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斌:大禹与中国运河水系的起源
中国大运河研究,随着大运河申遗而成为学术热点。有关大运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有的繁荣。但是在中国运河水系的起源等关键问题上,至今仍没有取得重要进展。
关于中国大运河起始时期的探讨
中国运河的开启时间,多认为是东周时期。《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提出,“邗沟,是从淮安河下镇的末口直达邗城的第一条运河。春秋时代的吴王夫差开挖,疏通这条运河,只是为了运粮、运兵,北上伐齐。”《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功能及价值》认为,“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运河为邗沟,由春秋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开凿。”聊城大学教授程玉海也提到,“中国大运河最早开掘于春秋战国时代,而其中最著名的是吴国开发的邗沟。”“邗沟是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也是后来经多次整修而成为大运河中最早,并基本保留至今的重要河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邗沟的挖掘,应为中国大运河的起点。”所谓邗沟,就是吴王夫差为沟通江淮,而开凿的运河。《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其时间为公元前486年,属春秋末年。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则认为,“最初开凿运河的不是吴王夫差,而吴国第一条运河也不一定就是邗沟。最初开凿运河的是楚国,而不是吴国。”楚庄公时(公元前613—前591)孙叔敖在云梦泽畔“激沮水”,应该是最早的人工水道实践。孙叔敖是楚国最重要的水利专家,《淮南子·人间训》有“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期思、雩娄都在今河南淮滨、固始一带,应该说孙叔敖对水系的整治,实际上包括了人工水道的开挖,而这无疑是早期的运河实践。史念海先生对东周时期运河的认知无疑是正确的,他的研究至今还影响着当代学人,他对史料的把握,以及充分的考察与实践,使他的观点始终立足于扎实的学术基础之上。
东周末吴王夫差的运河实践,就文献所见当时他并没有足够的挖掘时间,也没有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际上吴王争霸中原之后很短的时间,吴国就已灭亡。吴王不但由水路去了中原,而且邗沟对江淮的沟联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吴王之前东南与中原的水系是存在的,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有些水道已经淤塞,吴王夫差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这些淤塞水道的疏浚。
大禹治水与早期运河水系的形成
中国的运河实践可以早到大禹治水时期。《尚书》一书中,最重要篇章是《禹贡》,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战国时对当时区域地理的理想划分。《禹贡》中,九州的治理与水系通畅是连在一起的。如,冀州重点是从壶口治理开始,对梁山与岐山,以及太岳山、覃怀一带的水系进行治理,对太行山前的水系进行治理,反映这里是治理的重点地区。兖州,主要是治理黄河下游的九条河道,以及澭、沮与雷夏泽。青州,主要是疏浚潍水与淄水。徐州,重点是对淮水与沂水的治理,这里也形成了一个大的汇水区,就是大野泽。扬州,主要是对江水下游的治理,形成了三条入海的支津。荆州,主要是对沱水、潜水,以及汉水的治理,长江的畅通是关键。豫州,主要是对伊水、洛水、浐水、涧水以及黄河的治理,对荥泽、菏泽的疏通。梁州,梳理的结果是由潜水、沔水、渭水、黄河,水陆交替的前行。雍州,主要是疏通泾水、渭水、沣水、北洛水,使其与黄河沟联。九州的治理,核心在于水道的疏通。大禹治水不在堵,而在堵与疏的结合。从“导水”部分看其结果,就是江、河、济、淮、洛、渭、汉等水,形成了标志性的水道,改变了在平原地区的水系的漫流。
大禹治水所形成的平原水系,主要是形成了相互沟联的水网,实现了自然水道与人工水道的融合,标志就是将北流与东流的平原水道本土水系的济水,与最早东南流的河水,交织一块。形成了济水河水交叉,所谓济水“截河而南”,河水“穿济而北”的局面。大禹治水,不仅仅是对个别水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对整个平原地区水系的治理,涉及“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而且“所活者千八百国”。洪水的治理,一是打破氏族间原有的界线,而必须依托山水地形进行重新的界限划分。这样就为新的行政建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是在治水过程中,必须形成氏族联盟
