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新:在履职尽责中担当作为
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立足新时代的要求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履职尽责是新时代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谨记职责,勇于担当。
把履职尽责作为担当作为的主战场
履职尽责与担当作为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履职尽责要求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没有担当作为的精神,工作就会敷衍了事,浮于表面。另一方面担当作为必须面向履职尽责,离开了履职尽责,离开了做好各项工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担当作为。
把履职尽责作为担当作为的主战场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确定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了“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等重大要求。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一样面临着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叠加效应,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迫切需要广大干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作为,大胆开拓。
把履职尽责作为担当作为的主战场是切实解决干部队伍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广大干部履职尽责、竭诚奉献密不可分。但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当前,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能够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特别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干部乱作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失去了改革创新的锐气,奋发有为意识缺失、担当精神弱化,不作为、慢作为,一些庸政、懒政、怠政现象有所抬头。这些问题和现象如果得不到重视和纠正,就会影响到广大干部履职尽责,进而影响到党和国家的事业。
在履职尽责中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
担当作为离不开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本领能力是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广大干部要在履职尽责中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实践要求,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广大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指南。只有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求真务实作风和科学方法论,广大干部才能增强信心,增进自觉,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面临着“能力不足危险”,对一些干部来说,并不是不想担当,也不是不想作为,而是由于“本领恐慌”不会担当也不会作为。领导干部本领的提升最基础的还是专业业务本领的提升,因此,要适应新时代、新目标、新部署对专业化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促使广大干部全面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推动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精神。要把问题意识贯穿到履职尽责中去,通过解决问题实现担当作为。要聚焦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确保面对实际问题心中有底气、手里有办法、脚下有路子。
以履职尽责的实绩检验担当作为的成效
既然履职尽责是担当作为的主战场,担当作为的成效就要以履职尽责的实绩来检验。
选拔干部要重实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拔干部要看一看在履职尽责上特别是关系民生的事情,是不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向前推进。现实中,忠于职守、担当奉献的干部常常默默无闻,而“机灵活泛”的干部却擅长包装,需要选人者有识人辨人的智慧,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
力戒形式主义。一些干部的工作表面热火朝天,内里虚多实少,需仔细甄别是“真作为”还是“假政绩”。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防止“现场成秀场”的假调研、“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面子工程、“兵马未动、经验已出”的急躁心理。对那些急于求成、寅吃卯粮、弄虚作假、盲目举债搞建设的,不仅不能用,还要严格惩戒。
完善考核体系。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政绩,是工作难点。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年度考核重在“准”。要以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情况为重点,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应分别提出考核指标,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平时考核贵在“常”。干部实绩创造在哪里,干部考核就应跟踪到哪里,随时掌握干部的情况和变化。考核要注重群众口碑,工作要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作者系省社科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