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中国古代丰收节的发展变迁

2019-03-18   作者:李 乔   点击量:2774
【字体:

编者按:我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乔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古代丰收节的发展变迁》的文章,现将其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2018年6月份,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更有我国自古以来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传统的历史基础。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人们认为农作物丰收是各方神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在收获之后对诸神进行祭祀,其中社神是最为重要的祭祀对象之一。西周时期的社神地位极高,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拥有社祭权。春秋以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祭开始走向民间,其政治性和宗教性逐渐弱化,而社会性和娱乐性逐渐增强。到汉代时,社祭实现了从国家礼制到民间节庆的彻底转变,成为百姓的盛大节庆活动。

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春秋各有一个,即春社和秋社,分别在立春后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体在春分或秋分前后。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土地神,即所谓的“春祈秋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到唐宋时期,社日的原始宗教色彩逐渐淡去,而演变为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事顺利开展为目的,乡间邻里共同庆祝的群众集会和休闲娱乐的民俗节日。以庆祝丰收为主题的秋社,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丰收节。

秋社是丰收后的庆典,辛苦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因此,秋社往往较春社要隆重、热闹得多。获得秋季丰收的农民,手持收获的稻穗来到庙宇酬报社神,击鼓讴歌,女巫等翩跹起舞,感谢社神对人们一年来的垂怜眷顾。演戏是社日祭祀社神的重要方式,社日演戏最初是为了酬神,但后来成了庆祝丰收、聚会娱乐的重要节日。

社日不仅是施行礼教,同时也是享用祭酒、品尝美食的日子。祭神完毕后,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享受宴聚,无拘无束饮酒放歌。据说社酒有聪耳明目的功效,因此,人们无不尽情畅饮,以至在社日出现家家酒醉的情形。

除社酒外,祭神供品还有社肉、社饭、社糕、社果等,祭神结束后,大家分享这些美食。社肉又称福肉,据说吃了就能得到社神的福祐,小孩子吃了社肉还能增强语言功能。社糕以面、米制成,社果用可食青草汁和面制成。

社日期间,除了忙于社祭有关活动外,其他事情一律停止。这一天,官吏放假,终年操持家务的妇女要放下针线活。社日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他们不用上学念书,尽情玩乐,人们敲着社鼓,儿童们在活动中嬉戏玩耍,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近代以来,秋社逐渐式微,但节日的很多习俗却被保留了下来。如,在许多地方的中秋节,都会用新粮和时令瓜果做一顿丰盛的晚宴,以示庆贺丰收之意。有的地方用新粮和时令瓜果来祭祖或祭社,以感谢神灵恩赐佑助,祈求明年禾麦丰收。在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秋社的习俗保留得更为完整。如,藏族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的望果节,就是以庆丰收为主题;高山族在每年的秋收季节要举行丰收节,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畲族把农历八月十五叫作丰收节,家家户户做糯米粑,欢庆丰收,并在这天祭祖,有些地区的畲族于丰收在望时,“尝新米”,欢庆丰收;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有过“新米节”的习俗,“新米节”又被称为“吃新节”“尝新节”“吃新谷”“敬饭节”等,尽管节日叫法不同,各民族的尝新节习俗略有差别,但时间都在秋季谷物成熟或收割之后,都以喜庆五谷丰收和向神祇报告收成为主题,与古代秋社习俗可谓一脉相承。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相应整理摘编,如需阅读原文,请至中国社会科学网检索阅读。)




责任编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