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锁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

2016-10-20   点击量:1398
【字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董锁成



  尊敬的梁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报告的题目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提出的,因此为了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顶层设计以及我们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今天尽量用英语做演讲!
  
  梁主席、唐迈教授,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今天要讲的是“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模式,这是我们项目组的一个研究成果,我现在就把他们呈现出来,尤其是对于我们西方的听众。我们要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愿景以及“一带一路”主要关键点,第二部分是我们的环境和经济模式,第三是绿色发展模式。
  
  2013年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提出了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主要强调一下我们在政策方面的工作,我们的贸易、通信、货币流通以及人之间的互联,我们要创造政治互信、经济协调、文化包容以及利益共同体,我们有责任并且有这么一个义务,同时我们要推广我们进一步的合作,发展以及各国的繁荣,尤其是欧洲以及非洲国家,当然还有我们的沿线国家。那么我们的现实是什么呢?我们的地理环境怎么样?我们的经济模式怎么样?以及相关的政策、地缘政治的形势怎么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科学家而言,对于领导人而言,以及对于各位而言都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从我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些领域的问题或者有些国家他们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具有非常敏感的地缘意义,比如说他们会面临沙尘暴、地震等等地缘条件,从西部到东部都有。这是一个总体的地图,我们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图,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其实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同时沿着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都标注出来了。事实上其实有三条线,第一条是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然后到了中亚,然后到了欧洲,然后到了北海地区,也就是英国的北海,第二条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印度,再到地中海,然后再到欧洲。又一条是从俄罗斯走廊也跨入这个地区,从西伯利亚地区穿过,有一万公里之长,从海参威到到莫斯科以及西欧。
  
  接下来我讲一下“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愿景以及关键点。首先讲一下原则,这个倡议其实它是遵循了联合国宪章的最高原则。第二点这个倡议也囊括了我们的发展战略,共同来满足所有沿线国家的利益,其中包括欧洲、欧亚的策略,我们的草地战略以及蒙古、哈萨克斯坦,还有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的战略,还有很多国家有很多战略我们都符合了,同时也符合了外交政策,也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1949年之后新中国新政府提出来的,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最后一点是我们的和谐以及包容的理念。这不是排他性的,完全是包容的,并且是和谐的。下面我来谈一下框架,我们是为了共赢的合作,我们来推广共同发展、繁荣,通往和平与友谊的目标,方式就是来加强互相理解与互信,他要符合五大合作原则,第一是政策协调,第二是设施的互联,第三自由畅通的贸易,第四是金融融合,第五是人文交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看这个地图,这是“一带一路”所覆盖地区的地图,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战略。我们看两个蓝色圆圈,这是亚洲的圈,这是欧洲的圈,什么意思呢?其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地区,东亚圈包括远东地区,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当然也包括了日本。欧洲圈包括最发达的工业国,以及技术最强的国家,他们的发展程度也是最高的。从区域来看他们都有比较优势,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其中也包括那些内陆国家,比如说中亚地区的国家,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这个地区他们所拥有的潜力是最大的,包括自然资源,这是最重要的经济带,也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中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等,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我们经济方面的环境问题,我们用了远程传感技术完成相关工作,考察了100多个国家的情况,我们用的是2013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分析一下我们在空间方面的模式,这是我们的地形图,地势最高的地区也是世界上的一脊就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所在地就位于这个中心位置,70%的地区海拔是低于1000米的,所以这个地形条件适合人类居住,三分之一低于2000米的海拔,也就是平原,所以适宜于人类居住,但是对于土壤来说怎么样呢?我们发现有36种土壤类型,这很复杂,他们的土壤非常肥沃,其实在生物多样化方面也非常丰富,基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土壤非常肥沃,同时人类的民族、种族非常多样,文化、宗教也非常丰富,当然政治实体的种类也非常多。
  
  (PPT放映)这是在土耳其干旱的草原,这是中亚地区的地形,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的地形,北非地区的地形,那有很多沙漠,他们每年的降水量是低于200毫米,但是他们的降水非常大,超过了2000多个降水量,这是降水量的图以及他们地理区域的类型,非常复杂。再来谈一下他们大气的运行也非常强,这个地区主要特征是西风带,全年都是从西吹向东,这是气流超过2500米的高空的气团,有大量的气团控制了这个地区,并且气团非常强。污染物也分布非常复杂,主要是从西转向东,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这里是该地区的空气分布图,是从西到东的情况,这个地区也一样,我们的硫酸盐光学的深度,当然还有一些污染物的分布,对于环境而言这个地区其实是高度融合的,是互相影响的。这是尘埃大家也可以看到,是从黄带也就是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大陆的,当然还有来自海上的尘埃。
  