之间的密切联系,氏族力量的调动需要更大的权力。这种权力的传承由圣贤间的禅让,到父子兄弟之间的权力传承。家天下的出现,从而为新的权力形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平原地区水系网络的形成,人工水道的出现,是与新的权利出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平原水系的总体格局,直到东周时期吴王夫差北上中原争霸之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岑仲勉在他的经典著作《黄河变迁史》中并不看好吴王夫差在人工水道方面的作用。这是“因为江淮下游彼此相通的港汊,到春秋末年或旧迹保留,或部分淤塞,吴王夫差只按着这些故道,把它重新开浚以便利交通,并不是由他创始凿成。”吴王夫差争霸的历史主要是在江南地区,文献中并没有太多的开凿运河的记载,从江北到中原,并不在吴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大规模的修浚更不可能,吴王夫差可以乘船由江南到中原参加“黄池之会”,核心还是大禹时代形成的相互沟联的水系网络。尽管我们在文献中看到很多对大禹的赞誉之词,其实并不了解大禹所作对中国文明的含义意味着什么,对整个平原地区水系改造对后人的影响意味着什么,大禹治水所形成的权威对中国国家的治理传统的形成意味着什么。大禹治水对河、济、淮、江四渎的改造,以及以河济为中心的自然水道与人工水道相结合水系网络的形成,无疑是有奠基意义。中国运河水系的肇始应该为大禹时代。
由鸿水向鸿沟转变的真实含义
鸿沟水系在东周时期已经十分知名。史念海认为:“鸿沟是人工引用黄河水凿成的水道,是在战国时期凿成的。”《史记·河渠书》言,自“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可见,在东周时鸿沟实际上起着诸多水系的沟联作用。鸿沟的历史,实际上应该更早。《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这里提到了鸿水,值得注意的是在《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舜之时,共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吕梁、伊阙、孟门,都是具体的地名,讲的就是黄河峡谷河道的地名。鸿水的鸿,有巨大之意,但并不是泛讲洪水。因为《淮南子》中洪水与鸿水并列,说明两者含义并不一样,鸿水很有可能讲的就是大禹之前黄河南泛在平原地区的主河道。因其滚滚洪流,所向披靡,因而将这一段河道称之为鸿水。大禹治水之后,经过人工大规模改造而称之为“鸿沟”。虽然没有更早的文献讲大禹治水时将鸿水改造成鸿沟,但《水经注·河水》提道:河水“又东过荥阳县,蒗荡渠出焉。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也。”这个蒗荡渠,有写作狼荡渠、狼汤渠,一般多认为就是鸿沟。从大禹治水到战国时魏国对此段河道进行多次的人为改造,于是鸿水就变成了鸿沟。文献中沟与水是有区别的,从《水经注》可知,水多为自然河流,沟则多与人工水道有关。《战国策·魏策》所谓“大王之地南有鸿沟……东有淮颍。”《史记·苏秦列传》有“又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说明至少在战国魏襄王(?—前296)时已有鸿沟。从大禹时的鸿水,到魏襄王时的鸿沟,一字之差,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说明在东周时,由于人们对鸿水进行了较多的人工整治,鸿水也就成了鸿沟。据《水经注》引《竹书纪年》可知,战国时鸿沟又称为大沟,陈怀荃认为,“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大梁,初引河水入圃田,为大沟而引圃田;既又在大梁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此大沟即当时通称的鸿沟,由大梁北郛折而南流。”鸿与大,含义相近,鸿为雅称,大为俗语,所反映的事实应该是一致的。
总之,中国的运河水系的形成,是大禹治水的结果。大禹治水的目的是排泄洪水,所以他带领部族将平原各个水系沟联起来,其中最著名者便是对黄河在平原南流的河道,文献称之为“鸿水”者,进行人工改造,以后多次改造后称之为鸿沟,鸿沟就是中国最早的运河水系。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19年10月30日 12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