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琦: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干部教育培训是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我省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现实选择。
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站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新时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对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首先,各级党委应将干部教育培训视为各级单位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程纳入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干部全面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满足干部个体多层次、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上不搞一刀切。同时,强化统筹发展,把长期性工作、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前瞻性、灵活性、务实性。其次,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树立做“学习型干部”的理念,切实从思想上搞清楚“学什么、怎么学”,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性、积极性、主动性。
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评机制。考核评估是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和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党员、干部工作岗位的实际,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当前,我省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人才选拔培养的结合尚不紧密,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考核、轻应用的情况,考核评价的刚性约束相对缺乏,并且这种情况越往基层表现得越强烈。为此,首先应以激发干部学习内在动力为侧重,加强教学过程管控和运用效果评价,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监督评价管理制度体系。如:健全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严格学员考试考核管理;建立培训成果应用及跟踪管理机制,参训干部结合本职岗位工作实际,提出转化目标和具体措施,对单清账;建立干部学习成果考核制度,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和成果应用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任职考察重要依据。其次,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评估工作,推动各类培训机构和有关院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从严治学,对于不良教风、学风、校风严肃问责,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健康推进。
配置有利于干部队伍成长的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围绕“政治过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相结合为原则,以应时应势应知应会内容为核心,充分发挥河南红色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特别是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次,围绕“本领高强”要求,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运用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拓干部教育培训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实践课程。特别是要突出党和国家战略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具体部署要求,聚焦河南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全局性、前瞻性视角教育引导干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促进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传授、政策任务解析与业务技能培训、传统授课模式与新兴教育平台的有机统一。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骨干队伍建设。首先要推动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培训机构联合建立专兼结合、优势互补、能进能退的教学师资库。一方面,扩大相关院校用人自主权,畅通引才用才“绿色通道”,确保学科建设所需高素质专职教师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创新柔性引才方式,以客座教授、特聘讲师、挂职专家等形式适当比例引进理论功底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以及优秀基层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其次,强化教学综合素质培养,壮大专职教师主体优势。如:以重大科研项目和精品课为依托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业绩突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分批次组织教学骨干到境内外知名高校和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进修;建立教学服务一线的岗位交流机制,推动教学骨干深入实践锻炼。最后,完善公开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学骨干队伍活力。如:建立围绕教学、科研、咨询、宣讲等主业主责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额度确定、培训机会获得、骨干团队进退、晋级、评优等充分挂钩。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
责任编辑:璇子