  对于科学家而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对于总的策略而言我们的工作非常明确,定位很明确,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经济发展、文化还有其它方面,单独的科学是没有的,对于科学家而言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推动全球化的策略,11月份中科院就邀请了27家沿线国家的科学院来举行一次峰会,目的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一下这些沿线的科学状况,当然会议是在北京举行的,所以我也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此类会议,是在北京的友谊宾馆,11月7号到8号,是非常顶尖的科学家,来自27个国家,有两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许多是各国科学院的院长。
  
  我们选出了九个重点,包括资源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科学研究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变迁以及动力,我们的可持续利用,我们的思路沿线国家的土壤,第二点是空间特征以及生态的互动机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还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这些都是针对于丝路经济带的不同国家,第三点是评估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服务功能,我指是丝路经济带的生态服务功能,第四点是监测、预测、预警治理跨界反沙漠化的科技,当然也包括沙尘暴、干旱、水土流失等摧毁性自然灾害。接下来是要评估相应的影响以及响应措施,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还有丝路带的科技信息系统、大数据分享机制平台以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还有贫困以及国际扶贫的事业与机制,我们要谈一下我们的共同利益以及合作战略。还有国际科学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丝路经济带的智囊团。
  
  从2005年开始中国中科院已经开始了与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合作,我们实施了共同的科学探测在华北地区、蒙古地区还有俄罗斯。这位是科学家智囊团的主管领导孙九龄院士,他当时正在访问俄罗斯的科学院,这是我们探索的路径,靠近的经济带,我们从北极考察到了黄河流域,又从太平洋考察到了中亚地区。我们访问了俄罗斯的科学院,同时也会见了他们重要的领导,2007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长也率团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进行交流合作,这幅图是这些分会上面我们也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同时也会见了他们的副院长,也会见了俄罗斯联邦理事会的副主席。我们视察了贝加尔湖。当然还有他们远东地区也发表了相应的论文以及相应的出版物,这是都是我们在国际论坛上所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第一次国际会议,是丝路经济带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是在2014年的时候,超过20个国家参加了我们的这次会议,我们也成立了国际科学家联合会,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探讨。
  
  (PPT放映)这是我们的经济模式,这个地区包括100多个国家,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巨大差别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西欧地区那些国家他们的人均GDP超过3.4万美元,但中国只有1.7万美元,但是对于中亚地区只有4000美元。对于工业化而言,为了促进发展,这是他们的发展速度,我们也看到他们的对比非常鲜明,存在巨大差距。对于城镇化我们看一下丝路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两大城市带,中国的科技部已经审批通过了一个重大项目,来进行勘探、侦查对于沿线国家。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地区存在这么多国家,并且人口众多,又有不同的宗教以及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把握发展,如何实施我们的“一带一路”策略呢?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战略,就是所谓的绿色发展模式,这其实也是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会贯彻的发展策略。
  
  第一点是生态文明模式,生态文明模式提出来的时候,其实是政协第十八次会议提出来的,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战略,从政策上来看已经成为一种实际行动,尤其是对于接下来的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做好这项工作,从政治,从生态环境,从文化以及社会角度,我们提出六大战略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个就是生态经济,我们要发展绿色以及低碳的行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的农村以及生态的社区、生态文化,传统上中国的自然就应该是和谐的,并且要符合我们的利益,生态空间保证我们的生态安全,保证自然资源储备,这才能形成我们的生态以及绿色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应该是低碳的。还有就是生态文明相应的机构,比如说贵州,他们已经成立了生态专门的一个机构,比如法庭、警察,如果有人砍树他们就会逮捕这个人,这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点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的循环经济它的形成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比如说丹麦、美国以及德国,他们有3R原则,就是减少再利用再循环,但是那些国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水平很高,并且财力很雄厚,但是对中国而言我们的水平就相对落后一些,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并且我们的收入水平是处于中等偏低的,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中国如何来发展再循环经济呢?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面对不同的条件与西方国家相较,所以我们就提出了相应的做法,我们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基于刚才所谓的减少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第一个就是企业的循环经济进行生态设计、进行清洁生产。第二点是产业循环,这一点包括农业以及第三产业,更要把它们纳入到产业循环里边,我们要发展生态农业。第三个就是区域循环,从农村到乡镇形成一个循环,最后形成一个循环的社会,由此来实施绿色理念,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区域循环。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情况,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中国中央政府推出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个产业链是在比较落后地区提出的定西县,其实是重要的贫困地区,也非常有名,为什么呢?因为贫困而出名,以及扶贫工作陈旧,在联合国框架当中扶贫工作做得不错,所以他们就提出土豆产业链,进口土豆籽然后进行好好种植,然后让它们好好成长,然后进行加工,最后成为一种产业产品、工业产品。还有蘑菇的产业链,这是在实验室里边进口土豆籽是从美国以及欧洲进口的,他们是在温室里边,当然是在室外,他们有各自的产品,我们也会做一下计算,我们会看一下这种发展模式,也就是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角度来进行衡量,并且出版了我们的论文,我们的生态建模论文,这是循环的模式。
  
