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重构发展动力
编者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在速度、结构、动力等方面,都将持续表现出新的特征。发展动力已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机制体制创新是各种创新的基础。我省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需要遵循怎样的价值取向,突破口又在哪里?为此,本报记者特邀省社科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两位专家、学者,就此谈谈他们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主持人:李力
嘉宾:
谷建全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郭爱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主持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请两位专家谈谈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谷建全: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等多方面,而制度创新即体制机制创新是各种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说到体制机制创新,首先应了解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所谓体制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框架;二是构建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体制;三是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所谓机制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也就是产品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销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决策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内在的发展动力。企业的发展、区域的发展要有持续的、源源不断的活力。三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等都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郭爱民: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创新。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的内涵,不仅是科技创新,而且包含了发展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发展改革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来讲,改革既是强大动力,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行动。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在速度、结构、动力等方面,都将持续表现出新的特征。发展动力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实现方式,是新的发展模式,新的产业形态。通过新的资源整合方式,产生新的经营方式,新的业态,获得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发展模式的创新,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业务模式的创新,也需要新的体制机制环境。新业态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深化改革,需要创新引领。
创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主持人:刚才两位专家谈了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那么,我省在这方面目前存有哪些制约因素?我们在进行新一轮机制体制改革时,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取向?
郭爱民: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1+2”的布局(紧跟中央,聚焦影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郭庚茂书记提出,首先要贯彻中央精神,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出台的改革方案承接到位、落到实处,不能悬空。然后是结合河南实际,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省;做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衔接协调。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1+2”布局,符合改革发展规律,符合河南实际。在全面深化改革“1+2”布局的指导下,各方面的改革有效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体制机制创新合力不足越来越明显。专项改革分散到各专业职能部门,单兵突进,缺乏综合配套,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初期推进的都是浅层次的,比较容易的体制机制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艰巨性、复杂性、风险性和推进难度都在不断加大。
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所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会成为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的巨大阻力。另外,由于有些领域改革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体制机制创新的效果往往与预期效应存在较大差距等,使体制机制创新成本越来越大。
谷建全:制度的核心是价值理念。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既是价值引领的过程,也是价值体系塑造的过程。上一轮改革主要以效率为基本价值取向,新一轮改革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这就需要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丰富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现代国家成长相适应的新的价值内核。因此,河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也要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出发,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在强调效率价值的前提下,更多兼顾公平价值。以往体制机制创新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优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新的一轮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更多重视公平的价值取向。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在优化行政权力配置的前提下,更多地重视权力制约。以往的政治体制机制创新较多地注重权力的配置,虽然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专业化管理要求,但同时也出现了行政权力部门化和分散化,进而衍生出部门利益倾向。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则需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完善。
在社会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强化治理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社会正义。传统社会管理以行政权力为枢纽,现代社会治理必须以正义为基本价值。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要更加重视社会正义,逐步消除特权,形成基于起点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新的社会体制机制。
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重视文化产业价值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文化的核心价值功能。以往的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侧重于文化的产业功能。下一轮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将文化的价值功能上升到突出位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强调当代人价值诉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后代人的价值诉求。以往体制机制创新主要追求即期发展,下一步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同时基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价值诉求,构建从源头保护,到治理、到追责、到修复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根据河南发展阶段新特点,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主持人: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既要遵循中央统一部署,又要立足基本省情,凸显河南特色。目前,我省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正在有序稳步推进,有些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已显现初步效果。从推行的情况看,应把握的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谷建全:在体制机制创新方向上,要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指向相一致。河南省委《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简称《战略纲要》),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指导原则和基本遵循。因此,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目标、重点和任务等,都要和《战略纲要》的指向相一致,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放大三大 国家战略规划的总体效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新时期河南发展新优势,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在体制机制创新目标上,要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体目标相统一。河南发展的总目标,经历了由“中原崛起”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再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认识深化过程。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均衡的基本省情仍然是阻碍全省发展的最大矛盾,以改革促发展仍是河南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可以说,改革仍然是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河南科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因此,河南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必须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体目标相统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体制机制创新重点上,要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然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河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的重点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抓住事关河南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务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体制机制创新举措上,要突出河南特色,彰显河南比较优势。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各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行动指南。但要将这些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并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作为河南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就应该在服从中央统一部署的前提下,结合省情,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从河南实际出发制定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把河南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抓住三大国家战略赋予河南的先行先试权,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为全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引领河南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高端发展等。
郭爱民: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能一蹴而就。河南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需要根据河南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要解放思想,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意识。根据中央的安排和部署,河南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和举措,要落实好这些思路和举措,需要全省上下坚定改革信心,焕发改革勇气,凝聚改革力量,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激发新的活力和动力。
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进一步解决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要突出问题导向,找准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现阶段影响河南发展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旧体制机制对发展和稳定所带来的制约和束缚,为河南改革开放提供新的更大的能量。
要打破部门利益,勇于破解改革创新难题。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重点,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要重视法治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到体制机制创新于法有据,在法治的框架下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用法治来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的成功。
要坚持务实求效,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落实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把务实求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守土有责,主动出击,把体制机制创新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