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发挥优势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7-07-07   来源:《河南日报》(2017年07月07日 10版)   作者:王建国   点击量:1537
【字体: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要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要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
  
  区位交通运输的天赋优势。郑州地处中原,位居中华腹地中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我国东西南北最长的公路和铁路均交会于此,尤其是作为全国“米”字形高铁的交汇中心独一无二。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虽然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并不靠前,但却以其位居中部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可以预见的美好发展前景,入围全国八大门户机场。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郑州建设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凸显了郑州固有的先天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综合交通条件。
  
  发挥郑州的区位交通运输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郑州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为全国南来北往的交通运输提供硬件支撑和优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良好的区位和优越的交通条件,把“过路财神”留下来,让它在郑州、在河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着力打造郑州国家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物流产业优化升级。通过物流产业发展促进新经济、E贸易、航空产业发展,通过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物流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通过物流促进郑州产业转型升级,扩张总量,提升水平。
  
  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河南作为全国第五经济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是国家战略出台最多的省份之一;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成为一大批国家战略的叠加之地。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等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平台相继落地,郑州的国家政策叠加优势在全国城市中屈指可数,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意义重大。
  
  更为关键的在于郑州如何把国家战略具体细化实施转换为促进地方发展的战术落地,把国家强大的政策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因此,要结合本地实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创造条件,采取措施,充分释放国家战略平台的内在潜能和政策红利,尽可能把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激发出来,把战略平台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积极效应。
  
  经济人口市场大省的腹地优势。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和农村人口第一大省,同时,也是传统经济大省。2016年全省GDP总量超过4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之首。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也凸显了河南巨大的市场空间。
  
  作为河南省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郑州自身的事,更是全省人民的事。郑州要站位省城,一方面,要依托经济大省的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发展新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大幅扩张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城市的首位度;另一方面,从社会人口的角度讲,郑州作为河南第一大城市,也是全省众多人口的首要集聚地。“十二五”以来,人口流入近200万人,位居全国前列,也是全省唯一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所以,郑州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着力解决人口的承载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承载,大幅度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当然,也要通过综合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郑州落户创业。
  
  潜力挖掘转化的后发优势。河南有着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诸多现实情况。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河南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审时度势,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善于化挑战为机遇,挖掘潜能把劣势变为优势。关键要科学把握发展趋势,有效利用国家政策,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促进经济扩量提质加快发展。要加快郑州与周边城市统筹协调联动,加快构建组合型郑州大都市区,加快郑州扩张容量,完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新经济。总之,郑州要充分挖掘潜力,进一步增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动力之源,助力郑州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⑩5
  
  (作者系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璇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王建国:发挥优势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