  这个案例在中国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什么呢?森林资源在中国是非常有限的,去年中国政府禁止砍伐老树,这个工厂是用于造纸的,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使用的纸,他们的纸是用石头做的,78%的材料是石头,耗能、耗水、耗材都非常低,在西部地区风很强,所以他们就建立大型的绿色能源装置,也就是风能装置,还有太阳能装置。在全国地区中央政府选择了许许多多的试点,他们有的是省,有的是市来进行试点,看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生态社区的建设大家使用的是太阳能灯,我们在图中可以看到,非常常见的哪怕在农村地区也非常常见,在新农村地区以及美丽乡村都是使用了这样的做法。这个灶台其实不是天然气,它是生物质能就是在甘肃定西,只要把卫生间马桶和灶台连接起来就可以了,然后动物的鸡舍、马厩之类的也可以跟灶台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提供沼气,非常清洁也非常高效。这是西安的绿色社区,他们的高新科技区。然后一个是我们的生态经济模型,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全支撑,然后是便捷支撑,第三个是循环支撑,第四是绿色支撑,接下来是和谐支撑。
  
  然后是沿线的国际旅游经济带,为什么呢?沿着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有将近70%的自然资源是位于这一带的,然后这些地区还占了世界文化遗产的51%,国际旅游人数也是位于前几大的,所以我们就提出这么一个策略,要建设好该地区的国际旅游丝路经济带,这是贝加尔湖,这是世界自然资源遗产,这是靠近北极地区,我们也去了那个地方。这是唐卡,非常流行,这些唐卡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在香港展出的,有一个老板想买,他给出了300万港元想买,但是对方不卖。这里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所以我们要建设好丝路沿线的城市,形成网络。
  
  对于无障碍的旅游地区我们做了分析,有100多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我们通过12项指标来考察他们的投资环境,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29个国家是投资重点国,这些就是刚才所谓的国家,首先得是绿色,这是产业园区的国际合作,这对于“一带一路”战略而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英国在这方面有非常高级的、先进的技术,澳大利亚也是,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经济方面,所以我们也可以共同来建设高新园区,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
  
  在贝加尔湖地区,它是世界自然遗产,我自己以及我们的俄罗斯同事提出,我们要建设好绿色的发展示范区,就是在贝加尔湖流域进行建设这个示范区,目的就是要发展低碳的旅游、低碳城市,还要发展生态农业。我们还要建设高速铁路,沿着欧亚大陆,从中国到莫斯科,通过铁路要花一周时间才能抵达,是非常慢的,但是如果有了高铁这个时间就会缩短,大概用两天时间就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三条线,首先是草地的高速公路,从中国北京到二连浩特,再到乌拉巴托。我们刚从俄罗斯回来,我们考察了赤塔、乌兰巴托等地,俄罗斯的同事也有他们的规划,大多数地区都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同时我们也贯穿了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提出了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现代化的策略,未来大概我们会建设欧亚大陆的高铁,但是这应该是一个全球化非常重要的策略,我们要在这个区域建立自贸区。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的实际行动了,我们要建立好我们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项目,中国以及思路沿线国家会进行科学以及技术方面的项目,尤其是在11月份我们会在会议上讨论这些项目的进展,我们还要建设好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决策,进行磋商,进行提出政策建议,向政府建言献策。还有国际的、科技的培训项目,我们欢迎各国代表来中国,我们也希望中国的论文能够进行互相交流有无。我们还要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我们看一下这幅地图,空白的几个点是最容易受到恐怖主义打击的地区,红色地区也是比较严重的,那么丝绸之路它的经济带在哪儿呢?它就面对着恐怖主义的袭击,我们可以通过圈来判断,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打击恐怖主义。
  
  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么多。
  
  (注: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赵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董锁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