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银峰:全面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河南品牌”
近年来,河南省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探索执政骨干队伍建设的路径、平台和方法,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南水北调精神,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和大别山干部学院,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和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与党校、行政学院一起构成了各有特点、优势互补的河南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不仅为提升河南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
当前,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需要,全国各地都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和方式,基本形成了以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地方干部学院为主的“鼎力”之势。特别是全国各地结合地方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资源,一批干部学院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并表现出了巨大前沿生机和后发优势。这无疑使以“三学院三基地”为主的河南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既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也面临着自身的内涵提升倒逼,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支持和引导“三学院三基地”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打造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河南品牌”。
深入挖掘精神宝藏,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内涵。经过多年深入挖掘和经验积累,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河南精神研究成果。经过近年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三学院三基地”的建立,这些成果均已结合时代,搬上讲坛,达到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高度,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课程资源,并深受省内外教育培训对象的好评。但也必须认识到,目前对河南精神挖掘还只是初步的、显性的,中原儿女实践中孕育的精神矿藏,很多还没有得到发掘,即便已经启动的研究,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例如,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但由于启动研究较晚,目前的研究挖掘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对精益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担当奉献的移民工作精神等,进行精神内涵、时代特征、现实价值的深入挖掘。
深刻把握教育规律,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干部教育有着与学历层次、年龄特点和履历阅历相适应的特殊规律。与高校继续教育、党校(行政学院)集中培训相比,地方干部学院教育不仅产生时间短、经验有待积累,而且3—5天的短期集中培训课程难安排、效果难体现。就目前情况看,河南省“三学院三基地”都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丰富、理论教育不足的问题,教学效果只能是“激动一阵子”,很难达到“激励一辈子”。这就迫切需要研究和把握干部学院受训时间较短、实践特色鲜明的规律,加强实践的拓展和理论的融合,建立起面向全国、层次有别、对象明确,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改革和完善当前干部学院“故事”成分过大的课程模式,致力于从故事中挖掘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短期培训的“理性”,既体现以情感人,更实现以理服人。
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培训的整体效应。要在重视和挖掘河南精神的基础上,建立省级层面的领导和协调机制,整合“三学院三基地”现有的教学资源,着力打破单打独斗、碎片化的状态,形成阵地共用、课程共享、整体开发的集聚效应。例如,南太行地区是河南精神的集中发生地,目前红旗渠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和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均已初具规模,可尝试对红旗渠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我省南太行地区、局域化的现场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一个班次能接受多个现场教学,一场高质量报告能组织多个班次去听,从而丰富培训内容、拉长培训周期、深化培训效果。再如,南水北调精神课程体系设置,既要突出移民的报国舍家、大爱无声,又要突出建设者的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还要突出移民工作者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既要突出水库周边移民,又要关注干渠沿线拆迁,还要注意相关县市保护水源作出的牺牲,从而形成南水北调精神教育的“大课堂”。
(作者系省社科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