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学习考察小记
2006-06-23
来源:组稿:赵戈
点击量:1259
【字体:大 中 小】
经我院推荐和省委组织部选派,我院吴海峰同志于2003年8月中旬至12月下旬参加了河南省领导干部首期赴澳大利亚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班的33名学员,来自河南19个省直单位和11个省辖市。这次培训分为预培训和境外培训两个阶段:在头一个月(第一阶段)在郑州大学举办的预培训中,学习了英语、计算机知识、党的16大精神、安全教育、外交礼仪和外事纪律等。以后的三个月(第二阶段)培训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昆士兰大学举办。
在澳大利亚的培训内容丰富而充实。培训活动分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来自昆士兰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州政府、布里斯班市政府、洛根市政府以及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昆士兰州水资源研究中心、昆士兰州矿山开发与植被恢复研究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的80多位专家教授、政府官员讲授了60多个专题。培训班学员学习了澳大利亚的政府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与农业经济、城市建设与管理、区域规划与发展、教育与就业、小城镇建设与发展、WTO与国际贸易,以及澳大利亚历史和地理、澳大利亚移民与留学政策、澳大利亚民族政策和联邦体制等。二是实地案例教学。主要是采取参观考察的方式。学员们参观考察了布里斯班、黄金海岸、阳光海岸、洛根、伊普斯维奇、图文巴、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等市的市政管理、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和建设、公路建设、旧城改造、住宅设计和新区建设,以及部分农场、牧场、水处理厂、固体垃圾处理厂、小城镇、大学、国家森林公园和一些旅游景点等。通过参观考察,不仅看到了澳大利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领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看到了我们存在的差距。这次学习和考察的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了知识面,更新了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和培训,学到了新理论、新知识。特别是通过对澳大利亚的政府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农业与畜牧业、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WTO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三底线(Tripke Bottom Line)理论、投资与管理方面的三P(Pubkic-Private-Partnership)理论等的学习,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方法。
2、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通过这次学习考察,较全面了解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学到了思考问题新的角度和方法,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大的转变。在澳大利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可持续发展,要考虑长远,不能急功近利,而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落实。这就要求认识事物要有系统性,制定政策要有整体性,把握方向要有前瞻性,思考问题要有开放性,各项工作要有科学性。
3、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发达国家,以前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如今又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但澳大利亚人从未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谋求经济快速发展。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移民、教育、投资,澳大利亚都不断引入新观念。从中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更新观念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训班还通过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考察,多方面学习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社会管理、政府职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从中看到了河南与澳大利亚的差距,增强了忧患意识。澳大利亚有着辽阔的疆土(768万多平方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少的人口(仅2000万人口)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之相比,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加之底子薄、基础差,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奋起直追,差距会越来越大。
5、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学员们在与澳方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交流中,一方面注重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同时又利用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宣传河南。在课堂讨论、参观考察以及日常交往中,学员们主动介绍河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主动介绍河南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发展潜力。培训班还与昆士兰大学学生和学者联谊会、旅澳知名华人联谊会、澳中友好协会昆士兰分会、昆士兰州华人科学家协会等组织共同举办了联谊会、电影招待会等活动。通过这些介绍和活动,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洽谈了合作。
6、明确了使命,增强了信心。这次上级领导部门选派学员到澳大利亚学习,用省委领导的话来讲就是要培养战略眼光与国际思维。通过3个月的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了省委领导讲话的精神,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原大地的河南,一定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抓住当前面临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尽快把经济发展上去。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学习的成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7、提高了英语水平,强化了电脑操作技能。在赴澳大利亚学习之前,尽管英语有一定基础,但听力和口语一直是难以逾越的薄弱环节。刚到澳大利亚时,听课非常吃力,尤其是不能适应澳大利亚口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员们特别注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课前认真预习课程,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课间积极与外教老师交流,课外和考察时间主动与当地人交谈。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昆士兰大学图书馆配备有很多电脑,为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而且图书馆的数据库发达,不论查阅什么样的资料,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了解到大量有用的信息。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学员们在浏览信息、查阅资料、用电脑写作、收发电子邮件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方面可以说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
