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工工资收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9-02-25   来源:《企业活力》08年第12期   点击量:1922
【字体:
    近年,河南省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职工工资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当前我省职工工资收入整体水平偏低,行业间工资收入水平差距悬殊,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的趋势仍然存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国有垄断企业工资收入过高、增长过快,企业普通职工与企业经营者工资差距过大;部分企业职工工资没有随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工资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有的企业还存在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等侵害职工权益问题。全省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份额偏低,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一、近年来职工工资水平在不断上涨

    近几年以来河南经济快速增长,对外经贸创收年均增长幅度为40.36%,经营利润年均增长51.48%,人均净利润年均增长59.88%,职工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2.43%(《中国矿业》,2007/12/08)。2006年,河南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152.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81元,比上年增长18.9%,扣除物价因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7.49%。郑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郑州市2006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5年相比增长了12.98%郑州市2007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0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

    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86元,增长20.2%;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483元,增长20.2%;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088元,增长15.1%。2007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分别是2002年的1.8倍和1.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万元,是2002年的2.3倍。

    二、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工资收入整体水平偏低

    据统计,2006年,河南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981元,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86元,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483元,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088元,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为67.64元。2006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21001元,河南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20元,低19%,2006年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排名中,河南有11个地级以上城市排200名以后,2个排在后5名,8个排后20名。排在后5名的驻马店市 、周口市职工平均工资分别比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相差8870和10313元,分别低48.3%和56.2%。分别比上海市相差24851和26294分别低72% 和77%。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工资收入整体水平偏低。

    三、行业间工资收入水平差距悬殊

    全省看,2006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26988元;采矿业:26076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4436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9534元。金融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比农林牧渔业高出17454元、16542元、14902元。

    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在岗职工工资收入排行榜显示,在19个行业的工资排名中,金融业以41303元的年平均工资而位居榜单首位。排在工资收入排行榜前三位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年平均工资分别是41303元、34439元、25342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只有12074元;农林牧渔业为14566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14612元。金融业分别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高出6864元、比电力煤气业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高出15961元。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年平均工资分别比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高出29229元、22365元和13268元,差额分别达到70.77%、64.94%和52.36%。

    四、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从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工资水平迅猛提升,这些行业在工资收入跃居各行业领先水平以后,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了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动力源,“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工资增速的上涨加剧了行业差距的扩大。

    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在岗职工工资收入排行榜显示,在19个行业的工资排名中,金融业以51999元的年平均工资位居首位,比郑州市23025元的年平均工资水平高出一倍还多。排在工资收入排行榜前三位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年平均工资分别是51999元、39546元、30652元,金融业取得2004年以来的“四连冠”。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住宿业和餐饮业,只有14443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15293元;批发和零售业为17174元。超过郑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共有7个,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2个。与2006年相比郑州市2007年金融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年平均工资分别比住宿业和餐饮业高出72.22% 和52.88%。与2006年相比差距分别增加了1.45%、0.52%。

    不断改善河南职工工资收入状况,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当前工资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工资、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在有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规范、指导、调控和监督,实施积极的工资政策,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实现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向协调增长,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公平分配。

    2.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工资收入分配的规范运作

    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规范化必须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保护职工知识产权;控制工资外收入;调解工资收入分配争议;调节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再分配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法律规范,政府和社会中介的劳动仲裁、劳动信访、劳动咨询、劳动监察等机构部门协同发挥作用,确保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确保工资收入分配的规范运作。只有法制化,才能保障和谐稳定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保障广大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合理规范国有企业及其负责人收入分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适当控制少数国有垄断企业工资水平过高、增长过快。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原则上不超过本地区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对当年亏损的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增长要进行严格控制。合理调节国有企业负责人(指企业经营者及领导班子成员)与职工的分配关系。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要与企业效益、规模和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挂钩。企业安排年度工资增长时,职工平均工资不增长的,企业负责人工资亦不能增长;企业工资增长达不到工资指导线要求的,要同比例扣减企业负责人收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企业负责人收入增幅不得高于本企业职工工资增幅;一线职工(除企业中层及中层以上职工)年度工资增长幅度不得低于本企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纠正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未经考核自定工资的行为,切实解决部分企业负责人与职工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国资监管机构要将企业负责人年度收入核定意见抄送同级政府劳动保障、监察、审计部门备案,并监督企业将其作为厂务公开内容向全体职工公示。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企业负责人不得再在企业领取除年度薪酬方案核定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4.强化工作措施,为企业工资正常增长营造良好环境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指导下,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完善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岗位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职工实际收入与其所在岗位和劳动贡献相联系,内部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资关系逐步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接轨。各级劳动保障、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构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和职工家庭,认真听取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工资分配中的突出问题。省劳动保障厅要会同省国资委等部门,在全省企业界选择重点联系单位,定期总结、交流和推广典型经验,以此引导广大企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经验,完善新机制,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曹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