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一明:牢记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12-08核心提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次大会的主题,这个主题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是大会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这个灵魂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十九大报告的始终。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为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史
-
王承哲:发挥财政作用,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2017-12-06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积淀深厚,具有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同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人口大省的创造主体优势,以及中央赋予河南的五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等,都为河南省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战略;省委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河南省委十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这一变化契合党中央关于强化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表达出省委对
-
红船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承哲
2017-11-2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承哲表示,这里有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王承哲说,纵观党史,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优良作风的优秀开端,是共产党人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由红船精神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
-
【视频】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专家访谈:张占仓
2017-11-08编者按:11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十九大精神的理论阐释与河南践行。本次论坛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蕴含的理论上的新境界和实践上的新部署,在学习研讨中厘清思路、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为开启河南发展新征程、让中原更加出彩献智献策。中原智库网在会议期间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摄像:张攀
-
【视频】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专家访谈:谷建全
2017-11-08编者按:11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十九大精神的理论阐释与河南践行。本次论坛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蕴含的理论上的新境界和实践上的新部署,在学习研讨中厘清思路、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为开启河南发展新征程、让中原更加出彩献智献策。中原智库网在会议期间对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 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
【视频】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专家访谈:李太淼
2017-11-08编者按:11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十九大精神的理论阐释与河南践行。本次论坛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蕴含的理论上的新境界和实践上的新部署,在学习研讨中厘清思路、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为开启河南发展新征程、让中原更加出彩献智献策。中原智库网在会议期间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李太淼研究员进行了采
-
【视频】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专家访谈:张富禄
2017-11-08编者按:11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十九大精神的理论阐释与河南践行。本次论坛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蕴含的理论上的新境界和实践上的新部署,在学习研讨中厘清思路、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为开启河南发展新征程、让中原更加出彩献智献策。中原智库网在会议期间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
李太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2017-11-0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的论述为我们充分认识中国迈进
-
王承哲:学习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思想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17-1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思想,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时,鲜明地提出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一重要论述是继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新发展、新论断、新观点。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思想不仅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
-
李太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 重要标志及其伟大意义
2017-1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深入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及其伟大意义,对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
张富禄: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017-11-02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中国产业经济进一步做强做大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的产业经济在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制造业下行压力偏大,产业增长方式依然比较粗放, 高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产业转型发展十分艰难等。这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支撑不足存在直接关系。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又要重视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需要采取多方面举措,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
邓小云: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低碳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17-11-0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这些话为全国各地在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宏观指导和基本遵循。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就要思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化措施。河南作为内陆开放发展的人口大省,如何在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恪守绿色发展理念,既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又实现生态良好、环
-
李娟:“一带一路”建设与包容文化理念
2017-11-0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明确要求,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筹国内外形势变化制定的长远、重大战略,是我国发展到特定阶段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
-
李立新: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情结
2017-11-02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表述,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文化的阐述着墨颇多,全文文化一词共出现79处,文明一词共出现45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5处,中华文化出现6次,文化自信出现6次。对文化的论述系统而全面、丰富而精到、准确而深刻,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浓重的文化情结。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文化需求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陈明星: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与政策取向
2017-11-02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作出的战略部署,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深远影响,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基本遵循,对新时期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
-
张侃:比较视野下的教育政策演进与河南教育发展研究
2017-11-0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份报告是我国历史发展阶段一个里程碑的昭示,全文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指针,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纲领。本文拟通过比较的方法,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与十八大报告做一个比较,来厘清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政策演进的创新点和侧重点,以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未来河南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教
-
张沛: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2017-1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这一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战略部署,为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导向和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
王承哲:意识形态与同一舆论场
2017-10-31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一舆论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广泛的舆论共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个舆论场、两个标准的错误观点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元性、权威性、针对性和理论性提出了挑战。形成社会主义同一舆论场,弥合社会观点的冲突和分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加强法治的规约作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不断提升社会舆论共识度。 关键词:意识形
-
【视频】专家访谈:张富禄-解读十九大报告
2017-10-25编者按: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
-
【视频】专家访谈:张新斌-解读十九大报告
2017-10-25编者按: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