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兴:实现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过去十年,河南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一条根本性的做法和经验,就是省委、省政府支持高等学校从银行贷款进行基本建设。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理论研究、制度创新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高校负债过重已成为当前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更严重的问题是存在于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和误区,正在影响我省高等教育错过新一轮更大的发展机遇。本研究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形势和新发展的要求,对河南省高校负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快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河南省高校负债问题现状,通过对部分河南省高校负债状况分析,指出高校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付息和还本两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还可以正常付息,但是涉及将来还本却是众多高校不可负担之重。第二部分高校负债发展的路径分析,指出高校负债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高校通过向银行举 债发展,不仅弥补了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而且有效支持了高校扩招,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路。第三部分河南省高校借贷发展的历史贡献,通过河南省高校借贷发展前后对比,凸显了高校负债发展的巨大成就。第四部分河南省高校负债过重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说明高校正常教学科研活动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特别是多数高校新校区只完成部分建设,功能不配套,教学科研工作不方便,而银行已停止向许多学校贷款,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众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第五部分我国高校负债问题的理论透视,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负债的公债特征及其合理性、必然性和紧迫性。第六部分统一对高校举债发展的思想认识。必须立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高度。特别是从应对金融危机,有效扩大内需,把丰裕金融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大胆地引导金融资金进入教育基本建设领域。第七部分解决高校债务负担的近期和长远思路,提出以适度增加政府投入做引导,将短期债务转为长期债务,近期以政府财政贴息为主方式缓解高校付息压力,待一段时期后国家财政收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逐年偿还高校的银行贷款。第八部分推进河南省高校继续负债发展的建议,提出采取省财政贴息方式鼓励高校继续借贷发展,尽快完善高校教学科研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也拓宽多种渠道筹资,补充高校发展资金,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本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是:政府支持高校负债发展,是过去十年河南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成功经验。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有效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是最佳投资领域。我省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破除全社会存在的害怕负债的小农意识,抢抓金融资金丰裕、信贷政策宽松、建材物价下行、建筑力量充足的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教育信贷贴息机制,在保持财政对教育投入显著增加的同时,引导闲置的金融性资金进入教育基本建设领域,抓紧运筹200~300亿元教育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全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院校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努力实现河南教育发展的新跨越,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新路子。
(作者简介:刘道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