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外智见
-
【中国社会科学网】【理响中国】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媒体新作为
2023-10-25 -
【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学者新春调研忙
2023-01-30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3-01-12摘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科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集中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顺应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不断推进理论形态的与时俱进与实践形态的创新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征、趋势,标注出掌握历史主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历史方位;在社会发展阶段演进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民族复兴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政党优势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的合规律性、理论本土化的历史文化基因塑造等重大理论问题上作出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一带一路”的经
-
经济地理丨融圈强极 共谋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棋局
2022-12-24编者按 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站在时间的渡口回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区域绿色发展实现明显改善、区域开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
-
【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刻领悟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2022-12-05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实践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文献。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
院长王承哲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九届科学社会主义论坛并线上作主题报告
2022-11-22 -
【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入实践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2022-11-0710月29日,江苏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暨第十六届学术大会开幕式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表示,要研究好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实践指引、光明前景;要立足江苏现代化生动实践,自觉把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中,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实践。
-
【理响中国】牢记“三个务必”,奋进宏伟目标
2022-10-20 -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10-06 -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寻共富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2022-09-2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探寻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是各界学者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这十年之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2-09-14 -
【中国社会科学网】迈向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高质量发展述评
2022-09-1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二十大·二十题之“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创新中突出党的政治主体性
2022-09-05 -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进路
2022-08-25在2022年7月26—27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曾指出,以往的哲学仅仅局限于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抽象地解释世界,而真正的问题则在于在实践中改变世界。新时代,一以贯之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既不是抽象的理论教义,也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必须在实践中
-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着力点
2022-08-18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是在内忧外患条件下从外向内逐步推进的过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有着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独立自主特性和文明古国特征的发展历程,具有原生、内生、创新等综合性特征。
-
【中国社会科学网】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2022-08-1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近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则与近代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是世界历史横向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中国社会科学网】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
2022-08-08当下,文学研究中的空间或地理词汇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制图被用来展现文学状貌、绘制叙事轨迹、呈现地方文化。随着“空间转向”的发生发展,新的空间意识有力扭转了“历史想象优于空间想象的局面”,逐渐恢复了“历史与地理思维及阐释互补性的再平衡”(爱德华·W. 苏贾《寻求空间正义》)。事实上,“空间转向”并非对历史视野的抵制,而是打开过去被忽视或边缘化的“空间褶皱”。
-
【中国社会科学网】反思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2022-08-02在经过各种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绑架”之后,不仅具有明显“强制阐释”倾向的文学理论受到质疑,文学理论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也成为问题。一种颇具普遍性的批评声音是:文学是感性的、审美的,一旦用理论的方式来解读就势必会破坏文学的审美特性。
-
【中国社会科学网】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07-20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密不可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7月15日,“山东社科论坛2022——马克思主义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泰安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与农业生态文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新时代古籍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07-11中华古籍是中华民族记忆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宝库,它以自己的内蕴以及发展历程,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展示了它的心路历程。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从新时代高度定位了中华古籍工作,并对推动相关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这使中华古籍又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重新审视定位并规划自己,给学界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
【中国社会科学网】加强中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07-0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总结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