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云:做一名纯正干净创新担当的社科人
2016-09-17
作者:邓小云
点击量:1952
【字体:大 中 小】
2016年9月2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省人民会堂主持召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幸现场聆听谢书记的讲话,我作为一名社科研究工作者受到很大鼓舞,得到很大启发,感触颇深。
一、谢书记讲话的四“度”
谢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有高度、深度、亮度、温度。
高度。谢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等等。这些提法,站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地思考社科研究工作的方向性和引领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把脉社科研究工作的痛点和要点,并从“打造中原品牌”“建设新型智库”“强化组织保证”等顶端设计为不断繁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注入切实保障,可谓站位高、谋划远、影响大。
深度。谢书记的讲话宏大博深,提出一个论题后都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如他强调“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时,指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增强“软实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迫切需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调“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时,提出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为根本任务,把打造中原品牌作为重中之重,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基础;强调“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咨政辅政、服务决策的作用”时,提出要注重顶层设计,要注重出题目交任务,要注重成果转化;要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强调“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时,提出各级党委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强化政治领导、加强工作指导、加大保障力度;等等。这些内容逻辑严密、剖析有力、论述深刻,处处彰显着社科研究者的睿智和行功。
亮度。谢书记对进一步推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如弘扬中原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具有中原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一批中原品牌的学术成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以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战略性和前沿性问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把听取智库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程序和步骤,使各个智库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围绕深入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区五大国家战略出谋划策,为推动河南实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等等。这些内容深化了认识,明确了重点,从调结构、转机制、育人才等方面对推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了新颖、扎实的布置。
温度。谢书记的讲话蕴含着对社科研究工作者浓浓的关怀。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和转化机制,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际的科研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基础,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遴选培育机制,培育良好学术生态,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等等。这些内容呼应群众关切、适应现实需求、满足社会期待,提振了社科研究工作者的激情和信心,疏浚了社科研究工作的源头活水。
二、社科人的四“做”
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对社科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深化了认识、增强了自觉,我深深感到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一名社科人至少要做到四点:纯正、干净、创新、担当。
做一名纯正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科人首先要抱持一颗纯正的学术之心。思想纯正不纯正关系到研究导向和研究效用问题,一个人思想中有多少私的东西、伪的东西,他的研究结果就有多少混乱偏差的东西。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形势复杂,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一些抹黑、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不时泛起,加快发展哲学科学有利于更好巩固和驾驭意识形态思潮。作为一名社科研究工作者,务必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把自己的研究之基牢牢搭建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上,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结合起来,反对和纠正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地理解、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做法。
做一名干净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风问题的重要性。培育良好学术生态,对社科人而言,就是要树立注重诚信、健康活泼、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的优良学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古以来学术研究的集大成者,无不是实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度统一。现实中一些人以牟利为目的拼造所谓的研究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种种学术不端现象、学术不规行为扰乱了本应“崇尚精品、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社科研究者必须自觉、坚决抵制这种不正之风。只有每一名社科研究者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潜心治学,都守得住良知、经得住诱惑、摒弃掉浮躁,才会带来整个社会学术生态的持久优化、净化。
做一名创新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深深体会到学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无不以创新为最强劲的原始动力。创新表现在社科研究领域,就是要求社科人一定要有问题意识,不停留于重复性、低层次研究,要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问题研究,要抓特色、重质量、补短板,因循新形势、研究新问题,重视研究成果的质量问题。基础研究领域要敢于创立新知,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不断概括出有理论深度、体系化的科学、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国际上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科学的治理需要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需要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知识需要科学的智库。现阶段河南处于爬坡过坎、增速发展的紧要关头,“五大国家战略”等亟须深化研究,作为中原智库一分子,要争取在这些方面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供有质量的对策建议。
做一名担当的社科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社科人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一定要有担当,才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担当就是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什么、主张什么、追求什么,都不能脱离人民的需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体现对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成果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为此,社科人一定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实现政治立场、学术取向、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
责任编辑:刘兰兰
一、谢书记讲话的四“度”
谢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有高度、深度、亮度、温度。
高度。谢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等等。这些提法,站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地思考社科研究工作的方向性和引领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把脉社科研究工作的痛点和要点,并从“打造中原品牌”“建设新型智库”“强化组织保证”等顶端设计为不断繁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注入切实保障,可谓站位高、谋划远、影响大。
深度。谢书记的讲话宏大博深,提出一个论题后都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如他强调“切实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时,指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增强“软实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迫切需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调“努力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时,提出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为根本任务,把打造中原品牌作为重中之重,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基础;强调“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咨政辅政、服务决策的作用”时,提出要注重顶层设计,要注重出题目交任务,要注重成果转化;要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强调“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组织保证”时,提出各级党委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强化政治领导、加强工作指导、加大保障力度;等等。这些内容逻辑严密、剖析有力、论述深刻,处处彰显着社科研究者的睿智和行功。
亮度。谢书记对进一步推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如弘扬中原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具有中原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一批中原品牌的学术成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以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战略性和前沿性问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把听取智库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程序和步骤,使各个智库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围绕深入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区五大国家战略出谋划策,为推动河南实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等等。这些内容深化了认识,明确了重点,从调结构、转机制、育人才等方面对推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了新颖、扎实的布置。
温度。谢书记的讲话蕴含着对社科研究工作者浓浓的关怀。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和转化机制,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际的科研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基础,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遴选培育机制,培育良好学术生态,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等等。这些内容呼应群众关切、适应现实需求、满足社会期待,提振了社科研究工作者的激情和信心,疏浚了社科研究工作的源头活水。
二、社科人的四“做”
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对社科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深化了认识、增强了自觉,我深深感到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一名社科人至少要做到四点:纯正、干净、创新、担当。
做一名纯正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科人首先要抱持一颗纯正的学术之心。思想纯正不纯正关系到研究导向和研究效用问题,一个人思想中有多少私的东西、伪的东西,他的研究结果就有多少混乱偏差的东西。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形势复杂,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一些抹黑、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不时泛起,加快发展哲学科学有利于更好巩固和驾驭意识形态思潮。作为一名社科研究工作者,务必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把自己的研究之基牢牢搭建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上,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结合起来,反对和纠正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地理解、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做法。
做一名干净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风问题的重要性。培育良好学术生态,对社科人而言,就是要树立注重诚信、健康活泼、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的优良学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古以来学术研究的集大成者,无不是实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度统一。现实中一些人以牟利为目的拼造所谓的研究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种种学术不端现象、学术不规行为扰乱了本应“崇尚精品、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社科研究者必须自觉、坚决抵制这种不正之风。只有每一名社科研究者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潜心治学,都守得住良知、经得住诱惑、摒弃掉浮躁,才会带来整个社会学术生态的持久优化、净化。
做一名创新的社科人。学习谢书记的讲话,我深深体会到学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无不以创新为最强劲的原始动力。创新表现在社科研究领域,就是要求社科人一定要有问题意识,不停留于重复性、低层次研究,要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问题研究,要抓特色、重质量、补短板,因循新形势、研究新问题,重视研究成果的质量问题。基础研究领域要敢于创立新知,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不断概括出有理论深度、体系化的科学、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国际上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科学的治理需要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需要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知识需要科学的智库。现阶段河南处于爬坡过坎、增速发展的紧要关头,“五大国家战略”等亟须深化研究,作为中原智库一分子,要争取在这些方面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供有质量的对策建议。
做一名担当的社科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社科人肩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一定要有担当,才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担当就是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什么、主张什么、追求什么,都不能脱离人民的需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体现对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成果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为此,社科人一定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实现政治立场、学术取向、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
责任编辑:刘兰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