险扶贫保障。大力推进农业保险,为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生产发展提供保障,特别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一些低收入群体存在农业产业经营失败、产品滞销的情况,更需要发挥农业保险在突发风险中的稳产保供作用。建立贫困人口健康跟踪机制,把健康扶贫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机制,切实减轻低收入群体就医负担,降低返贫风险。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4月08日 07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