在澳大利亚的学习考察中,学员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应该持辨证的扬弃的观点。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对于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和管理技术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并加以吸收消化和运用。但同时对其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东西要批判与摈弃。例如,赌场、妓院等腐朽的东西要抵制。一些非效率的东西也不能照抄照搬。再如,澳大利亚为了鼓励生育,国家给生育大量的财政补贴,不仅严重挫伤了纳税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一些多生育者养成了不做工作的依赖思想和习惯,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而且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采取鼓励生育的做法显然也不符合国情。总之,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对待外国的理念和经验,借鉴和吸收其科学的先进的东西,批判其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拓宽了知识面,更新了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和培训,学到了新理论、新知识。特别是通过对澳大利亚的政府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农业与畜牧业、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WTO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三底线(Tripke Bottom Line)理论、投资与管理方面的三P(Pubkic-Private-Partnership)理论等的学习,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方法。
2、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通过这次学习考察,较全面了解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学到了思考问题新的角度和方法,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大的转变。在澳大利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可持续发展,要考虑长远,不能急功近利,而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落实。这就要求认识事物要有系统性,制定政策要有整体性,把握方向要有前瞻性,思考问题要有开放性,各项工作要有科学性。
3、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发达国家,以前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如今又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但澳大利亚人从未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谋求经济快速发展。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移民、教育、投资,澳大利亚都不断引入新观念。从中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更新观念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训班还通过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考察,多方面学习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社会管理、政府职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从中看到了河南与澳大利亚的差距,增强了忧患意识。澳大利亚有着辽阔的疆土(768万多平方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少的人口(仅2000万人口)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之相比,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加之底子薄、基础差,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奋起直追,差距会越来越大。
5、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学员们在与澳方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交流中,一方面注重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同时又利用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宣传河南。在课堂讨论、参观考察以及日常交往中,学员们主动介绍河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主动介绍河南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发展潜力。培训班还与昆士兰大学学生和学者联谊会、旅澳知名华人联谊会、澳中友好协会昆士兰分会、昆士兰州华人科学家协会等组织共同举办了联谊会、电影招待会等活动。通过这些介绍和活动,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洽谈了合作。
6、明确了使命,增强了信心。这次上级领导部门选派学员到澳大利亚学习,用省委领导的话来讲就是要培养战略眼光与国际思维。通过3个月的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了省委领导讲话的精神,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原大地的河南,一定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抓住当前面临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尽快把经济发展上去。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学习的成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7、提高了英语水平,强化了电脑操作技能。在赴澳大利亚学习之前,尽管英语有一定基础,但听力和口语一直是难以逾越的薄弱环节。刚到澳大利亚时,听课非常吃力,尤其是不能适应澳大利亚口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员们特别注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课前认真预习课程,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课间积极与外教老师交流,课外和考察时间主动与当地人交谈。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昆士兰大学图书馆配备有很多电脑,为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而且图书馆的数据库发达,不论查阅什么样的资料,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了解到大量有用的信息。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学员们在浏览信息、查阅资料、用电脑写作、收发电子邮件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方面可以说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
在澳大利亚的学习考察中,学员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应该持辨证的扬弃的观点。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对于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和管理技术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并加以吸收消化和运用。但同时对其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东西要批判与摈弃。例如,赌场、妓院等腐朽的东西要抵制。一些非效率的东西也不能照抄照搬。再如,澳大利亚为了鼓励生育,国家给生育大量的财政补贴,不仅严重挫伤了纳税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一些多生育者养成了不做工作的依赖思想和习惯,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而且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采取鼓励生育的做法显然也不符合国情。总之,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对待外国的理念和经验,借鉴和吸收其科学的先进的东西,批判其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