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启示 感受 建议

2008-08-11   来源:《科研快报》08年第28期   点击量:1115
【字体:
    我是在2008年5月21日~26日随同林书记、喻院长一行去安阳,5月25日~30日随同林书记去焦作,参加了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我的感触很深,正如喻院长所说,仔细梳理梳理思路,会有很多收获。

    5月21日,当时正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三天,举国哀悼的氛围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可以说就已经化悲痛为力量,随同林书记、喻院长以及农村发展研究所、企业活力的几位同仁和几名年轻同志踏上了去安阳调研的旅程。这次调研总结起来我有四个词可以概况,那就是评价、启示、感受、建议。

    首先是评价。我对这次调研的评价有四句话,那就是:

    走出来一条新路。也即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的路。我们以往的理论大多停留在室内和书本上,虽然也会有和实际结合的例子,但并不多见,但是这次举全院之力,有近百人次参加的调研活动是以往不曾出现过的,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新的气象。

    开辟了一块天地。也就是真正见识了社会大天地、河南大舞台。自从河南提出两大跨越以来,我们也写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做了很多相关的评论和评析,但是说实话,两大跨越在基层的具体实施,我们并不清楚,而这次下去,才真正看到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舞台,虽然是一些典型和缩影,但足够我们了解实际的发展。

    拉近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基层与省会、现实与理想。我们很多的科研同志,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社科院,几乎是从一个学校进入另一个高校,对社会的感知和阅历几乎为零,待人接物还带有强烈的学生色彩。这次调研给了他们一个实际学习的机会,拉近了他们同社会的距离。当然以省会学术研究团体的身份赴基层调研,本身就拉近了基层同省会的距离。

    叫响了一个品牌。也就是真正社科院的品牌。从我个人来说,有很多下去的机会,但以往都是跟旅游局、文化局等单位一起,说实话没有一种归属感。而我们这次调研,尤其是到安阳,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欢迎“社科院调研组一行来某地指导、考察”字样的条幅,真正体会到社科院作为一个科研品牌在基层的社会影响。

    其次是启示。我的启示也有四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

    做专家首先要当好“博士”。这个博士指的是博闻强记,博览社会知识的专业人士。

    干大事更要从小事做起。不管是平常的理论研究还是渐趋明朗的对策规划,所有的大事都是在小事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不要以为平常做的一些事很琐碎,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正是有了这些细微的积累,我们的大事才有了成功的前提。

    搞开发首先要打好基础。就像我平常一直说的,如果我们平常不打好科研基础,不做好学术素养的储备和提炼,想要一下子写出深刻的企划是不可能的。

    搞理论更要注重实践。说实话,关起门来搞科研已经是一种历史了,如果我们现在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以理论对理论的层面上,没有深切的实践体会,想要做好科研是不现实的。

    第三是感想。通过调研,我有以下感想:

    1、团队意识。现在整个社会都强调团队意识,包括招聘人才都要看他的协作能力和意识,分工合作是一个单位、一个团队成功的最大要素,如果我们自己各自为政,疏于合作,再论成功和集体荣誉就是奢望。

    2、大师风范。所谓的大师就是兼备学术研究者、社会活动者和战略策划者三重身份。给我影响深刻的就是喻院长,可以说他兼有了这三种身份,不管是座谈还是实地考察,在听完当地的工作汇报后,喻院长总能马上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对策,而那些对策都让下面的人非常佩服和信服。

    3、三色并举。所谓三色就是保持本色、形成特色、要有起色。这也是我经常对所里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所提的要求,我们的科研工作,如果达不到这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是不成功的,至少是有缺憾的。

    4、兼容并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要求。

    5、二元结构。我这里所说的二元结构就是院、所两级,要各司其职、各尽其守。

    6、高低有别。我们要做到小事低大事要高,院内低社会要高,姿态低水平要高。

    第四是建议。我的建议主要有这五个方面:

    1、工作要做细。在做调研前要有详细的工作方案,调研中要认真、细致、深入的调研,要使调研活动全面化和常态化。

    2、研究所要做实。日常科研应该是所为研究团队,压任务、压担子,权责落实,以朝着务实、出成绩、出人才的学风导向发展。

    3、政策要配套。能把调研活动形成一种机制和常态,让人人都能有机会下去调研,亲自感受宏观的理论和微观的实际的区别和联系,让科研人员走向社会,为科研转化为实际成果提供良好的平台。

    4、平台要做大。应该以研究所为依托,和基层广泛接触,使我们的研究有“四有”,也就是有依托、有网络、有阵地、有成果。

    5、思路要开阔。我们一直在倡导开门办院,而开门办院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要有开阔的思路和超前的意识,应该在以往的基础上形成成果发布制、分院基地制、学术转化制、人才社会制。

    只要我们有立足河南的明确定位、扎实研究的基本功力、视域开阔的宏观认知、持续不断的学术创新,相信我们的研究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评价  启示  感受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