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
2015-03-04
来源:《河南日报》2015年3月4日09版
作者:石涛
点击量:1047
【字体:大 中 小】
拓展金融、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破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瓶颈制约,是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谢伏瞻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随着河南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豫军”已经具备了协同服务河南省地方发展的良好基础,“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对于推动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创新“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城镇化、三大战略等为切入点,提高“金融豫军”协同服务效率,推动全省地方发展迈入新台阶。
“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金融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是“金融豫军”协同服务有利于提升河南省金融品质,增强本土金融竞争力。规模小、组织不完善、竞争力不强是河南省本土金融机构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而“金融豫军”通过“组团”式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规避本土不同金融机构的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树立“金融豫军”的品牌,增强本土金融产业的竞争实力。二是“金融豫军”协同服务有利于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效率,加速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协同式发展,“金融豫军”能够充分调动并加速河南省本土金融资源的整合,及时地解决本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错配问题,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效率,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弯道加速。三是地方发展有利于加速“金融豫军”的崛起,完善协同服务体制机制。新常态下,河南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源,给“金融豫军”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省内复杂的金融需求也能够对“金融豫军”的协同服务体制机制进行检验,推动协同服务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
“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2014年,谢伏瞻省长点赞“金融豫军”崛起,“金融豫军”具备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是“金融豫军”规模大,增速快。2014年,河南省全社会融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存贷比比例首次超过90%,银行业存贷款增速同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金融规模逐年扩大,多年来河南省信贷投放不足的困境得到显著缓解。二是“金融豫军”种类多样化,组织机构体系日趋完善。2014年,中原银行、中原保险、洛阳银行金融租赁相继成立,中原证券香港成功上市,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获批,28家县级农信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小微企业增信债试点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全面启动,由此,河南省已经建立起了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在内的相对完善的本土化金融体系。三是互联网金融为“金融豫军”协同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互联网让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化、便利化、普惠化,借助传统金融的大数据、分析手段等,互联网金融更容易找到融资需求和信用缺失,从而能够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抓住互联网金融机遇,就能够实现弯道加速发展。长期以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河南省本土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业务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上处于同一起跑线,抓住互联网金融契机,有利于“金融豫军”加速发展,增强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金融豫军”的协同服务地方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发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建立“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创新组织体系。为处理好“金融豫军”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制度保障的合作博弈,需要建立起以省级横向协商和纵向协调相适合结合的组织架构。横向协调主要表现为常态化的“金融豫军”管理者联席会议制,通过协调,共谋河南省经济发展大计。纵向协调主要表现为省委、省政府组建的“金融豫军”协同发展委员会,通过顶层设计、重大项目协调,保障本省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共同发展基金,对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可由“金融豫军”发起设立相应的项目发展基金,对急迫性强、难度高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要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区域内大型跨界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三是金融援助机制创新。依据河南省内不同地域发展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将各类“问题区域”作为区域援助对象,构建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区域金融援助机制与政策。
“金融豫军”协同服务地方发展的着力点
新常态下,河南省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速换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为此,“金融豫军”协同服务河南省发展必须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一是构建多元化城镇建设筹资协同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并加大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发行市政债券,推动有偿债能力的投融资平台定向增发城投债,同时,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导,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母基金,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等功能类项目和产业类项目,有条件的市县也可探索设立子基金,实现母子基金联动。二是激活资本市场,发展多种方式服务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先进制造业主要是以高加工度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集群化特征明显、人力资源利用充分。协同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债券、融资租赁以及并购等多种金融服务方式,有利于解决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金融问题。针对本省的实际,可以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引导各类企业提升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和诚信水平,支持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再融资;设立债务融资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放债券。同时,积极推动以中州证券为牵头的河南省股权交易中心的成立,激活河南省股权市场,挖掘、培育省内上市储备项目,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积极服务于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可以发债、直投等金融创新型业务协同为河南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综合型融资服务。四是推动河南省建立高成长性服务大省。目前,河南省正在加快建设高成长性服务大省,需要积极协调使用银行、基金、债券等金融资源。一方面,加大服务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重点企业授信额度,扩大贷款规模,在国家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一方面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扩大中小服务业企业信贷投放规模,发展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支持。同时,服务业企业可通过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上市企业还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运用抵押品进行抵(质)押贷款业务。五是积极服务于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协同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提高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带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发展。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创新发展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推动涉农企业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确保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包括涉农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融资。(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